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7 15: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
课外阅读训练题
(一)赶花的人
初夏季节,我因公到了陵山。这儿槐花盛开,香气醉人。我踏着崎岖的山路,进入了宁静的槐树林。
没走多远,我眼前竟出现了一个繁忙的世界。只见成群的蜜蜂在树旁、花间飞来飞去。我停下脚步不敢上前。忽然听到有人招呼:“同志,有事啊?别怕,它们正忙着呢,顾不上蜇人。”
原来,说话的是一位养蜂人,他告诉我:“这生灵很有觉悟,一到花期就拼命干,一只工蜂在采花期顶多活五十来天,连喘口气都舍不得,哪有工夫蜇人。”
在一排排蜂箱的不远处,我看到了养蜂人的“家”。在低矮的窝棚里,堆放着一卷简单的行李,摆着几件工具和炊具,仅此而已。他们就是这样风餐露宿地在为人们酿造着纯洁、芳香的蜜啊!
我禁不住问:“等槐花谢了,你们就该回家了吧?”
“不,我们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哪儿开花就往哪儿赶,一茬接一茬……”
“那几时才歇呢?”
“秋凉。可蜂歇人不歇,得再做出门的准备。腊月一到,就得往南方走……就这么马不停蹄,走南闯北。”
养蜂人的话像一股清泉,渗透了我的心田……我猛地想起了自己的工作,便匆匆地告别了养蜂人,又继续赶路了。
( )我和那位像蜜蜂似的养蜂人只是短短地交谈了几句,( )他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1.根据提供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2)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用“ ”画出描写养蜂人的“家”的句子。
4.“养蜂人的话像一股清泉,渗透了我的心田……”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的话比作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
5.养蜂人为什么使“我”终生难忘?( )
A.养蜂人认真工作,坚守岗位的态度使“我”终生难忘。
B.养蜂人的生活太艰苦了,长年风餐露宿,使“我”终生难忘。
C.养蜂人像蜜蜂一样给人们酿出了纯洁、芳香的蜂蜜,使“我”终生难忘。
D.“我”从养蜂人身上看到了他们为人们日夜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我”终生难忘。
(二)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秋风送爽,我和妈妈游览了紫竹院公园。
顺着小路,跨过莲桥,我们走进了郁郁苍苍的竹林。只见竹子有粗有细,有高有矮,因为是秋季,大部分叶子变成墨绿色,和那特有的暗紫色竹杆相映衬,显得更加协调。
②绕过几个弯,过了“八宜轩”,波光粼粼的湖水伴我们走过水榭后,我们又钻进了一片竹林。走着走着,忽然眼前展现出竹林深处的美景——“醉竹坡”。古亭、长廊映着小片翠绿的竹叶,一个古装的女子的雕像出现在眼前,她手握竹笛坐在林中。秋风阵阵拂着竹枝竹叶,我仿佛听到了丝竹弦歌的声响。“醉竹坡”,这绿竹、这笛声,真是令人陶醉。
③离开醉竹坡,我们来到园中园-筠石苑。筠石苑是个宽敞优美的地方。园中怪石错落,山上山下满眼苍松翠竹。我们小心翼翼地踏着溪水中排列曲折、形状各异的石块,感到无比的新奇、惊险和快乐。听妈妈说,这里叫“松竹涧”。我抬头望去,一座别致的竹亭出现在眼前。走近一看,竹顶、竹柱、竹栏,整个亭子都是用竹子做的,立在亭中,使人感到一丝清凉,也增添了几分情趣。
④走出筠石苑,我们便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小小园-江南竹韵。顾名思义,这小小园中的景色当然与北方竹景迥然不同,定是一派江南风光。走进竹门,右边是一片江南的竹林,上面还挂着标牌。上前一看,原来是“早园竹”。这竹比北方竹子宽大,茶绿色的竹叶跟奇特的竹杆相辉映,更增加了几分奇异的感觉。
⑤游玩结束了,秋风轻拂着紫竹院里的花草树木,伴我们踏上竹间的小路慢慢走向归途……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仿照“小心翼翼”写两个ABCC结构的词语:
3.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去掉吗?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自己的游览顺序介绍了紫竹院的美景,他的游览路线是:走进竹林→( )→( )→( )→( )→走向归途。
5.你最喜欢的是紫竹院中哪个景点?请在文中把描写这个景点的句子画出来,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儿子的创意
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 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很勇敢。可有些事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扬了扬手中的杂志,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关于宗教,关于建筑,你懂多少 金牌历来都只有一块。”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的宗教气氛。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売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
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博物馆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建筑材料砌成外墙,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
“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泉水涌出来。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 还有你设计的飞梯,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 那就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啊。”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
他淡淡地说:“银牌啊 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台回来玩啊。”
1.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写出其中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 请分列出两点,并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们家的男子汉(节选)
王安忆
他爱妈妈,也崇拜爸爸
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和父亲在一起,就更少了。假如爸爸妈妈拌嘴,有时是玩笑的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阵线十分鲜明;并且会帮助妈妈向外婆求援。有一次因为他叙述的情况不属实,酿成了一桩冤案,父子二人一起站在外婆面前对证,才算了结了此案。然而,假如家里有什么电器或别的设施坏了,他便说:“等我爸爸回来修。”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的。”在他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
他的眼泪
“他哭起来眼泪很多。”这是一个医生对他的评语。每当眼泪涌上来的时候,他总是一忍再忍,把那泪珠儿拦在眼眶里打转。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尤其不为挨打哭。挨打就够屈辱了,何况为挨打哭。因此,打他时,他总是说:“不痛, 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地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后来,他终于去了安徽和他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了。有一次,我给他写信,信上说: “你真臭啊!”这是他在上海时,我时常说他的一句话。因为他很能出汗,无论冬夏,身上总有一股酸酸的汗味儿。据姐夫来信说,他看到这句话时,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他用拼音字母回了我一封信,信上写:“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这也是他在上海时,时常说我的一句话。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无聊——( ) 攻击——( ) 光滑——( )
2.“他爱妈妈”体现在____________;“ 崇拜爸爸” 体现在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说一说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转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男子汉”还是一个孩子,你觉得成为一个“男子汉”需要哪些品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风餐露宿 崎岖
2.虽然;但是
3.在低矮的窝棚里,堆放着一卷简单的行李,摆着几件工具和炊具,仅此而已。
4.比喻 养蜂人 清泉 养蜂人的话使“我”受到启发
5.D
(二)1.《游紫竹院公园》。
2.例如:金光闪闪、千里迢迢
3.不能去掉。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删除后段落衔接不紧凑。
4.走进竹林→(八宜轩)→(醉竹坡)→(筠石苑)→(江南竹韵)→走向归途。
5.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1.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2.(1)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比赛。
(2)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
(3)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3.(1)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
(2)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
(3)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
(4)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酒,看问题与众不同。
4.提示:没有统一答案
(1)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2)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
(四)、1.有趣 防御 粗糙2.当爸爸妈妈拌嘴时,也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 觉得爸爸什么都会,无所不能3.他看见这句活先是被逗笑了,然后想到远方的亲人对自己的惦念,所以流下了思念的眼泪。
4.示例:我觉得成为一个“男子汉”需要坚强、勇敢、独立、有爱心等品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