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7 15: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同步练习)
1.下列界线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
A.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1月0 ℃等温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2-5题。
2.关于图中阴影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它西起祁连山,东到太行山,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C.该区域地跨的主要省区有晋、陕、宁、甘
D.该区域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川
3.有关①、②两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①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
C.②山脉与我国0 ℃等温线大致吻合
D.②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4.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乱砍乱伐
C.黄土本身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 ②修梯田、修挡土坝 ③退耕还林、还草 ④合理放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是其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航运条件良好
B.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
D.“黄梅戏”是该地特有的戏曲形式
7.下列关于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提供治理环境的资金
B.缓坡地建梯田,沟谷打坝淤地
C.植树种草,建设林草护坡带
D.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8.下列文化活动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的是(  )
A.黄梅戏 B.信天游 C.赛龙舟 D.京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下图为长征路线简要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长征路线从瑞金至延安吴起镇( )
A.经过秦岭和淮河 B.主要位于季风区
C.经过自然环境最湿热地区 D.依次经过第二、三级阶梯
10.红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该地所在地形区( )
A.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B.地形崎岖,森林茂密
C.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1.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2.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下图是河流作用形成的两种景观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左图中地貌景观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土质疏松 B.植被稀少 C.气候全年多雨 D.地势起伏大
14.形成右图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下游水流速度较快 B.河流携带泥沙在此沉积
C.河流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沙尘暴携带大量沙尘在此沉降
15.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本来“彼此间的距离很近”,却“往往要绕道远行”,原因是
A.千山万水阻隔 B.地表千沟万壑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河湖星罗棋布
16.读黄土高原图,回答问题。
(1)黄土高原的最西端为________,最东边为_________。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以及各种人为因素。
(3)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_______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的______、_______、______,陕西的______,以及内蒙古的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B 7.A
8.B
9.B 10.D
11.A
12.D
13.C 14.B
15.B
16. 乌鞘岭 太行山脉 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煤矿 大同 阳泉 平朔 神府 东胜(或准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