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学期 春季
课题 圆柱与圆锥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1.数学书第37页第1题。 把一块长方体钢坯熔铸成一根底面直径为4 dm的圆柱形钢材,求钢材的长度。 2.数学书第37页第4题。 有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 dm。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是多少?
课后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1.数学书第37页第1题。 4×5×12.56=251.2(dm ) 3.14×(4÷2) =12.56(dm ) 251.2÷12.56=20(dm) 答:钢材的长度是20分米。 2.数学书第37页第4题。 3.14×(4÷2) =12.56(dm ) 12.56×4=50.24(dm )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是50.24立方分米。
把一块长方体钢坯熔铸成一根底面直径为4dm的圆柱形钢材,求钢材的
长度。
12.56dm
5 dm
有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dm。把这块木料加工
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是多少?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学期 春季
课题 圆柱与圆锥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经历利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体积计算公式以及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下面哪个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单位:cm)
【学习任务二】小雨的水壶有一个布套(如右图)。 (1)做这个布套至少用了多少布料? (2)一壶水够1.5 L吗?(水壶和布套的厚度忽略不计。) 【学习任务三】一种水稻磨米机的进料漏斗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4 dm,圆柱高2 dm,圆锥高4.2 dm。每立方分米稻谷大约重0.65 kg。 (1)这个进料漏斗大约能装多少千克稻谷?(稻谷不超出漏斗上沿,得数保留整数。) (2)如果稻谷的出米率是70 %,一漏斗稻谷大约能磨出多少千克大米? 【学习任务四】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6 m ,高是3 m。用这堆沙在10 m宽的公路上铺2 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推荐的学习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学期 春季
课题 圆柱与圆锥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经历利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体积计算公式以及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意识,运用圆柱与圆锥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构建体系 复习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 (一)复习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πrh 圆柱其中一个底面的面积= πr (二)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πr h 师: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吗? 预设:我们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从而推到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复习圆锥的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V圆锥= V圆柱= Sh 二、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圆柱的特征 下面哪个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单位:cm) 师:请你仔细观察,加入自己的思考,想一想圆柱的展开图有什么特征?动笔算一算,下面哪个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预设: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才能正好围成一个圆柱。 (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圆柱的表面积 小雨的水壶有一个布套(如右图)。做这个布套至少用了多少布料? 一壶水够1.5 L吗?(水壶和布套的厚度忽略不计。) 1.阅读与理解: (1)整理信息。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理解题目中的现实情境,定位焦点问题。 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 2.分析与解答。 (1)分析题意。 预设1:求做布套至少用多少布料,布套将水壶完全包裹住,所以相当于求表面积,包含上下两个底面积和侧面积。 预设2:注意单位换算。 师:理清题意,请你把你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 (2)交流解答。 师:你是怎样计算做这个水壶布套需要多少布料的? 预设:先求出圆的半径,再结合圆的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公式,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即所用布料的面积。 师:我们再来一起聚焦第二问。一壶水够1.5L吗? 预设:我是先通过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 h计算出水壶的体积。3.14×5 ×20=1570立方厘米,再将1570立方厘米换算成1.57立方分米,然后将体积单位转换成容积单位,得到水壶的容积是1.57L,从而和问题中的1.5L进行比较,1.57L>1.5L。所以,够1.5L。 3.回顾与反思。 同学们意识到求表面积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见,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 一种水稻磨米机的进料漏斗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4 dm,圆柱高2 dm,圆锥高4.2 dm。每立方分米稻谷大约重0.65 kg。 (1)这个进料漏斗大约能装多少千克稻谷? (稻谷不超出漏斗上沿,得数保留整数。) (2)如果稻谷的出米率是70 %,一漏斗稻谷大约能磨出多少千克大米? 师:求这个进料漏斗大约能装多少千克稻谷?哪位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方法① : 半径:4÷2=2(dm) V圆柱=πr h=3.14×2 ×2=25.12(dm ) V圆锥= πr h= ×3.14×2 ×4.2=17.584(dm ) 25.12+17.584=42.704(dm ) 42.704×0.65=27.7576 ≈ 28(kg) 方法②: 师:交流对比,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设:方法①先求的圆柱和圆锥的半径,再用圆柱体积公式V=πr h进行计算的。而方法②直接先求出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再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V圆柱=sh,以及V圆锥= sh进行计算的。 (四)解决铺路问题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6 m ,高是3 m。用这堆沙在10 m宽的公路上铺2 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预设1:我对圆柱和圆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预设2: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求圆柱表面积时要联系实际情况。 预设3:我再一次巩固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