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14章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同步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14章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同步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6 05:53:1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14章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英德期末)人类生存必须依赖于生物圈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类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
C.人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答案】A
【知识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解答】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这些都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得。同时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所以说人类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生活在生物圈中,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生物圈。早期的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能力较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急速增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不乏消极的一面。若要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2021七下·江州期末)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现状是(  )
A.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B.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以上三项均是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
【解析】【解答】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表现在:过度放牧,破坏草场导致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随意排放污染物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乱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等概括起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 。
3.(2022七下·惠州期末)为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实行垃圾分类。吃剩的扇贝壳应投入下列贴有哪个标志的垃圾桶?(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可回收垃圾一般是指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A不符合题意。
B、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贝壳应该防御其它垃圾桶中,B符合题意。
C、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菜叶、剩菜剩饭、饭后垃圾等,厨余垃圾回收后可以用来当做化肥,变废为宝,C不符合题意。
D、有毒有害垃圾包括油漆颜料、废弃电池、废弃灯管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垃圾的分类,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4.(2022七下·榕城期末)“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贯穿生活点滴。做法不妥的是(  )
A.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再利用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
C.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A不符合题意;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可减缓温室效应,利于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5.(2022七下·邕宁期末)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外来生物入侵
③不乱扔废电池
④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
⑤大量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①退耕还林还草有利增大绿色植被的面积,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②外来生物入侵会因为没有天敌,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③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乱扔废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
④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利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⑤塑料制品不易被分解,所以大量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不利于保护环境.
可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①③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垃圾分类处理;少开私家车,提倡绿色出行;工业废水要遵循“先净化,后排水”。
6.(2022七下·广安期末)“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
B.晚上习惯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出行开私家车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应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A不符合题意。
B、晚上习惯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时,会增加耗电量,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减少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方式。
7.(2022七下·湘桥期末)塑料属难降解材料,自然界一百年也降解不了,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害气体。为了让生活更环保,我们应该减少塑料的使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如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吸管等
B.购物使用环保袋,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C.垃圾分类,将损坏的塑料脸盆、塑料椅放入可回收垃圾中
D.勤俭节约,用购物的塑料袋装生活垃圾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塑料不容易降解,所以,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就可减少生产塑料消耗的能源,还可减少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A说法正确。
B、购物使用环保袋,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率,B说法正确。
C、垃圾分类,将损坏的塑料脸盆、塑料椅放入可回收垃圾中,减少环境的保护,C说法正确。
D、塑料不容易降解,所以,不能用购物的塑料袋装生活垃圾,容易造成白色垃圾污染,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方法:提高塑料袋的单价,减少购买率;用购物篮子、纸箱、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来替代塑料袋的使用;提升塑料袋的使用价值。
8.(2022七下·宝安期末)在绿色办奥理念的引领下,水立方变成“冰立方”,首钢工业遗址化身“雪飞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 B.纸张双面打印
C.常用一次性碗筷 D.随手关灯关空调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正确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是对垃圾中的可回收废弃资源的再次利用,同时保护了环境,A不符合题意。
B、纸张双面打印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利于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常用一次性碗筷,尤其是筷子会增加对树木的砍伐,同时还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保护环境,C符合题意。
D、随手关灯关空调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境的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低碳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又可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9.(2022七下·承德期末)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低碳出行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所以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轻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对生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污染性的气体,破坏大气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拓展用地
B.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和区域性水污染防治
C.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方面广泛实施生态科技项目
D.着力于天然林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新农村村寨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拓展用地,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A错误;
B、水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和区域性水污染防治,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正确;
C、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方面广泛实施生态科技项目,有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正确;
D、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着力于天然林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新农村村寨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方针。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4月29日开幕,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叙述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提倡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多开采森林木材,改善我们的生活
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垃圾分类21·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提倡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会导致动植物被滥捕滥杀,因此,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A错误;
B、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B正确;
C、绿色植物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多开采森林木材,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C错误;
D、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的浪费,不值得提倡。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12.(2022七下·海丰期末)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其所导致的结果不相符的是(  )
A.大量砍伐森林→水污染 B.排放烟雾→大气污染
C.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被破坏 D.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A错误;
B、排放烟雾会首先导致大气污染,B正确;
C、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C正确;
D、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灭绝,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使用的木材、煤等都是由森林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参与了生物圈的氧循环和水循环。它们产生氧气,调节气候,还能阻滞灰坐,降低噪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森林也是动物栖息的家园。没有了森林,大批动物会因此灭绝。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陆地生态平衡的维护者,它的生态价值大大超过了其所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的价值。
13.(2022七下·揭东期末)“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下列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B.选用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方式出行
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D.多用纸张,过度包装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A不符合题意。
B、选用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方式出行,少开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书所消耗的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多用纸张,过度包装,浪费纸张,增加森林的砍伐,不利于保护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保护环境,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14.(2022七下·清丰期末)我国各省区每年按一定计划进行“退耕还林”,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业生产 B.促进经济发展
C.发展旅游事业 D.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我国大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设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因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5.(2022七下·英德期末)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节约用水 B.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回收 D.滥用农药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BC、节约用水 、植树造林和垃圾分类回收,都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不符合题意。
D、滥用农药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威胁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环境。然而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原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由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迫使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我们应当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16.(2022七下·常州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有“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容,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剧毒农药灭虫
