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绝密★启用前
准考证号
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仿真模拟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务,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
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统治者
A·对分封制进行了局部调整
B.力图稳固王权
C.实现了对东方的直接控制
D.权力斗争激烈
2.表1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表1
时间
户数
人口数
东汉
157年
10677960
56486856
魏
263年
663423
4432881
蜀
263年
280000
1466423
940000
7672881
吴
280年
523000
2300000
西晋
280年
2400000
16160000
A.少数民族的入侵
B.户籍制度的调整
C.中央集权的消长
D.人口的大量流动
3.南宋绍兴初年,小麦一时成为紧销食品,麦一斛至万二千钱。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
次下诏劝民种麦,出现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B.战乱导致粮食短缺
C.南方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D.小麦利润高于水稻
4.清朝前中期,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
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的
范围内。这表明清朝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历史试卷第1页(共7页)
C.国家主权意识强烈
D.国家疆域得到了法理确认
5.我国传统封建伦常最重视孝行:"人之行莫大于孝"。但晚明时竟有儿孙焚祖坟,焚祖尸,
“鬻其地,利其藏中之物”,而人们对此竟“视为故然“未有以为不义而众诛之者”。据此可
知晚明时期
A.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B.传统家庭结构发生裂变
C.心学盛行的必然性
D.经济发展导致道德沦丧
6.《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
做出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
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材料中所涉及的战争
A.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7.表2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与外资的投资种类差异(%)据表可得出推论:
近代中国
表2
1894年
1914年
1920年
外资
民资
外资
民资
外资
民资
工业资本
25.30
2.28
55.32
11.64
55.65
14.84
商业资本
43.44
74.89
36.82
67.30
36.40
58.87
金融业资本
31.26
22.83
7.86
21.06
7.95
26.29
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民主革命胜利有赖于革命阶级联合
C.轻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D.政局变动制约民族资本的发展空间
8.《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明确规定“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以
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据此可知这一
时期
A.革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强化
B.共产党人积极探索民主政权建设
C.中共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D.具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初步确立
9.“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建设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图1可反映出这一时
期
其他4%
机械制递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32%
37%
16%
中部地区
25%
电力
17%
东部地区6%
图1156项工程分布情况
A.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不同步
B.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C.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工业建设考虑综合平衡
历史试卷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