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复习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复习课件(2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7 14: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乡村与城镇
第二单元
复习课件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01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02
城镇化
03
知识图谱
学习目标
1.从不同角度解释城镇和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
2.判断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分析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3.在掌握地域文化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的影响。
4.了解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差异,分析形成空间差异的原因。
5.多角度分析城镇化的利弊,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复习课件
Part.01
01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乡村是以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聚落。按照土地利用类型,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
01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各类活动之间发生竞争
同类活动的空间集聚
土地利用的专业化
不同的功能区
①距市中心远近 ②交通通达度
01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01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01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合理规划意义:
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本依据
优化内部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文化传承与保护
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
合理规划措施: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工业区布局
保留一定规模绿地,合理安排基础设施,保障居民人居环境。
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保护传统特色。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
发展卫星城,缓解中心城区压力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复习课件
Part.02
0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村寨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0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不同的自然背景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
0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城镇化
复习课件
Part.03
03
城镇化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
城镇地区
农业活动
非农业活动
主要标志
(产业结构转变)
(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是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城镇化内涵
03
城镇化
乡村推力: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经济收入低、基础设施落后等。
城镇拉力: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基础设施完善等。
动力
城镇化动力
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示意
03
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
阶段 特点
初期 ①城市化水平低;②发展速度慢
中期 ①城市化速度快;②出现郊区城市化
现象;③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后期 ①城市化水平比较高;②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③出现逆城市化
现象
03
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图示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区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动机 “推拉理论”
03
城镇化
城镇化空间差异
国家 特点
发展中国家 ①起步 ;②城市化水平 ;③城市化速度 ;④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发达 国家 ①起步 ;②城市化水平 ;③城市化速度 ;④出现
现象

较低


逆城市化
较快
放慢
03
城镇化
城镇化影响
城镇化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城镇化还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分散城市功能,减轻大城市压力;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缓解城市中心压力;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处理好功能分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