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7 19:10:09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知识结构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与积极贡献。
课程标准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等史实。
立足史料证实家国情怀,学习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课程导入
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历史回顾
屈辱外交!!!
1901年被迫同英、美、俄、 日、法、德、 意、奥签订《辛丑条约》
1895年被迫同日本
签订《马关条约》
1842年8月被迫同英国
签订《南京条约》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建国之初,我国所面对的外交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史料证实
3)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史料证实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内容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影响
1)标志着中国的外交走向了成熟。
2)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视频:周恩来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缅三国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说,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思维延伸: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 国家主席习近平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呢?
因为它体现了尊重.平等.和平的核心理念,这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之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证了国家根本利益,为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因此,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
【想一想】
1、背景
2)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二战后,亚洲、非洲出现了近30个独立国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加紧在远东和东南亚制造紧张的局势,严重威胁了新兴独立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新兴国家认识到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必要性。
史料证实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2、万隆会议
2)地点
1)时间
史料证实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3)性质
4)中国参加会议的目的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5)会议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一些国家代表受帝国主义国家挑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
6)成果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课堂
探究
什么是求同存异?
遭遇相同:历史上都曾经受到帝
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
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性质
不同的宗教信仰
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实质:追求和平共同发展
史料证实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2、万隆会议
7)万隆会议的意义
①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②万隆会议所表达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
——加拿大学者罗纳德 基斯
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1)时间:
(2)地点:
(3)地位:
(4)内容:
(5)意义: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3、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至7月
瑞士·日内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亚非国家虽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但各国间也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分歧,再加上帝国主义不愿看到亚非会议的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使会议初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求同存异”的方针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他用平等的态度来平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的尊敬和赞同,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也促进了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1.【史料证实】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突出。其中,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求同存异 B.不结盟运动
C.全方位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2.【唯物史观】中国外交披荆斩棘,开创局面,贡献出智慧与方案。回答下题: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共商、共建、共享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A
3.【历史解释】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 B.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
C.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4.【唯物史观】 2022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推动全球团结与合作。下列选项属于20世纪50年代推动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是( )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5.【史料证实】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
6.【唯物史观】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
A.反对美苏争霸 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倡导求同存异 D.重组大国关系
C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