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解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均可引起空气污染,故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二氧化碳。
【答案】 C
2.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议题。下列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是( )
A.用纯碱制玻璃 B.用煤炭作燃料
C.用铁矿石炼铁 D.用石英制粗硅
【解析】 本题考查反应中产生的温室气体。A项,制玻璃的反应为:Na2CO3+SiO2Na2SiO3+CO2↑;B项,碳燃烧可产生CO2气体;C项,铁矿石与C或CO反应可生成CO2;这三项均生成CO2,即产生温室气体。D项,SiO2+2CSi+2CO↑,不产生CO2。
【答案】 D
3.某地区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显示,二氧化硫的污染指数是40,二氧化氮的污染指数是60,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指数是140。以下是对该地区空气状况的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B.空气的污染指数是240
C.空气的污染指数是140
D.空气的质量等级为轻微污染
【解析】 每一种空气污染物都有相应的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是各污染物中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就是空气污染指数。
【答案】 B
4.以下是有关空气质量报告的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
A.污染指数就是污染物的浓度
B.首要污染物是指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
C.API(空气污染指数)也就是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D.若空气污染指数为90,则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解析】 污染指数是将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简化处理而得出的简化数值形式,而不是污染物浓度的本身。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答案】 A
5.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CO2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CO2可促进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
D.CO2可使太阳光辐射到宇宙中去的能量减少
【解析】 温室效应是大气中的CO2过多造成的。CO2等温室气体可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中,从而使地球表面升温。
【答案】 D
6.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解析】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答案】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指数在101~150时,人们可正常活动
B.在中度重污染环境中,人们的运动耐力下降
C.SO2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只是形成酸雨,对人体无直接影响
D.直径小于20 μm的悬浮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
【解析】 A项,在轻微污染的环境中,不可正常活动,应减少户外活动,C项,SO2不但能形成酸雨,而且对人的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直径小于或等于10 μm的悬浮颗粒物才是PM10。
【答案】 B
8.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
C.①② D.③
【解析】 天然气相比于煤、柴油而言是比较清洁的能源,目前部分城市代替汽油加以推广;SO2、NOx的过度排放是引起酸雨的原因,而CO2的过度排放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这些都是中学生必须了解的常识。从题给信息看,等物质的量的CH4、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因此等质量CH4、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当然也是前者大。
【答案】 C
9.(2013·海口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并引起海平面上升
B.温室效应将会使一些富饶的土地沙漠化
C.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将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引起一些灾难
D.温室效应将会缓解全球干旱加剧的趋势
【解析】 温室效应能加速土地沙漠化,有加剧干旱的趋势。
【答案】 D
10.(2013·苏州高二检测)1995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由图可知( )
A.日光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过氧化氯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
C.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
D.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
【解析】 日光只是外因,并不是催化剂。过氧化氯见光分解,并不稳定,过氧化氯的结构式是Cl—O—O—Cl。
【答案】 D
11.下表是摘自国家环境监测中心公布的2013年4月26日我国部分大城市空气监测周报
城市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
量级别
空气质
量等级
北京
45
—
Ⅰ
优
天津
43
—
Ⅰ
优
呼和浩特
25
—
Ⅰ
优
沈阳
78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大连
45
—
Ⅰ
优
哈尔滨
104
可吸入颗粒物
Ⅲ
轻微污染
上海
5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南京
68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玉溪
57
二氧化硫
Ⅱ
良
阅读分析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___,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__________。
(2)玉溪空气SO2偏高,当你从室内到户外办事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
A.将口罩用NaHCO3稀溶液润湿后,戴口罩出行
B.将口罩用NaOH稀溶液润湿后,戴口罩出行
C.带干口罩出行
【解析】 (1)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2)NaOH有腐蚀性,NaHCO3没腐蚀性且可吸收SO2。
【答案】 (1)呼和浩特 哈尔滨
(2)A
