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7 07:50: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6张PPT)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重点)
2.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进而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
3.感悟诗人寄寓在诗歌中的情感。(重点)
作品简介·作者介绍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在诗歌上,他推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他的作品《感遇》等指斥时弊,书写情怀,风格高昂清峻。
陈子昂(661—702年)
陈子昂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在政治上拥护武则天。他在二十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书《答制问事八条》,主张轻刑罚、用贤才、纳谏士、赏功勇、减徭役,提出了许多符合百姓愿望的主张。但武则天当时忙于称帝改制,有自己的一套施政方针,因此不但没有重视陈子昂这个文学小臣的意见,反而嫌他上疏议政太过多事,罢了他的职。
作品简介·作者介绍
作品简介·背景介绍
696年,契丹族的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文学常识——歌行体
歌行体,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统称“歌行体”。 《唐音审体》谓:“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咏物……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
诗句解释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yōu
chuànɡ

题目理解
登幽州台歌
题目点明了此诗是诗人在登临幽州台时所作。
幽州
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
幽州台
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
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古体诗中的一种。
“歌”
历史背景——黄金台
战国时,燕易王哙宠信国相子之,废太子姬平,而禅位于子之,自己反北面称臣。将军市被不服,乃帅本部攻打子之。子之则以平叛为由战胜并杀死市被,还下令捉拿太子姬平。姬平微服逃往无终山,庶弟公子姬职则流亡韩国。这就是“子之之乱”,燕国内乱达数月之久。
齐宣王听说燕国大乱,便以讨伐子之匡扶正义的旗号发兵攻燕。燕国臣民由于痛恨子之篡位,对齐的进攻不仅不抵抗,反而城门大开夹道欢迎,所以,齐军很快攻占燕国都城。燕王哙自缢身亡,子之被擒获后押解到齐国处以醢(音hǎi,剁成肉酱)刑。齐军捣毁燕王之宗庙,掠夺燕国之重器。同时,中山国也乘机攻占燕国城池数十座,燕几乎亡国。
经过很长时间的混乱,燕国国君燕昭王终于即位。为了恢复燕国的疆土,将齐国军队赶走,并报齐国趁乱攻燕的仇。燕昭王励精图治,一心想招揽人才,然而燕国偏远弱小,贤臣名士鲜有。
历史背景——黄金台
后来郭隗(kuí)给燕昭王讲述了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那就先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并专门修筑高台,上面放上千两黄金,以表明招贤纳士的决心。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接着,燕昭王又寻机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报了齐国趁乱攻打燕国的大仇。
诗句解释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1不见古人2,后3不见来者4。
念5天地之悠悠6,独怆然7而涕8下!
【注释】: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诗句解释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这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我独自悲伤流下了眼泪。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文】
【译文】
诗句解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写作手法:
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无法回返;未来渺远,不可触及。
诗句理解:
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悠远无限。感叹古代贤君不可见,后世明君不可遇,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诗句解释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写作手法:
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之感。
炼字:
“独”字是全诗的诗眼。“独”指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
作品精析
1.再读诗歌,思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
作品精析
2.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示例】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作品精析
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为什么能引起士大夫的共鸣
本诗以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之感。这种感受常常是许多怀才不遇的士大夫所共有的,因而能引起士大夫的共鸣。
作品精析
4.《登幽州台歌》中的感情基调?
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苍凉孤寂的感情基调。
作品精析
5.《登幽州台歌》蕴含的哲理?
诗歌中所表现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泪后的抗争与进取,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作品精析
6.曹操的《观沧海》与本诗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试比较一下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与《登幽州台歌》有什么不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对比
作品精析
6.曹操的《观沧海》与本诗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试比较一下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与《登幽州台歌》有什么不同。
本诗以苍凉孤寂的调子,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与孤寂。
《观沧海》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这首诗借景抒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课堂总结·诗词主题
《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楼远眺,俯仰古今,视通万里,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与孤寂。
中考真题演练
【云南省曲靖市】(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4分)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10.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2分)
【答案】
9.B【解析】:“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10.【示例】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言有理即可)
课堂总结·写作特色
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所见及心理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巧妙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而又生不逢时、独自悲叹的诗人形象。
诗歌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台远望,写出了空间的辽阔。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则“独怆然而涕下”,那种孤独寂寞、悲哀苦闷流溢而出。景与情相互映照、衬托,分外动人。
景中
藏情
沉郁
悲壮
课堂总结·古诗词学习方法
积累文言词汇
如辛弃疾曾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他的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陶渊明的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抒发隐逸情怀。
首先要通读诗词,从整体上去理解诗词内容。对于相对较难理解的诗词,要耐心多读,反复推敲,以便将诗词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理解。
联系作者生平
诗题往往对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有提示作用,有的诗题直接反映诗歌的主要内容,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情趣。但要注意词的词牌名与题目的区别。
重视诗题作用
不同的题材,内容自然不一样。如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将士生活及报国情怀为主;田园诗往往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
掌握诗词主题
课后作业
1.有感情熟读本篇诗歌,并背诵默写;
2.掌握关键字词使用及表达含义;
3.搜集与本篇诗歌相同风格的诗歌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