C.推广卫生厕所 D.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能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等等,A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剧毒农药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有益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引起人和动物中毒,B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C、卫生厕所能有效管理粪便,避免环境污染,C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可以避免因燃烧秸秆而引起的空气污染,D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人文环境,而且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整治乡村居住环境、加大环保宣传都是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二、资料分析题
17.(2023七上·伊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日前报道,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两年后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会对D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
(1)海洋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   组成。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   (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上述材料体现了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4)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非生物部分
(2)非生物因素
(3)生物圈
(4)少使用塑料制品,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等等(说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题干中提到的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
(3)“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根据该材料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包括了所有的生物以及生物生活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4) 要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平时要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减少碳的排放量;用环保袋购物,少用手帕纸;拒绝使用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物品,少扔垃圾,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活动等 。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2)非生物因素;(3)生物圈;(4)少使用塑料制品,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等。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含义、生态系统的组成、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风等,生物因素是影响生物的其他生物;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8.(2022七下·伊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提出三点倡议,其中一条就是: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你参加过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1)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人体的   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3)日常生活中你应该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   (至少说出两例)
【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
(2)呼吸
(3)绿色出行,多植树;随手关灯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 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所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氧气,并且释放出二氧化碳。
(2)吸烟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经常吸烟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3)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响应“低碳”的生活,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采取措施,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提倡绿色出行;少用纸巾;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碳;(2)呼吸;(3)绿色出行,多植树;随手关灯,少用纸巾等等。(意思对即可,至少写出两例)。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生活等基础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分析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新理念,为基础题,难度不大“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14章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英德期末)人类生存必须依赖于生物圈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类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
C.人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2.(2021七下·江州期末)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现状是(  )
A.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B.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以上三项均是
3.(2022七下·惠州期末)为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实行垃圾分类。吃剩的扇贝壳应投入下列贴有哪个标志的垃圾桶?(  )
A. B.
C. D.
4.(2022七下·榕城期末)“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贯穿生活点滴。做法不妥的是(  )
A.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再利用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
C.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5.(2022七下·邕宁期末)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外来生物入侵
③不乱扔废电池
④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
⑤大量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2022七下·广安期末)“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
B.晚上习惯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7.(2022七下·湘桥期末)塑料属难降解材料,自然界一百年也降解不了,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害气体。为了让生活更环保,我们应该减少塑料的使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如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吸管等
B.购物使用环保袋,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C.垃圾分类,将损坏的塑料脸盆、塑料椅放入可回收垃圾中
D.勤俭节约,用购物的塑料袋装生活垃圾
8.(2022七下·宝安期末)在绿色办奥理念的引领下,水立方变成“冰立方”,首钢工业遗址化身“雪飞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 B.纸张双面打印
C.常用一次性碗筷 D.随手关灯关空调
9.(2022七下·承德期末)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低碳出行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拓展用地
B.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和区域性水污染防治
C.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方面广泛实施生态科技项目
D.着力于天然林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新农村村寨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
11.()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4月29日开幕,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叙述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提倡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多开采森林木材,改善我们的生活
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垃圾分类21·
12.(2022七下·海丰期末)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其所导致的结果不相符的是(  )
A.大量砍伐森林→水污染 B.排放烟雾→大气污染
C.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被破坏 D.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13.(2022七下·揭东期末)“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下列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B.选用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方式出行
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D.多用纸张,过度包装
14.(2022七下·清丰期末)我国各省区每年按一定计划进行“退耕还林”,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业生产 B.促进经济发展
C.发展旅游事业 D.改善生态环境
15.(2022七下·英德期末)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节约用水 B.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回收 D.滥用农药
16.(2022七下·常州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有“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容,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剧毒农药灭虫
C.推广卫生厕所 D.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二、资料分析题
17.(2023七上·伊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日前报道,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两年后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会对D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
(1)海洋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   组成。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   (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上述材料体现了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4)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写出一点即可)
18.(2022七下·伊通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提出三点倡议,其中一条就是: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你参加过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1)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人体的   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3)日常生活中你应该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   (至少说出两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解答】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这些都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得。同时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所以说人类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生活在生物圈中,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生物圈。早期的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能力较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急速增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不乏消极的一面。若要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
【解析】【解答】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表现在:过度放牧,破坏草场导致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随意排放污染物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乱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等概括起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 。
3.【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可回收垃圾一般是指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A不符合题意。
B、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贝壳应该防御其它垃圾桶中,B符合题意。
C、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菜叶、剩菜剩饭、饭后垃圾等,厨余垃圾回收后可以用来当做化肥,变废为宝,C不符合题意。
D、有毒有害垃圾包括油漆颜料、废弃电池、废弃灯管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垃圾的分类,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A不符合题意;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可减缓温室效应,利于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5.【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①退耕还林还草有利增大绿色植被的面积,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②外来生物入侵会因为没有天敌,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③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乱扔废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
④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利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⑤塑料制品不易被分解,所以大量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不利于保护环境.
