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7 07:4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
地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2.0分)
北部湾城市群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下图示意北部湾位置,下表示意2018年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经济联系强度,数值越大,表示经济联系强度越大。据此完成问题。
城市 南宁 北海 防城港 钦州 玉林 崇左
南宁 - 4.34 5.81 13.39 4.65 11.53
北海 4.34 - 0.14 1.37 1.38 0.11
防城港 5.81 0.14 - 3.91 0.46 0.17
钦州 13.39 1.37 3.91 - 0.77 0.25
玉林 4.65 1.38 0.46 0.77 - 0.38
崇左 11.53 0.11 0.17 0.25 0.38 -
1. 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
A. 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弱 B. 港口城市辐射作用更强
C. 内部经济空间联系差异小 D. 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2. 在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中,南宁与玉林经济相互带动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
A. 玉林经济受广东省影响大 B. 南宁经济受海南省影响大
C. 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 D. 两地交通运输不通畅
3. 为提高北海和防城港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扩大海洋资源开发 B. 提高城市等级 C. 产业分工错位发展 D. 扩大城市范围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高达2045亿元,其各项价值量占比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小题。
4. 属于图中“其它”项目的是
A. 农林产品 B. 科普教育 C. 休闲旅游 D. 净化空气
5. 该公园GEP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肥力高 B. 科研价值高 C. 森林面积大 D. 纬度跨度大
下图为2016年四川、湖北、上海三省市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 上海、湖北、四川 B. 湖北、四川、上海 C. 上海、四川、湖北 D. 四川、湖北、上海
7. 造成上海与四川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 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 B.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C. 地理位置的差异 D. 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地表崎岖,海拔2000m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mm,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mm。哈尼族人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 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水质,改善生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D. 可以获得清洁水源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 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 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 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11. 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风向 B. 洋流、海陆分布 C. 地形、海陆分布 D. 风向、洋流
碳交易是指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碳交易起源于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国际贸易机制。如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百分比及其人均碳排放量,据此回答下列题。
12. 国际碳交易的形成可以促使( )
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渐减少 ②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将不受限制
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④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3. 由图可以看出,美国、欧盟、印度、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 )
①中国的人口总数多,碳排放总量较多 ②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碳排放量多
③欧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碳排放量低 ④印度的人口总数少,碳排放总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4.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各国由于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不同,在具体责任上应有所区别,这意味着()
A. 全球各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一样的 B. 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C. 发达国家碳排放少,承担的责任小 D. 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多,承担的责任大
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5. 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
①耕地减少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物种多样性减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在农牧交错带,宜( )
A. 退耕还牧,扩大载畜量 B. 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 退耕还林,大量植树造林 D. 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流失,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岩层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下图为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mm)关系图,下表为流域内不同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吨/km2).
年平均侵蚀量(吨/km2)
山地 643.4
盆地 190.6
谷地 16.3
(1)简析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对应关系。
(2)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土地石漠化的危害。
(3)针对不同地形,分别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措施。
18.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同时也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在沿海滩涂上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
资料二:“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资料三: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分析盐城湿地广布的原因。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3)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19. 耕地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某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状况图。

材料二 2000—2013年河南省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结果表(单位:km2)。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未利用地 合计
4060.24 1373.12 -1781.36 173.67 -28.79 3796.88
注:表中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对2000年至2013年的河南省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数表示耕地的净转出,负数表示耕地的净转入。
材料三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意在统筹粮食主产区发展和粮食安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粮食综合保障能力。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正在推进由“中原粮仓”到“主食厨房”的转变。
(1)概括河南省水田的空间分布特征。
(2)描述2000—2013年河南省耕地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为有效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简述河南省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D、A、C
【解析】
1. 【分析】
本题以北部湾经济联系强度为背景,考查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经济发展情况,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获取图文信息。
【解答】
由表格可知,北部湾城市群中广西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差异大, 说明广西各市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空间联系差异大,南宁为首府城市,辐射作用最强。所以ABC错误,D正确。
2. 【分析】
本题以北部湾经济联系强度为背景,考查北部湾城市群中南宁与玉林经济相互带动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调用所学知识。
【解答】
玉林更靠近广东,且广东经济发达,故其经济发展受广东影响大,A正确; 南宁为首府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玉林,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两地交通较通畅;海南经济较落后,且与南宁空间距离远,对南宁影响小。BCD错误。故选A。
3. 【分析】
本题以北部湾经济联系强度为背景,考查为提高北海和防城港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措施,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调用所学知识。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产业分工错位发展可促进产业优势互补,可提高两地间的经济联系强度。C正确。

4~5.【答案】D、C
【解析】1. 净化空气属于调节服务功能里面的其它,D正确;农林产品属于物质产品,A错误;科普教育属于文化服务,B错误;休闲旅游属于文化服务,C错误。所以选D。
2. 海南位于热带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海洋影响较强,降水较多,森林面积广阔,能够提供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较高,C正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热量条件好,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力低,A项错误;由图可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各项价值量中,调节服务占比最大,主要为生态价值,B项错误:海南岛纬度跨度较小,D错误。本题选C。
6~7.【答案】A、B
【解析】1.
