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7 14:0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基于各行业污染物协调减排及能源供应稳定的前提下,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此,某研究中心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下图为该模型中2021~2060年各代表年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度最大的行业是( )
A.钢铁 B.建材 C.电力 D.化工
2.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
A.调整产业结构 B.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C.减缓资源枯竭进度 D.化解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
A.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
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
4.我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烧草为灰,取灰肥田 B.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江苏省盱眙县大力推广“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养殖小龙虾,建立多个优良苗种繁育基地,开辟了一条绿色富民、振兴乡村的新路径。下图为“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龙虾以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生生物为食,可以减少饲料投入
B.小龙虾排出来的粪便可作为稻田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C.物质和能量在虾—稻共生系统内不断循环,不需要消耗资源
D.虾—稻共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收入
6.“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生态可持续发展 C.社会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下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 )
A.产业链条复杂 B.制备过程无污染 C.储存运输安全 D.终端应用零排放
8.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原因是“绿氢”( )
A.生产布局更加均衡 B.距离消费市场更近 C.生产成本更加低廉 D.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下图为某利用水循环原理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原理是将污水缓慢流过坡度为2%~8%的地面,利用土壤和草本植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完成下面小题。
9.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该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
A.生态处理,维护方便 B.占地较少,节省投资
C.绿化荒地,美化环境 D.全天候运行,效率高
10.该污水处理系统对地面坡度的要求在2%~8%之间,目的是( )
A.降低坡面流速,防止形成洪涝灾害 B.增加污水下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控制污水流速,提高污水净化效果 D.减轻地面侵蚀,有效降低土壤污染
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12.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 B.减弱土壤通气性
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 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
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工艺,使用该工艺生产的铁占世界铁产量的95%以上。2016年瑞典某大型铜铁企业开始研发试验“氢气炼铁”工艺,并于2021年采用该工艺成功试验生产出首批钢材。下图示意高炉炼铁与“氢气炼铁”工艺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的突出优势是( )
A.能源消耗少 B.生产成本低 C.生产效率高 D.环境效益好
14.采用“氢气炼铁”工艺的钢铁企业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清洁能源丰富 B.铁矿品位较高 C.生态环境良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稻谷是我国65%以上人口的主粮,也是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最高的粮食作物。其中双季稻的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明显高于单季稻,然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双改革”)的季节性撂荒现象,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优质耕地资源,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因“双改革”导致水稻总产量损失最大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黄淮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地区
16.为减少耕地撂荒现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着重( )
①减免农业税收②推广机械耕作
③调整农业结构④加快土地流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叶的生长分布、质量高低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茶叶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上其他一些茶叶出口国的崛起,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国际地位受到威胁。下图示意福建省茶叶产地分布图。
(1)简述该地茶树生长的不同季节易受到的气象灾害。
(2)分析福建茶叶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3)为增强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请你提出合理措施。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罕坝位于内蒙古离原的东南,地处内蒙古离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平均海拔1500m,历史上的赛罕坝是一处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后因掠夺性采伐、开垦和连年山火,到近代,赛罕坝地区变成沙漠,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经过50多年的不断治理,赛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林场现已开发为森林公园,吸引众多游人。