12.随着环保知识的普及,人们知道了CO2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甲烷对温室效应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20倍以上,甲烷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远远低于二氧化碳,但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值已接近于CO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H4对空气温室效应的作用,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A中装入空气,B、C、D中装入不同比例(体积比)的甲烷与空气混合气体,放在阳光下照射1 h。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个装置的右管液面高度分别为h(A)、h(B)、h(C)、h(D),测得高度h(D)>h(C)>h(B)>h(A),你能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上面装置,一个瓶中装入1/2体积空气、1/2CH4,另一个瓶中装入1/2体积空气、1/2CO2,同样放在阳光下照射1 h,若甲烷对温室效应的作用大于二氧化碳,则右管中液面高度h(CH4)________h(CO2)(填“<”、“=”或“>”)。
(3)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
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答案】 (1)随着空气中CH4含量的增大,温室效应逐渐增强 (2)> (3)①②
13.下表是某县环保局公布的某日该县空气质量的部分信息:
项目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可吸入颗粒物
87
二氧化硫
57
二氧化碳
21
阅读分析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县当日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空气污染指数为________,空气质量级别为________,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__,人们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正常活动。
(2)可吸入颗粒物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它与空气中SO2、O2接触时,SO2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形成酸雨。其中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吸附剂 D.催化剂
(3)空气中NO2含量增加可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含有烃类、CO、SO2、NO等物质,其中容易导致二次污染的物质是________,产生氮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
B.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
C.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
D.在气缸中氮气被氧化生成的
【解析】 (1)首要污染物是指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其污染指数是当日空气污染指数,为87,对照我国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标准,污染指数介于51~100之间,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人们可以正常活动。
(2)可吸入颗粒物能使常温常压下很难化合的SO2和O2变得容易反应,即加快了反应速率,因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3)氮氧化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4)二次污染是指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空气中的SO2可转化为SO3或H2SO3,NO可转化为NO2,因此均可导致二次污染。
【答案】 (1)可吸入颗粒物 87 Ⅱ级 良 可以 (2)D (3)光化学烟雾、酸雨等 (4)SO2、NO D
1.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①煤的燃烧 ②焚烧树叶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排放 ⑤天然气泄漏 ⑥房屋装修 ⑦吸烟
A.除⑥ B.除①②
C.除⑤⑦ D.全是
【解析】 煤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焚烧树叶能产生一氧化碳;燃放鞭炮也能产生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飞机和汽车尾气的排放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天然气中主要含甲烷;房屋装修中所用的胶黏剂中含有苯和甲醛等物质;吸烟会产生一氧化碳等。
【答案】 D
2.下列不是室内污染物的是( )
A.CO B.甲苯
C.尼古丁 D.食品袋
【解析】 室内污染物主要是由燃料、香烟、调味品、化妆品、装修材料造成的。食品袋是土壤污染物。
【答案】 D
3.下列做法不能够防治大气污染的是( )
A.提高燃烧效率,安装除尘设备,保持路面清洁
B.使煤转化为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
C.植树造林,减少裸地面积
D.提高烟囱的高度
【解析】 A、B、C项可减少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植物可以过滤多种大气污染物,使大气净化。提高烟囱的高度仅使地表污染降低,但引起空气污染的物质的量没有减少。
【答案】 D
4.室内装修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 ℃时,挥发速度加快,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通风
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
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再入住
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
【解析】 紧闭门窗,室内甲醛含量高,不利于甲醛从建筑材料中释放,D项不正确。
【答案】 D
5.下列物质中,最不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
A.大理石雕刻 B.钢制桥梁
C.铜制广告牌 D.石英雕像
【解析】 大理石、钢材都易与酸反应,酸雨中溶有O2,此时铜也能与硫酸反应,若是硝酸型酸雨,则Cu与它直接反应,而石英与酸雨不反应。
【答案】 D
6.关于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主要污染物
B.正常雨水的pH等于7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
D.秸秆焚烧总体来说对庄稼是有益的,值得提倡
【解析】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有毒,但并没有纳入空气质量报告;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pH为5.6;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秸秆焚烧不但引起空气污染,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容易引起火灾,引起交通事故,必须禁止。
【答案】 C
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4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烟焦油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损害最大
C.尼古丁中的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D.香烟的烟气能使小白鼠中毒死亡
