化学·必修1(人教版)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解析:氯气可以和绝大多数金属或非金属化合,在与可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高价态(如Fe→Fe3+,Cu→Cu2+),而FeCl2中的铁是+2价的低价态。
答案:D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盐酸 B.液氯
C.漂白粉 D.氯水
解析:液氯是液态的Cl2,氯水是Cl2的水溶液。
答案:B
3.(双选题)有关漂白粉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B.为了提高漂白粉的漂白效果,使用时可加少量盐酸
C.漂白粉性质稳定,可以敞口存放
D.漂白粉能与少量CO2、H2O反应生成Ca(HCO3)2和HClO
解析:漂白粉的性质相对于HClO来说比较稳定,但在敞口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使漂白粉逐渐失效,故C项错误;与少量CO2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与过量CO2反应时才生成Ca(HCO3)2,故D项错误。
答案:CD
4.把氯气通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都能被氧化的是( )
A.NaOH B.Na2SO3
C.FeBr2 D.FeSO4
解析:Na+已经最高价态了,不能被氧化了,故A、B两项均错误;溴离子会被氧化为溴单质的,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故C项正确;S已经是最高价,不能被氧化了,故D项错误。
答案:C
5.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判断各瓶注入的液体是什么,将注入液体的字母编码填入图下方相应的括号中。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水
答案:B A C
6.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是( )
A.NaCl、Na2SO4
B.NaCl、NaBr、Na2SO4
C.NaCl、Na2SO4、I2
D.NaCl、NaI、Na2SO4
解析:氯气足量,则将SO、Br-、I-氧化成SO、I2、Br2。加热过程中I2升华,Br2挥发,只剩下NaCl、Na2SO4 ,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7.如下图所示,A处通入湿润的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
C.稀盐酸 D.H2O
解析:关闭B阀,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D瓶中的液体吸收了水蒸气,观察四个选项只有A项符合;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说明Cl2和水反应生成了HClO。
答案:A
8.在新制的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2+具有还原性,加入氯水后,氯水中主要溶质微粒Cl2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氯水中的Cl-与Ag+发生反应Ag++Cl-===AgCl↓。
(3)氯水中存在H+,显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存在HClO,具漂白性,使红色又褪去。
答案:(1)Cl2 2Fe2++Cl2===2Fe3++2Cl-
(2)Cl- Ag++Cl-===AgCl↓
(3)H+ HClO
9.A、B、C、D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Cl2、O2、H2、HCl四种气体中的一种。A瓶中的气体是黄绿色;C和A中的气体混合见光会爆炸;将D瓶的瓶盖打开,在潮湿空气中会出现白雾。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各瓶中的气体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A瓶中的气体是黄绿色,且A和C混合后见光爆炸,得知A是氯气,C为氢气,将D瓶的瓶盖打开,在潮湿空气中瓶口出现白雾,则D为氯化氢,因为氯化氢在空气中易与水蒸气结合为盐酸小液滴出现白雾。
答案:Cl2 O2 H2 HCl
10.实验室用下列有关装置先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后进行有关性质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中各仪器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B中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中______________,G中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氯气体,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然后通过干燥的红色布条,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起到漂白作用;再通过碘化钾溶液置换出单质碘,最后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1)A E F C D B G
(2)吸收Cl2中的HCl气体 吸收尾气Cl2,防止污染环境 红色褪去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3)2I-+Cl2===I2+2Cl- Cl2+2OH-===Cl-+Cl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