可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①③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垃圾分类处理;少开私家车,提倡绿色出行;工业废水要遵循“先净化,后排水”。
6.【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出行开私家车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应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A不符合题意。
B、晚上习惯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时,会增加耗电量,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减少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方式。
7.【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塑料不容易降解,所以,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就可减少生产塑料消耗的能源,还可减少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A说法正确。
B、购物使用环保袋,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率,B说法正确。
C、垃圾分类,将损坏的塑料脸盆、塑料椅放入可回收垃圾中,减少环境的保护,C说法正确。
D、塑料不容易降解,所以,不能用购物的塑料袋装生活垃圾,容易造成白色垃圾污染,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方法:提高塑料袋的单价,减少购买率;用购物篮子、纸箱、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来替代塑料袋的使用;提升塑料袋的使用价值。
8.【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正确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是对垃圾中的可回收废弃资源的再次利用,同时保护了环境,A不符合题意。
B、纸张双面打印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利于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常用一次性碗筷,尤其是筷子会增加对树木的砍伐,同时还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保护环境,C符合题意。
D、随手关灯关空调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境的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低碳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又可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9.【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所以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轻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对生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污染性的气体,破坏大气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0.【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拓展用地,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A错误;
B、水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和区域性水污染防治,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正确;
C、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方面广泛实施生态科技项目,有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正确;
D、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着力于天然林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新农村村寨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方针。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提倡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会导致动植物被滥捕滥杀,因此,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A错误;
B、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B正确;
C、绿色植物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多开采森林木材,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C错误;
D、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的浪费,不值得提倡。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12.【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A错误;
B、排放烟雾会首先导致大气污染,B正确;
C、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C正确;
D、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灭绝,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使用的木材、煤等都是由森林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参与了生物圈的氧循环和水循环。它们产生氧气,调节气候,还能阻滞灰坐,降低噪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森林也是动物栖息的家园。没有了森林,大批动物会因此灭绝。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陆地生态平衡的维护者,它的生态价值大大超过了其所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的价值。
13.【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A不符合题意。
B、选用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方式出行,少开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书所消耗的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多用纸张,过度包装,浪费纸张,增加森林的砍伐,不利于保护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保护环境,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14.【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我国大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设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因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5.【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BC、节约用水 、植树造林和垃圾分类回收,都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不符合题意。
D、滥用农药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威胁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环境。然而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原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由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迫使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我们应当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16.【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能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等等,A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剧毒农药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有益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引起人和动物中毒,B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C、卫生厕所能有效管理粪便,避免环境污染,C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可以避免因燃烧秸秆而引起的空气污染,D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人文环境,而且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整治乡村居住环境、加大环保宣传都是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17.【答案】(1)非生物部分
(2)非生物因素
(3)生物圈
(4)少使用塑料制品,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等等(说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题干中提到的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
(3)“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根据该材料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包括了所有的生物以及生物生活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4) 要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平时要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减少碳的排放量;用环保袋购物,少用手帕纸;拒绝使用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物品,少扔垃圾,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活动等 。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2)非生物因素;(3)生物圈;(4)少使用塑料制品,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等。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含义、生态系统的组成、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风等,生物因素是影响生物的其他生物;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8.【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
(2)呼吸
(3)绿色出行,多植树;随手关灯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 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所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氧气,并且释放出二氧化碳。
(2)吸烟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经常吸烟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3)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响应“低碳”的生活,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采取措施,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提倡绿色出行;少用纸巾;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碳;(2)呼吸;(3)绿色出行,多植树;随手关灯,少用纸巾等等。(意思对即可,至少写出两例)。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生活等基础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分析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新理念,为基础题,难度不大“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