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时检测:第4章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时检测:第4章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7-29 10:43:48

文档简介

化学·必修1(人教版)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1课时 氨和铵盐

1.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解析:由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故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由于氯化钙会吸收氨气,故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答案:B
2.检验氨气可选用(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D
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A.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
B.加热NH4HCO3,气体用五氧化二磷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Mg3N2+6H2O===3Mg(OH)2+2NH3↑,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解析:用N2和H2合成NH3的实验要求太高;加热NH4HCO3可得NH3、CO2、H2O(g),用P2O5干燥后只能得到CO2气体;加热浓氨水产生的氨气(含水蒸气)经碱石灰干燥后可得纯净干燥的氨气;氮化镁与水反应可产生NH3,但NH3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
答案:C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2SO4、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AgNO3 B.NaOH
C.BaCl2 D.Ba(OH)2
解析:四种溶液均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A项错误;(NH4)2SO4、NH4Cl均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刺激性气体,不能区分,故B项错误;Na2SO4、(NH4)2SO4均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C项错误;Na2SO4、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分别与Ba(OH)2反应,反应现象依次为:白色沉淀、无现象、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现象不同,能区分,故D项正确。
答案:D
5.室温时,在体积相同的容器内混合下列气体,混合后压强最小的是(  )
A.100 mL H2和50 mL O2
B.100 mL HCl和100 mL NH3
C.100 mL NO和100 mL O2
D.100 mL N2和200 mL H2
解析:由于100 mL HCl和100 mL NH3完全化合生成固体氯化铵,不存在气体,所以压强最小。其中,A项和D项常温下不反应,体积不变;C项反应后得到150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
答案:B
6.将盛有NH4HCO3的试管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Na2O2的干燥管,足量浓H2SO4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  )
A.NH3 B.O2
C.H2O D.CO2
解析:NH4HCO3NH3、H2O和CO2O2和NH3O2。
答案:B
7.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烧瓶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0.45 B.1∶1
C.1∶0.29 D.4.5∶2.9
解析:设烧瓶体积为V L, 则有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V/Vm (注:Vm为气体摩尔体积),又因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水充满烧瓶,所以溶液的体积为V L。故c1=c2=n/V= V/Vm/V= 1/Vm,则烧瓶中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
答案:B
8.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NO、O2、NH3、CO2、HCl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室温下50 mL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体积减少至40 mL,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体积减小到20 mL,余下的气体接触空气后立即变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气体,其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_。此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气体,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体积减少至40 mL,说明10 mL NH3和浓硫酸反应,此时判断不会有HCl;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体积减小到20 mL,说明20 mL CO2与NaOH溶液反应了;剩余20 mL气体接触空气后立即变色,说明NO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答案:NH3、CO2、NO 1∶2∶2 HCl、O2 NH3会与HCl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有NH3就一定不含HCl;NO遇空气会变色,而混合气体无色,所以有NO就一定无O2
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发生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收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法,验证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答案:酒精灯 向下排空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若变蓝色,说明收集满瓶
(2)写出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若有5.35 g氯化铵参加反应,则产生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答案:2.24 L

10.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碱石灰(或CaO) 除去NH3气流中的水蒸气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uO N2+3H2O+3Cu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
化学·必修1(人教版)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可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  )
A.脱水性        B.氧化性
C.腐蚀性 D.吸水性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才可用作干燥剂。
答案:D
2.检验试样中有无SO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先加HCl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
B.加HCl酸化的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
C.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
D.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
解析:A项中是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故A项正确;B项中加HCl酸化的BaCl2有白色沉淀,如果原溶液中含银离子,也会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故B项错误;C项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如果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硝酸会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为白色沉淀硫酸钡,故C项错误;D项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不一定含硫酸根,如果原溶液含有银离子,可以生成白色沉淀,如果含碳酸根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故D项错误。
答案:A
3.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解析:被干燥气体既不能与浓H2SO4反应,也不能与碱石灰反应。
答案:C
4.(双选题)m g铜与足量浓硫酸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g D. g
解析: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经过分析后可知,被还原的硫酸只占总量的一半,根据铜的质量及二氧化硫的量都可以求出消耗硫酸的量,再减半即得。
答案:BC
5.下列试剂保存或盛放方法正确的是(  )
A.浓硝酸盛放在铜质器皿中
B.稀硝酸盛放在铁质器皿中
C.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NaOH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C
6.将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共同的变化是(  )
A.颜色发生变化
B.发生化学变化
C.质量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解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又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及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剂量变多),溶液变稀;浓盐酸和浓硝酸都有挥发性,使溶液质量减小(溶质量减小)溶液变稀,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
答案:D
7.某报刊曾报道下面一段新闻“某日凌晨,一辆载有浓硫酸的罐车在某境内侧翻。从车中流出的硫酸使路边杂草等被腐蚀成黑色,上面泛起黑色的泡沫,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路边杂草被腐蚀成黑色”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浓硫酸使草碳化
(2)浓硫酸为不挥发性强酸,为什么说“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碳化后的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
(3)该运载硫酸的车罐可能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的。
答案:铁或铝
(4)写出两种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简单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法一: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铁片或铝片,有气体生成的是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浓硫酸。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uSO4·5H2O 晶体,晶体溶解溶液呈蓝色的是稀硫酸,固体由蓝色变成白色的是浓硫酸(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
8.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HNO3溶解,反应方程式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1)请将上述反应改成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
(3)每2 molCu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__________ 个,在反应的硝酸中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2价,作还原剂,被氧化,氧化产物为Cu(NO3)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2价,被还原,为氧化剂。
(3)反应中每2 mol Cu→Cu2+化合价升高数为2,电子转移数=2×2=4,反应中生成Cu(NO3)2的HNO3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参加反应的全部硝酸的6/8×100%=75%。
答案:(1)3Cu+8H++2NO===3Cu2++2NO↑+4H2O
(2) HNO3 Cu(NO3)2
(3)2.408×1024 75%
9.(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如下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接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碳与浓H2SO4反应时生成物的检验。实验的目的是要将三种气态产物一一验证出来。由题中所给的各种装置可知:④是反应发生器;①中有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SO2的装置;③中装有某种水溶液,可用来验证CO2;②可验证水蒸气。由于①、③中装的都是水溶液,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先用②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然后再验证SO2和CO2,不然就不能确定水蒸气一定是反应产物;由于SO2和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从②出来的气体必须先经过①验证和除去SO2后,再进入③,验证CO2,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的连接顺序应当是④②①③。
答案:(1)C+2H2SO4(浓)2SO2↑+CO2↑+2H2O
(2)④ ② ① ③
(3)验证产物中有SO2 将SO2全部氧化吸收 确定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4)无水CuSO4 水蒸气 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放在①、③之前
(5)澄清石灰水 CO2

10.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联想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首先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特别是题目中的“加热c”的暗示信息,更易想到其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u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随着硝酸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变慢,生成的NO2量逐渐减少,其颜色也越来越浅。
答案: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反应物

Cu、浓HNO3

Cu、稀HNO3

Cu、O2、稀HNO3
解析:根据方案丙的反应原理: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可知该方案制备等量的Cu(NO3)2时,消耗的HNO3量少,且无有害的NO2、NO生成。
答案:丙 耗酸量少,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