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专题1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课时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专题1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课时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7-29 20:46:29

文档简介


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解析】 C项16O的核电荷数为8,其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 C
2.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把
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面的微粒可以归为此类的是(  )
【解析】 所给三种微粒分别是Na+、K+和Ca2+,三者为金属阳离子。A、B、C、D分别是Ne、S2-、Mg2+和F-,故C项正确。
【答案】 C
3.按C、N、O、F的顺序,元素的性质表现为递增的是(  )
A.原子半径 B.非金属性
C.化合价 D.单质还原性
【解析】 C、N、O、F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
【答案】 B
4.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第(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10个,则对此电子层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必为K层 B.必为L层
C.必为M层 D.可为任意层
【解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而K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当n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而第(n-1)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应为L层;当n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10个,则证明(n-1)层不是K层,而是L层,则n层为M层。
【答案】 C
5.甲、乙两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都是其他层电子总数的2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甲与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甲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是偶数
D.甲与乙都是金属单质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可能为。
【答案】 C
6.某化合物XY2中的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
【解析】 Y-中的核外电子数比核电荷数多1。
【答案】 D
7.(2013·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4SiO4
B.原子半径大小:Na>S>O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还原性强弱:F->Cl->I-
【解析】 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F>Cl>I,则还原性:I->Cl->F-。
【答案】 D
8.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非金属元素A、B、C,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AO4>H2BO4>H3C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非金属性:A>B>C
B.单质B能置换A-、C3-生成A、C单质
C.原子半径:AD.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A>B>C
【解析】 由题意知,非金属性A>B>C,原子序数A>B>C,故A、C、D正确。B不能把A-置换出来,B不正确。
【答案】 B
9.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 ②高氯酸是比硫酸酸性更强的酸 ③S2-比Cl-易被氧化 ④HCl比H2S稳定
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与浓硫酸能反应。可说明氯比硫非金属性强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解析】 能说明非金属性Cl、S强弱的依据有:①HClO4酸性比H2SO4强,②HCl比H2S稳定;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
【答案】 B
10.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XO4
B.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XO4
C.X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
D.X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
【解析】 由最高价含氧酸相对分子质量为98知X为S或P,又因为氢化物化学式不是H2X,故X为P,则B、C、D错误。
【答案】 A
11.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L层有5个电子,该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R元素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非金属元素,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ROm,则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 对于1~18号元素,元素最高化合价的数值等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低价和最高价的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X为氮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NH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O3。R元素的化合价为+(2m-n),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m-n,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8-2m+nR。
【答案】 NH3 N2O5 HNO3 +(2m-n) 2m-n
H8-2m+nR
12.A元素原子M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B元素与A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
(1)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A的单质时,可以用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吸收尾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元素原子各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依次为2、8、7,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高氯酸。B元素原子各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依次为2、8、1,为钠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
【答案】 (1)  (2)HClO4
(3)Cl2+2NaOH===NaCl+NaClO+H2O
(4)2Na+2H2O===2Na++2OH-+H2↑
13.(2013·广东珠海高一检测)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核电荷数为13的原子:________。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________。
(3)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
(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________。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________。
(6)某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________。
(7)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Ar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________。
14.现有1~18号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T、X、Y、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的氢化物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T、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强。(填化学式)。
(4)T、X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T、X、Y、Z分别为S、C、N、Cl。
【答案】 (1)S C N Cl (2)CH4 NH3
(3)HClO4 (4)+6 +4

