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8 16: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
A.1927 年 B.1928 年 C.1931 年 D.1937 年
2.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为“灭亡满蒙”,日本(  )
A.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制造九一八事变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制造卢沟桥事变
3.日本挑起局部侵华战争是通过发动(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4.华清池之所以名扬天下,不仅因为它曾经适杨玉环的浴池,更因为这里曾经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
B.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
C.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
D.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5.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D.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
6. 曾在1937年任宛平县县长的王冷斋回忆:“我接到电话后,就通知城内我军营长金振中切实查询各守兵,经查明我军并无开枪之事,而且每人所带子弹并不短少一枚,更可证明。另一方面,我又令警察在各处搜索,也未发现所谓失踪日兵的踪迹。”此材料可作为研究卢沟桥事变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
A.回忆者经历的真实性
B.回忆细节的生动性
C.回忆者心思的缜密性
D.回忆内容的丰富性
7. 下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所占比例的情况,这一变化说明了 (  )
   
A.建立新型民主政权的尝试
B.中国革命性质的重大改变
C.中共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8.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系列举措目的是 (  )
A.为了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B.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彻底消除国共之间矛盾
D.为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9. 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  )
A.是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积极抗战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体现了国共精诚团结、合作抗日的精神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0. 日本的教科书中写道:“我们在南京执行任务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阻拦,我们出于防卫,杀了很多中国人。”该言论 (  )
A.剖析了南京大屠杀的起因
B.说明国民政府腐败无能
C.分析了南京沦陷的原因
D.说明日本试图掩盖侵华罪行
11.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拼死抵抗,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指挥该战役的广西籍将领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张自忠 D.赵登禹
12.“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入山西后,依据险要地形隐蔽设伏,主动出击,全线开火,取得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3.观察图。下列关于百团大战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彭德怀指挥下 B.发生在东北广阔的地域
C.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 D.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4.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华北组织了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了大量交通线。这次战役( )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15.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
A.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 B.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借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16.台儿庄战役后,法国各地媒体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中国的抗战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广泛传播台儿庄战役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是(  )
A.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C.抗战以来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抗战中的最后一战
17.下表是1940年在敌后抗日战场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的战绩。据表判断,这次战役是(  )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A.卢沟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8.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遵义会议
19.2016年是抗战胜利71周年纪念,对抗战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国民政府的抗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美国投掷原子弹
D.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20.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
A.甲午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回答问题。
( 1 )看到图一你会想起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哪一事件?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这一事件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 2 )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持什么态度?
( 3 )你知道图三中中国守军在这里作战的原因吗?
( 4 )这三幅图包含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 5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今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摘编自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1913—1919年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
(1)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新生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因素。
2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钟老师围绕“党的光辉历程”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观图片——揭示崭新面貌】
任务二【赏歌曲——体会长征精神】
工农踊跃当红军,万众欢呼毛主席。
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
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
——节选《遵又会议放光辉》歌词
雪皑屹,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莱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过雪山草地》歌词
任务三【研材料——解释历史现象】
淮南、鲁南各地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运输炮弹粮食的是民众。这些民众,完全是赤诚地表现他们的爱国热情。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称:“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台儿庄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
(1)根据任务一图片提供的信息,请写一段话简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要求:写的内容要包括时间、过程、影响)
(2)任务二中歌词“英明领袖来掌舵”指的是遵义会议的哪一项决议?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遵义会议的意义。从任务二的歌词中,你感悟到了哪些长征精神?(注意史论结合)
(3)写出台儿庄战役的总指挥。根据任务三,归纳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任务三,分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国际影响。
答案
1-5CBADD 6-10ADDAD 11-15BCBAA 16-20BDABD
21、(1)九一八事变。政策:不抵抗政策。后果:东北三省沦陷。
(2)张学良和杨虎城。主张和平解决。
(3)日本在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
(4)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出现的爱国举动。
(5)牢记历史:学习历史教科书;听革命老前辈讲革命故事;在抗日战争胜利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纪念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22、 (1)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新生: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特点: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同胞团结抗战;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明: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因素:民族危机加剧,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等。
23.(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后因被敌人发现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精神: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体现出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体现出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体现出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3)李宗仁民众的支持使国际社会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