【解析】 无论何种香烟均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吸烟时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所以烟气中含有大量的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中毒现象。
【答案】 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石脱硫反应有两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排出的气体已经完全没有污染性
C.氢气属于清洁燃料
D.静电除尘可以完全除去烟道中悬浮颗粒物
【解析】 石灰石脱硫反应中只有2CaSO3+O2===2CaSO4是氧化还原反应;汽车尾气中没完全燃烧的烃类化合物、CO等也有污染性;静电除尘只可以除去废气中98%左右的悬浮颗粒物,而不能完全除去。
【答案】 C
9.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的温室效应
C.石材释放出的放射性有害气体
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解析】 无论是烹饪时的油烟、石材的放射性气体,还是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气体,都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而B选项中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缓慢的积累造成的自然界的变化。
【答案】 B
10.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室内污染物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五种污染物是甲醛、苯、氨、氡和挥发性有机物
B.室内CO含量过多易造成低氧血症
C.室内地基土壤和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可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
D.保持室内空气无污染的最佳方案是常喷洒空气清新剂
【解析】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污染,应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
【答案】 D
1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它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为硫酸和硝酸。酸雨的危害很大。
(1)酸雨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A.自然因素 B.植被破坏
C.废水污染 D.废气污染
(2)酸雨中硫酸来自人为排放的大量SO2,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的SO2,它在大气中经尘埃催化与H2O、O2作用,形成酸雨中的H2SO4,请写出与此过程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以下措施可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建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入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
【解析】 (1)酸雨是废气(SO2、NO2等)和雨水结合而成的,D项正确;(2)酸雨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要减少酸雨的产生,就要减少SO2、NO2等的排放,①③⑤均能减少SO2的排放。
【答案】 (1)D (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3)C
12.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如脱硫)。
(1)这些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导致哪些环境问题?
(2)如果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会发生哪些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是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基本流程图:
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写出废气脱硫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与使用碱溶液脱硫的方法相比,使用石灰石脱硫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解析】 大气中存在氧化剂O2,还有粉尘等可作为催化剂,氧化生成的SO3仍能与H2O反应,生成物也是污染物。
【答案】 (1)空气中SO2含量的增多,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也能引发人的呼吸道疾病。
酸雨导致的环境问题:酸雨会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酸雨浸渍土壤,会使土壤变得贫瘠,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酸雨对人体健康也有直接影响,如酸雨渗入地下可使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饮用这样的水会有害人体健康。
(2)2SO2+O22SO3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3)①CaCO3+SO2===CaSO3+CO2
2CaSO3+O2===2CaSO4
CaSO4+2H2O===CaSO4·2H2O
②优点:石灰石脱硫比碱液脱硫廉价。
不足:石灰石脱硫反应速率慢,吸收效果差。
13. 测定室内空气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右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化学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_______。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用的仪器为________(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集气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解析】 (1)SO2、N2、O2的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SO2被吸收,气体体积的膨胀值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N2和O2的体积。
(2)根据下列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可求出吸收的SO2的体积:V(SO2)=Vm×n(I2),SO2的体积分数,可如下求出:w(SO2)=V(SO2)/V(混合气体)。式中V(SO2)的量是由n(I2)的量决定的,而“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就会使得V(混合气体)增大,则w(SO2)偏低。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可以用能吸收SO2的有色溶液代替,中学常见且可用的有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4)由(2)中分析,易得出答案:w(SO2)=22.4cVa/(22.4cVa+Vb)。
(5)可组合为如图所示的装置:
可以是bceg或beg或ceg等组合。
【答案】 (1)N2和O2 (2)偏低 (3)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4)22.4cVa/(22.4cVa+Vb) (5)bceg或beg或c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