(1)随着赛罕坝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分析森林对当地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2)结合赛罕坝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案例,谈一谈你对人地关系的看法。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玉狮场是云南省一个古朴的村寨,位于苍翠的群山环抱之中,主要居民是普米族。即使今天,这个村寨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外来文明的干扰,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依然是弹羊头琴唱歌,村边清澈的小溪水捧起来就能喝,房子是木板房,甚至有些碗都是用木头挖出来的。村里有500多亩承包地,主要经济作物是土豆、玉米和芸豆,耕作不用化肥,他们把山上的松叶搜集起来铺在牲口圈里,给牲口当被褥,当松叶被踩踏沤烂,就被挑到地里给庄家当肥料。
有人在玉狮场的林区发现了矿脉,指责玉狮场人脑子不开化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也让一些村里人产生了动摇。村干部说,上面指示要搞“开发式扶贫”,发展是硬道理,以后必须“向大山要效益”。
一边是神圣的土地,一边是可以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树木和矿脉,玉狮场百姓心理很矛盾。村里人的坚持成为了被人嘲笑的迂腐,不知这种坚守还能持续多久。
(1)简述玉狮场经济的突出特点。
(2)推测玉狮场村民没有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开矿的主要原因。
(3)描述玉狮场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循环经济内容与过程。
(4)结合玉狮场的具体情况,为玉狮场村民提出“向大山要效益”的具体措施。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一带的采用压砂技术生产的硒砂瓜在不施肥、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西瓜个头普遍很大,汁水多,糖度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为当地农户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压砂是西北地区独创的旱作模式,是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15分公分厚的碎石砂砾以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农业生产技术。
材料二:2021年6月,宁夏中卫市政府举办了压砂地退耕生态修复的相关推进会,会上提出“坚决有序退出压砂地种植,依法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绿色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当地种植的近70万亩硒砂瓜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宁夏积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从压砂技术角度出发,分析在不施肥、不使用农药情况下,香山硒砂瓜品质优异的原因。
(2)简析宁夏大规模持续压砂种植西瓜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尝试为宁夏中卫硒砂瓜地转型提出合理建议。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1.读图可知,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最大,在2030年达到最大比例;之后比例大幅度下降,说明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度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碳达峰和碳中和主要涉及能源利用及排放,A错误;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发展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B正确;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代表资源使用的减少,C错误;能源紧张只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而且碳中和主要目的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D错误。故选B。
【点睛】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3.A 4.D
【解析】3.可持续发展是为了解决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提出的,核心内容是希望找到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方法,A对;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都是强调要牺牲环境来保障人类的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B、D错;人类只要存在,就必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只要将污染物的排放数量控制在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即可,C错。故选A。
4.烧草为灰、取灰肥田是用破坏植被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以人为本、人定胜天是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限制;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是用毁坏环境的方法获得猎物,这些都不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A、B、C错。封山育林,定期开禁既考虑了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又考虑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D对。故选D。
【点睛】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5.C 6.B
【解析】5.稻虾连作生态系统主要是在原本的稻田生态系统中人工添加小龙虾,但是原本的稻田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着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为添加其他物种进入到该生态系统中,且虾稻系统需要田间维持一定的持水量,水中需要一定的含氧量,这也是资源的消耗,C描述不正确;“虾—稻生态种养与繁育”模式,小龙虾以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生生物为食,可以减少饲料投入,A叙述正确;小龙虾排出来的粪便可作为稻田肥料,提高土壤肥力,B叙述正确;虾—稻共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收入,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6.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B正确;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ACD错误。故选B。
【点睛】从经济效益看,发展虾稻综合种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好模式。从生态效益看,发展虾稻综合种养是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好举措。从社会效益看,发展虾稻综合种养是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好途径。
7.B 8.C
【解析】7.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绿氢”利用的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提供电力,因此制备过程中无污染,故B正确;图中信息显示“绿氢”、“灰氢”和“蓝氢”程序复杂程度是一样的,储存方式也一样,故AC错误;图中显示“绿氢”、“灰氢”和“蓝氢”终端排放是一样的,都会有污染物的排出,故D错误。答案选择B。
