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六年级下册《坚固的健康三角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六年级下册《坚固的健康三角形》(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5-17 16:0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坚固的健康三角形》
一、教材分析
健康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是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坚固的健康三角形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对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年龄都在12岁左右,喜欢体育课,对于健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十分缺乏,他们仅仅能够知道一些表面性的知识,多数是从生活中加以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大家合作学习,加强探究,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
坚固的健康三角形 生活方式与健康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健康的基本要素。 技能目标:
通过对知识的了解,能够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提高大家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
五、重难点
重点: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
难点:怎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等,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对学生有分歧的问题,引导大家讨论,把课堂给学生。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探究。
七、媒体选择:
选用多媒体投影设备,用ppt演示。
八、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九章《健康知识》,我们先观看一段视频。
教师提问:通过观看影片,大家对于生活中的健康知识了解了哪些? 请学生积极回答。
2、通过大家的回答,对健康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下面我们就学习健康三角形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让我们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
3、了解了教学目标,同学们带着问题开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4、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你对健康是否有了深刻认识?
健康三方面
强健的体格--------------身体健康
乐观的心态--------------心理健康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衰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好的状态。
影响健康的因素:还有遗传、膳食习惯、生活方式等。
那么你知道健康三角形的构成吗?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
5、案例分析:
(1)案例一:张鸣怎么啦?小组内分析一下,帮帮欢欢。健康如此重要,要维持身体健康并不容易,有了身体健康是否就是健康? 引入心理健康 (2)案例二:通过这个例子,徐蕾的心理有什么问题吗?大家帮她诊断一下。 心理健康是指你的心理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并适应环境。 心理健康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家庭、社会、事业都有密切联系。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列为评价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表现为:喜怒哀乐 那么,喜怒哀乐是不是可以随便表达?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扮演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当然,我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我们的一切活动也与社会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融入社会。 (3)案例三: 同学们,孙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家帮帮他。
你在学习和生活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去适应社会。
6、通过三个案例分析,我们知道了健康三角形三个方面的意义。 所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共同筑成坚固的健康三角形
7、小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十条,与健康三角形的对应练习。
8、健康如此重要,是不是有了健康三角形,身体就安然无恙呐?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做了一个基本估算,60%取决于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讨论一下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息规律 ——保障身心健康 延年益寿
饮食合理 ——预防病从口入
适量运动—— 促进体质增强
戒烟限酒 ——利人利己
心理平衡 ——良好的心境是健康的支柱
9、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大家探讨一下怎样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
10、课堂小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坚固的健康三角形,突出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了合理地调控你的情绪的必要性;一个人生活于社会,要有社会适应能力;同样,生命在于运动,离开了运动身体也就失去了健康,所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十分重要。 九.教学反思:怎样把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是本课的重点。首先,健康课不能像语文数学这样讲解,只有通过活动实践、学生讨论,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我想学生会懂一些,但有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时候偏离较远,学生感觉不到,使这部分知识显得很空洞,就要想办法把这些理论知识通俗化,使之接近生活。其次,《健康》课可以作为活动课来上,通过学生讨论,举例,ppt演示的形式进行,向学生传授生活中健康习惯行为方面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健康的全面认知。本课我从几个方面着手教学: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我采用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归纳完善,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健康》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健康》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形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健康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健康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生命与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通过3个小故事,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以上是我在《健康》课的教学中,经过实践的几点看法和做法。当然,要真正上好该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要真正做好学生健康的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更多关注学生健康的人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