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08:1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评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4 分)
1水是透明并且会流动的液体,它的味道是( )。食盐是色的微小晶体,它的味道是( )。
2.一般情况下,铁锅是用( )做的,而锅把手是用( )做的。(均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3.向装有白砂糖的烧杯中加入半杯水,看到白砂糖变少了的原因是白砂糖( )。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 ),这种气体的特点是( )。
5.米饭的主要成分是( ),在咀嚼的过程中,它与口腔内的( )作用发生化学变化,人们就感觉到米饭变甜了。
6.食物的( )、( )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7.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通过( )变化产生的。
二、判断。(20分)
( )1.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 )2.醋是生活中用得比较多的酸性调味料。
( )3.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不能灭火。
( )4.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 )5.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开心,有时候我们会难过甚至愤怒。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但也与化学变化有关。
( )6.我们的身体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所以长大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 )7.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8.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古代的动物和植物形成的,都是太阳能的产物。
( )9.大地里蕴藏的宝藏,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经历了亿万年的许多变化才形成的。
( )10.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三、选择。(30分)
1.下列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情绪变化 B.食物中毒 C.药物治疗 D.晒太阳感觉到热
2.导致米饭在口腔里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
A.牙齿 B.唾液 C.舌头 D.微生物
3.下列能说明食物具有能量的是( )。
A.干燥的粉条能够被点燃 B.人吃食物后力气充足 C.以上都是
4.下列能够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白醋与贝壳 B.白醋与小苏打 C.白醋与鸡蛋壳 D.以上都是
5.在收集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②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③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6.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导致的现象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冰川融化 C.火山爆发 D.海平面上升
7.下列实例中,和火药爆炸发生的变化属于同一类的是( )。
①把一颗大药球搓成许多小药丸。②酒精灯燃烧。
③清水放在冰箱里变成冰块。 ④把生米煮成熟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我们保护森林的原因包括( )。
①制造氧气 ②防止水土流失③防止地震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我们从婴儿不断地成长为现在的样子,身高、体重等都发生了很天的变化,关于这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吃的食物在身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成了我们所需的营养物质
B.运动使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C.人类成长是演化的必然结果,没有食物,人也会长大
10.如下图,四种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电灯发光 泥水静置 混合红墨水和清水 烧水
A.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B.颜色都发生了改变
C.都生成了新物质 D.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四、分析题。(12 分)
为了增强小宁的抵抗力,小宁的妈妈给他买了一盒维生素C
泡腾片,食用时需要将维生素C泡腾片投入水中,小宁发现, 泡
腾片和水接触后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泡腾片不断地变小,溶解
之后的水喝起来很像汽水。
味道也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维生素C泡腾片含有维生素C、柠檬酸、碳酸氢钠等物质,当维生素C泡腾片投入水中后,里面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不能溶解到水里的二氧化碳就会跑出来,形成很多的气泡。
维生素C泡腾片和水接触后发生化学变化了吗 为什么
五、实验探究。(24 分)
1.向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砂糖的变化。(8分)
(1)通常,白砂糖是( )体,加热后白砂糖首先会熔化变成( )体,这是( )变化。
(2)加热的过程中,液态糖中会“冒泡”,冒泡说明( )。
A.有气体产生 B.有氧气产生 C.有二氧化碳产生
(3)持续加热白砂糖,还会发生其他现象,下列现象不是加热白砂糖过程中发生的是( )。
A.颜色变化 B.气味变化 C.产生沉淀
(4)长时间加热后白砂糖变成了( ),这种物质放入水中不能溶解,说明它是一种和原有白砂糖(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质,这是( )变化。
2.(16分)
(1)关于小苏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
A.白色细小晶体 B.能溶于水 C.有刺鼻的酸味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我们可以通过等( )、( )、( )、( )方法来观察,我们在闻气体时应该采用图1中的方法( )。(5分)
图1 图2
(3)如图2,把一根燃烧着的细木条伸进集满这种气体的玻璃杯中,观察到火焰( ),说明这种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烧杯中有一高一矮燃烧着的两支蜡烛,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入烧杯中,发现( )(填“高”或“矮”)蜡烛先熄灭,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 )(填“轻”或“重”)。(4分)
(4)原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 ),这是一种( )变化。这种变化最重要的特征是( )。(3分)
(5)下列几种气体中,成分相同的是( )。(2分)
①摇晃可乐后产生的气体
②水烧开后冒出的气体
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第四单元测评卷参考答案
一1.无味 白 咸的
2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3.溶解在水中4二氧化碳 比空气重 不助燃
5.淀粉 唾液 6.消化 吸收 7.化学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三.1D 2B 3.C 4.D 5.B 6.C 7.D 8.B9.A 10.A
四、维生素C泡腾片和水接触后发生化学变化了,因为能看到冒出了很多气泡,说明产生了新物质。
五1.(1)固 液 物理(2)A(3)C
(4)黑色的固体物质 不同 化学
2.(1)C(2)看 听 摸 闻 A
(3)马上熄灭 不支持(4)二氧化碳 化学 产生了物质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