8.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主要是“绿氢”利用的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有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等,因此绿氢的生产成本更加低廉,故C正确;“绿氢”的生产需要紧靠再生能源地,因此生产布局不均衡,故A错误;张家口地区的绿氢产业位于山间盆地,距离市场更远,故B错误;“绿氢”的生产主要是清洁,并不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故D错误。答案选择C。
【点睛】绿氢是通过使用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制造的氢气,例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生产绿氢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绿氢是氢能利用的理想形态,但受到目前技术及制造成本的限制,绿氢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
9.A 10.C
【解析】9.从图示信息看,该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污水在地面缓慢流动,通过植物拦截、水体下渗等方式,是水资源得以再生,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厂采用机械作用、药物消杀等等,该处理注重生态,也不需要更多维护,A正确;但这种方式占地广,处理水量少、速度慢、效率低,B、D错误;因为是污水处理区域,难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C错误。故选A。
10.该污水处理系统,水流速度太快,则处理效果不佳,水流速度太慢,处理水量太少,因此2%~8%之间的坡度能较好的满足处理效果和处理数量的要求,C正确;由于是人为控制的水量排放,不可能形成洪涝灾害;A错误;增加下渗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由于有草等植被,污水对地面的侵蚀有限,且坡度越小侵蚀越轻,D错误。故选C。
【点睛】该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水循环原理和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但处理效率和效果和规模有关,若大面积使用,将城市改造成生态城市,效果会更加明显。
11.A 12.C
【解析】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项目主要依靠养殖场废弃物以及农田秸秆等为原料,产出电力和肥料等,原料的运输成本更高,所以其布局应该靠近原料产地,A选项正确;交通、市场、劳动力对其布局影响较小,BCD选项错误,所以选A。
12.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是农田的优质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透气性,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所以选C。
【点睛】产业区位决策一般性的关键因素包括交通运输、劳动力、原材料、市场、产业用地、公用设施、政府的态度、税制结构、气候和社会团体。 此外,国际区位因素包括国家的政治局势、全球竞争和生存、政府监管和经济因素等。
13.D 14.A
【分析】1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的是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高炉炼铁使用的是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效益更好,D正确;没有减少能源消耗,A错误;生产升本没有降低,B错误;没有反映生产效率是否提高,C错误。所以选D。
1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所以清洁能源是限制与“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A正确;铁矿石品位、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都不是影响“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传统的高炉炼铁通过焦炭燃烧提供还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并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得到铁,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而氢能炼钢则利用氢气替代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其还原产物为水,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炼铁过程绿色无污染,是实现钢铁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的最佳方案之一。
15.C 16.D
【解析】15.双季稻改种单季稻损失最大的地区应是一年两熟且能够种植水稻的地区。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制,不存在双季稻的现象,A选项错误。黄淮地区位于华北,熟制为两年三熟制,也不存在双季稻的现象,B选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熟制为一年两到三熟,且水资源较为充足,是我国双季稻的主产区,是双季稻改种单季稻损失最大的地区,C选项正确。华南地区熟制为一年三熟制,也是我国双季稻的主要种植地区,但其种植面积与产量没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并不是损失最大的地区,D选项错误。故选C。
16.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大量的土地无法种植双季而出现的(种植单季只是为了满足饮食需要)。农业相对产值较低,大量农村劳动力去往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使得农村土地出现无人耕种的现象。减免农业税收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双改单的发生,①错误。由于缺失劳动力,可广泛采用机械化工作,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②正确。双改单并不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且水稻是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的作物保障,调整农业结构也无法改变双改单撂荒现象,③错误。加快土地流转使得能够耕作土地的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使用权,以减少季节性撂荒现象的发生,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土地流转的原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增加,有更多的耕地可以流转;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跳出以往发展的固定思路,发展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这就要求集约土地发展生产,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推进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17.(1)冬(或“春”)季寒潮(或“低温冻害”);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雨”,“山洪”);受季风气候影响易发生旱灾。
(2)纬度较低,东临海洋,水热条件优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壤呈酸性,适合茶树生长;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大。
(3)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提高质量;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强宣传,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发挥该地茶叶业产品多样的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优势,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茶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
