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1.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 )
A.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B.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
C.荒漠一草原一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一荒漠一草原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读西北地区地理事物关系图和年降水分布图,完成2-7题。
2.图中①处是( )
A.冷湿 B.湿热 C.干旱 D.高寒
3.图中②处是(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河流多分布在湿润区
C.都是季节性河流 D.河网密布,多外流河
4.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东向西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西向东递减
5.西北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与华北平原产棉区相比,新疆棉花质量更优,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B.夏季高温多雨 C.晴天多,光照充足 D.劳动力充足
7.制约我国西北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短缺 B.资金、技术不足 C.深处内陆、交通不便 D.劳动力匮乏
8.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和最大的沙漠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暑假小勇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旅游。沿途自然景观变化的规律是(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10. 在内蒙古高原上合理保护环境、促进生产的措施是 ( )
A.大面积植树造林,特别是要多种植果树
B.将人口迁移到高原以外的地区
C.减少每家每户牛、羊的饲养数量
D.退耕还林、封沙育草、发展人工草场
11.读下图,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A”大兴安岭以东
B.新疆地形“两盆夹三山”“B”是昆仑山
C.“C”代表内蒙古高原,表面崎岖不平,景观主要为荒漠
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D”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流淌着我国最大的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
读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13.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读图推断该地区从东往西植被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4.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15.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是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
1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古往今来,诗人用凝练的笔墨,写下了众多关于西北地区的佳句名篇。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等。
材料三:河套向日葵,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其耐盐碱、喜光、抗旱,具有籽粒大、圆滑、光亮,色泽统一、饱满性好,空壳少、产量高等特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____(以上/以下),反映该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为____。
(2)A、B两地,能体验诗句“大漠孤烟直”的是____,能体验诗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是____。
(3)乙灌溉农业区所在的地形类型为____,该地的主要水源是____。
(4)分析甲灌溉农业区种植河套向日葵有利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D 6.C 7.B
8.C
9.C
10.D
11.D
12.A 13.D 14.B
15.D
16.(1) 以下 干旱
(2) A地 B地
(3) 盆地 高山冰雪融水
(4)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黄河附近,灌溉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