第三产业比重越大,区域经济越发达,三地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上海,其次是湖北,四川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根据图中①②③第三产业的比重可以判定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上海、湖北、四川,选A。
2.
资源、位置属于自然原因,两地的劳动力都很丰富,但上海比四川经济发展水平高,从社会条件来看,上海比四川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主要因素,B正确,ACD错误。
8~9.【答案】A、D
【解析】1. 森林分布在海拔较高且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能净化地表径流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故选A。
2. 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是由于半山腰接近水质好的水源地,可以获得充足洁净的水源,避免水源被农业生产污染。河谷地带气候湿热,水质不如梯田之上的半山腰;山顶处海拔高,降水多,气候较冷湿,均不适宜居住。故选D。
10~11.【答案】A、D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核电比重大,反映常规能源比重小,可从常规能源少,且核电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分析。
【解答】
核电比重大,反映常规能源比重小,实际上日本的常规能源少,另外,日本的核电发展的技术条件成熟,故A对。核电并不是原料指向型的工业,B错误。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并不能必然导致日本核电占比大,C错误。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但是必须有能力利用核能才行,D错误。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文信息并结合影响核辐射扩散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
读图可知,日本核污染的扩散主要是自本土经太平洋扩散到北美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受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决定了核污染的扩散方向。D对,ABC错误。
故选D。
12~14.【答案】C、A、B
【解析】1. 根据材料信息,碳交易是为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可以促使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渐减少,①正确;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多余的碳排放配额抵消自身碳排放配额的不足,也可以通过技术援助等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因此发达国家会受限制,②错误、④正确;碳交易不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③错误。
2.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虽然人均碳排放量较低,但碳排放总量较多,①正确;美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资源消费量大,因此人均碳排放量多,②正确;欧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③错误;印度是人口大国,④错误。
3.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和现实责任,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生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仍是世界上较高的,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碳转移,这将进一步加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碳减排负担。因此,发达国家有义务在碳减排国际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15~16.【答案】C、D
【解析】1. 农牧交错带地处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过渡的地带,人类破坏植被后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②③正确;该过渡区域,随着人口的增加,会出现草地减少,耕地增多的情况,①错误;物种多样性减少不明显,④错误。故选C。
2. 农牧交错带属于生态脆弱区。扩大载畜量、开垦荒地都容易导致植被破坏,A、B错误;当地水分条件较差,大量植树造林,会造成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C错误;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故选D。
17.【答案】(1) 坡度越大, 土层越薄。因为坡度大 , 地表径流速度越快,流水侵蚀作用越强,所以土层越薄。
(2) 石漠化地区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水旱灾害多发。
(3)谷地地区:发展耕作业;盆地地区,修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山地: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保护植被。
【解析】略
18.【答案】(1)沿海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降水较丰富;河水泛滥;海水倒灌。
(2)缓解上海市能源紧张;改善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上海市大气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3)距离上海近;地理位置优越;距消费市场近;水陆交通便利;土地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
【解析】(1)本题考查湿地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湿地的成因可以从湿地中水分的来源和水分的流失方式去考虑,从水分来源来说,该地位于沿海沿河地带,所以水分的来源有降水、河水泛滥、海水倒灌等方式,从水分的流失角度来说,该地地势低洼,所以排水不畅。水滞留在此地形成湿地。
(2)本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来分析,所以皖电东送对上海的影响从环境保护来说,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改善上海大气环境质量。从社会经济角度考虑,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区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南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位置、市场、交通、和成本几个方面。南通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周围经济发达,距消费市场近;看图可知水陆交通便利;南通相对于上海,土地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
19.【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淮河流域(东南部)的面积较大。
(2)变化:部分耕地转化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林地及水域;部分草地和未利用的土地转化为耕地;总体看耕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
原因:城市发展,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湿;开发未利用的土地、草地。(任答两点)
(3)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挖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产业附加值;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完善粮食市场的营销体系。(任答三点)
【解析】(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河南省水田面积小,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和东南部的淮河沿岸;淮河流域的水田面积大于黄河流域沿岸的水田面积。
(2)本题考查耕地变化情况及原因。读表格信息可知,部分耕地转化成了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及水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城市化的发展和工矿居民用地占用大量耕地,退耕还林、还水域,改善生态环境。部分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化成耕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人们开垦草地和未利用的土地,使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总体看耕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
(3)本题考查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为有效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河南省应延长产业链,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粮食储备机制,提高粮食安全性;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良种,发展粮食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善粮食市场的营销体系,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