【分析】本题以福建茶叶发展为背景,考查对茶叶的区位条件、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和对地理事物的阐释能力。
(1)
冬春季节易受寒潮带来的低温冻害影响;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多台风,茶树容易被吹倒;季风气候不稳定带来的旱涝灾害。
(2)
主要从地形、海陆位置、土壤三方面分析。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明显,水热条件好;位于东南丘陵,土壤呈酸性,利于茶树生长;地处丘陵地带,垂直差异大,自然环境差异大,品种丰富。
(3)
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品种,提高茶叶质量,增强竞争力;对茶叶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多元化;加强宣传和品牌的创立,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发挥该地茶叶业产品多样的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将茶文化向世界推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吸引外国客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
【点睛】
18.(1)森林利于有机质积累,促进当地土壤形成发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水作用,能提高当地土壤水分(保水);森林能利于土壤腐殖质的积累,提高当地土壤肥力(保肥);森林有保土作用,利于增加当地土壤厚度(保土)。
(2)能正确提取信息分析材料(兴-衰-兴);确立观点,理由充分(人地协调观)
【分析】本题以塞罕坝地区环境变迁的材料设置问题,涉及森林对土壤形成发育的作用及人地关系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土壤的形成过程分析,植被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森林能减轻土壤侵蚀,促进沉积,有利于增加土壤的厚度;森林能促进腐殖质的形成,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2)塞罕坝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点睛】
19.(1)以农业为主;农业主要有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经济作物品种较多,无污染等。
(2)玉狮场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降水较丰富;如果大面积砍伐树木或开矿,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等。
(3)村民将山上森林中(林业)的松叶搜集起来铺在牲口圈里(畜牧业),给牲口当被褥,当松叶被踩踏沤烂,就被挑到地里给庄稼当肥料(种植业),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等。
(4)依托政策,宣传并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基于村中的传统文化和森林资源等,发展特色旅游活动等,增加经济收入。
【分析】本题立足乡村振新大背景,以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玉狮场村为区域载体,考查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的考查。
(1)
描述特征类问题需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归纳,结合材料可知,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涉及到以土豆、玉米和芸豆为主的种植业、林业以及畜牧业。从发展特征来看,经济作物品种多,且无污染。
(2)
结合材料,村寨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地势起伏大,且处于我国云南省,降水较丰富,大面积砍伐森林或挖矿,以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等环境问题。
(3)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材料中,村民将山上森林中(林业)的松叶搜集起来铺在牲口圈里(畜牧业),给牲口当被褥,当松叶被踩踏沤烂,就被挑到地里给庄稼当肥料(种植业),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等,体现了对松叶的循环利用的过程。
(4)
本题实际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本题而言,可从产业的转型升级角度分析。一方面依托现有政策,宣传并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另一方面可基于村中的传统文化和森林资源等,发展特色旅游活动等,增加经济收入。
【点睛】
20.(1)砂石覆盖,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砂石风化,为土壤提供丰富的矿物养分;砂石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地表水下渗;砂石覆盖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积累
(2)长期大规模压砂种植,导致矿物养分来源减少,土壤肥力进一步下降;西瓜种植需水量大,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当地水资源紧张;过渡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大规模采挖压砂的砂石,破坏地表植被,土地沙化加剧。
(3)休耕,恢复当地原生植被,修复生态环境;退耕还草,发展畜牧业;种植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改变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能力。
(1)
本题考查压砂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宁夏中卫香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较贫瘠,风力大,压砂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减少了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增加土壤水分,增大了昼夜温差,有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石风化提供丰富的矿物养分,从而在不施肥和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提高了西瓜的品质。
(2)
本题考查压砂种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大规模压砂种植,需要大量的砂石,很多农民大肆垦殖、采挖砂石,破坏了山区地貌和地表植被;长期使用砂地,老砂地矿物养分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很多农民都倾向于在新砂地上投放更多的瓜苗,进一步加剧了新砂地的土壤老化进程;西瓜种植需要大量用水,导致当地水资源紧张,地下水位下降,过度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
(3)
本题考查宁夏中卫硒砂瓜地的可持续发展措施。针对土地退化严重地区,应采用休耕的方式,恢复当地的原生植被,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对一些土地情况较好的地区,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如退耕还草,发展畜牧业,如种植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也能获得经济效益,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