1.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ⅡA族
B.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Ⅷ族
C.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ⅡA族
D.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0族
【解析】 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为镁元素。
【答案】 C
2.(2013·浙江宁波高一质检)具有下列原子结构的元素一定属于ⅡA族元素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B.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一半
C.最外层有2个电子
D.M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之和的
【解析】 A项,元素可能为 ;B项,元素为 ;C项,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可能是He或过渡元素;D项,元素为 。
【答案】 D
3.(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3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解析】 A选项,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正确;B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减弱,故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错;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错,因为没有指明是最高价含氧酸;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正确。
【答案】 AD
4.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A、B同周期,其原子序数分别为M、N,甲乙为同一主族相邻元素,其原子序数分别为X、Y。则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关系式均正确的是(  )
A.N=M+10 Y=X+2
B.N=M+11 Y=X+4
C.N=M+25 Y=X+8
D.N=M+10 Y=X+18
【解析】 同一周期,根据是否存在副族元素,ⅡA族、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11、25。同一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8、18、32。
【答案】 C
5.(2013·襄阳高一检测)如图表示碱金属(Li、Na、K、Rb、Cs、Fr,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解析】 碱金属从Li→Fr:还原性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强,熔点降低,原子半径增大。
【答案】 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B.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26
C.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科学家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找到了优良的催化剂
【解析】 A项错,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项正确,如ⅦA族的F和Br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为26;C项错,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可能为金属元素,如Li;D项错,优良的催化剂应在过渡元素中寻找 。
【答案】 B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Rb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
C.Ca、Mg、Na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D.H4SiO4、H2CO3、H2SO4的酸性依次增强
【解析】 Na、Mg同周期,金属性Na>Mg,故单质还原性Na>Mg,C项不正确。
【答案】 C
8.(2013·宣城市期末调研)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含氧酸比Y的含氧酸酸性强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从NaX溶液中置换出X单质
【解析】 同主族,随电子层数的增多,非金属性减弱;含氧酸,没有说明最高价含氧酸,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的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
【答案】 C
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可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解析】 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根据题给数据,X、Y的化合价不同,但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故金属性X>Y,A错;根据Z、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O,Z是N,两者的单质不能直接生成NO2,B错;据此判断可知X是Mg,Y是Al;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C错;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D对。
【答案】 D
10.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能组成X2Y3型化合物,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n+11 B.n-5
C.n+3 D.n-6
【解析】 根据化学式X2Y3,可知X显正三价,Y显负二价。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能组成X2Y3型化合物的X元素是5B、13Al、7N,Y元素可能是8O和16S。
(1)当X是5B,Y是16S时,原子序数符合n和n+11
(2)当X是13Al,Y是8O时,原子序数符合n和n-5
(3)当X2Y3是B2O3和Al2S3时,原子序数符合n和n+3
(4)当X是7N,Y是8O时,原子序数符合n和n+1
【答案】 D
11.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___________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________纵行。
(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________、______周期。
【解析】 (1)该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8,根据原子组成符号的书写要求,该原子可表示为O。(2)周期表中的第8、9、10三个纵行合称一族为第Ⅷ族。(3)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ⅦA族,为第17个纵行。(4)位于第6周期ⅢB族的镧系元素和位于第7周期ⅢB族的锕系元素各有15种元素,它们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皆超过18种。
【答案】 (1)O (2)Ⅷ (3)17 (4)6 7
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示意图的一部分,根据A~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只有负化合价而无正化合价的是_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
(2)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呈两性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最稳定的是________。
【解析】 可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性进行判断。
【答案】 (1)Ne F F2 Na
(2)NaOH H2SO4 Al(OH)3
(3)CH4、NH3、PH3、HF、H2S HF
13.(2013·徐州高一检测)在1~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2)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3)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4)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它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7)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________。
【答案】 (1)H (2)Na (3)F (4)Na (5)Na2O (6)HClO4 Cl2O7 (7)SiH4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实验Ⅰ】 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 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________(填字母)。
【实验Ⅱ】 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题中提供的金属与水反应的信息可知,甲同学进行的是验证锂、钠、钾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由于钾的电子层数最多,它的金属性最强,反应最剧烈的应该是钾;要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通过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根据学过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可知:酸性强弱为HNO3>H2CO3>H4SiO4,所以A中盛放的是硝酸,B中发生的反应为硝酸与碳酸钙的反应,C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可溶性硅酸盐的反应。
【答案】 验证锂、钠、钾的活泼性逐渐增强(或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c
(1)HNO3 CaCO3 Na2SiO3(或K2SiO3)
(2)CO2+SiO+2H2O===H4SiO4↓+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