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出卷人:刘金平 审卷人:赵洁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______ 为中心。( )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3、“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______ 的领导。(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5、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
A、三藏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6.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
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7.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
8、“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9、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10、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1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A.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C.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12、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杜
13.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4、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哪个民族( )
A.吐蕃 B.回鹘 C.突厥 D.南诏
15.“澶渊之盟”的后果是( )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宋辽之间仍处于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状态 ③宋辽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17.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 )
A. 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18.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
A.市 B.坊 C.瓦子 D.勾栏
19.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20.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1.书法作品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它的作者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王献之
22.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
A.铁木真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阿保机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 B.唐 C.元 D.隋
24.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 “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吴道子、李白 B.吴道子、杜甫
C.阎立本、李白 D.阎立本、杜甫
25.下列地区从元朝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 )
A、新疆 B、福建 C、云南 D、西藏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连线搭配:下列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是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请将相关的人物和作品用线连起来.(每线1分,共5分)
李白 剑器舞
杜甫 《秦王破阵舞》
唐太宗 “ 三吏”“三别”
唐玄宗 《望庐山瀑布
公孙大娘 《霓裳羽衣舞》
27、古诗中的历史节日连线,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每线1分,共5分)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 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元旦节(后来叫春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腊八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中秋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清明节
28.下面是小刚同学撰写的课本剧《大唐帝国·唐玄宗》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唐玄宗统治时前期,有位天竺人在参观完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后,来到唐都开封,发现城市气势恢宏、街道整齐,异常繁华。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让人流连忘返。离开商店,他又前往寺庙拜读了玄奘所著的《西游记》。他由衷地感慨:大唐果然是繁荣富庶的帝国啊!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共10分)
(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2分)
(2)写出(1) (2) (3) (4)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4分)
(3)上图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大运河?(1分)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
(4) 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2分)
30. 阅读材料(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 “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四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以上四则材料都与唐太宗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说这位君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2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着怎样的品质?(2分)
(3)材料三涉及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4)材料四体现了他的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试举一例说明。(2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5分)
材料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腰。惜秦皇汉武,略 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一选自毛 泽东《沁园春 雪》
材料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一南宋.陆游《示儿》
(1)《沁园春 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2分)
(2) 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回答:
(1)“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2分)
(2)“两宋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1分)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答案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下列作品均是隋唐时期文学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代表作品。请将相关的人物和作品 用线连起来.(每线1分,共5分)
李白 剑器舞
杜甫 《秦王破阵舞》
唐太宗 “ 三吏”“三别”
唐玄宗 《望庐山瀑布
公孙大娘 《霓裳羽衣舞》
27。古诗中的历史节日连线,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每线1分,共5分)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 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元旦节(后来叫春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腊八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中秋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清明节
28.下面是小刚同学撰写的课本剧《大唐帝国·唐玄宗》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唐玄宗统治时前期,有位天竺人在参观完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后,来到唐都开封,发现城市气势恢宏、街道整齐,异常繁华。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让人流连忘返。离开商店,他又前往寺庙拜读了玄奘所著的《西游记》。他由衷地感慨:大唐果然是繁荣富庶的帝国啊!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共10分)
1、 (2分)
2、(1) (2) (3) (4) (4分)
3、 (2分)
4、 (2分)
阅读材料(10分)
、 (2分)
(2)、 (2分)
(3)、
(4分)
(4)、 (2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5分)
(1)、 (2分)
(2)、 (3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1)、 (4分)
(2)、
(4分)
(3)、 (1分)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2-1第1页(共4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2-1第1页(共4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2-1第2页(共4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2-1第2页(共4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2-1第3页(共4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2-1第3页(共4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2-1第4页(共4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答案卷*2-1第1页(共2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答案卷*2-1第1页(共2页)
七年级期中历史答案卷*2-1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