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选修4(人教版)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时间:5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珠海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 ④田间焚烧秸秆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解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①错;田间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故④错;明显②③⑤正确,故答案选B。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正确;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故B错;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设为x)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1)x>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2)x答案:A
3.(2014·普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Zn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B.酸碱中和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解析:A、B、C都是放热反应,只有D属吸热反应,答案选D。
答案:D
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解析:当热化学方程式左右物质对调书写时,ΔH的数值不变,但符号与原来相反。
答案:B
5.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
N2(g)+H2 (g)===NH3(g) ΔH=-46.19 kJ·mol—1
H2(g)+Cl2(g)=HCl(g) ΔH=-92.36 kJ·mol—1
I2(g)+H2(g)===HI(g) ΔH=+25.96 kJ·mol—1
A.HI>HCl>NH3 B.HCl>NH3>HI
C.HCl>HI>NH3 D.NH3>HI>HCl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可知,要分解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气体,HCl吸收的热量最大、NH3吸收的热量次之,而HI放热,所以三者的稳定性顺序为:HCl>NH3>HI。故正确的答案为B。
答案:B
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O2(g) ΔH=+241.8 kJ/mol;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当1 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A.吸热88 kJ B.吸热2.44 kJ
C.放热44 kJ D.吸热44 kJ
解析:将第1个热化学方程式加第2个热化学方程式得:H2O(g)===H2O(l) ΔH=-44 kJ/mol,表示1 mol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44 kJ。
答案:B
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2)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3)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ΔH为( )
A.-488.3 kJ/mol B.-244.15 kJ/mol
C.+488.3 kJ/mol D.+244.15 kJ/mol
解析:2×(3)+2×(2)-(1)可得:
2C(s)+2H2(g)+O2(g)===CH3COOH(l)。
答案:A
8.(2014·株洲市二中高二期末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代表燃烧热的是( )
A.CH4(g)+O2(g)===2H2O(l)+CO(g) ΔH1
B.S(s)+O2(g)===SO3(s) ΔH2
C.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3
D.2CO(g)+O2(g)===2CO2(g) ΔH4
解析: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可见只有C正确。
答案:C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 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 kJ· mol-1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C.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 ,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D.在C中相同条件下,2 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
解析:A选项水应该为液态;B选项为可逆反应,0.5 mol N2和1.5 mol H2没有完全反应就放出19.3 kJ热量,所以ΔH应该小于-38.6 kJ·mol-1;C选项氟化氢由气态变为液态会放出热量,所以应大于270 kJ,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和C项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只有D选项正确。
答案:D
10.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CO(g)+O2(g)===CO2(g) ΔH=-282.9 kJ/mol。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1 D.2∶3
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标准燃烧热为571.6 kJ/mol÷2=285.8 kJ/mol,生成=0.2 mol H2O(l),参加反应的H2为0.2 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
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 kJ-57.16 kJ=56.58 kJ,
CO的标准燃烧热为282.9 kJ/mol,故n(CO)==0.2 mol。
故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 mol∶0.2 mol=1∶1。
答案:C
二、双选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CH3CH2OH(l)+6O2(g)===4CO2(g)+6H2O(l) ΔH=-1 367 kJ/mol,可见乙醇燃烧热ΔH=-1 367 kJ/mol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解析:根据燃烧热定义,A显然错;反映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根据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正确。答案为CD。
答案:CD
12.(2014·广东省潮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 +3H2O(g) ΔH=—1 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69.8 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
解析:根据燃烧热定义,水应该为液态,A显然错;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可以表示中和热,B正确;反应式S(s)+O2(g)===SO2(g) ΔH=—269.8 kJ/mol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C正确;在该反应式2NO2===O2+2NO ΔH=+116.2 kJ/mol中没有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因此不能表示热化学方程式,D不正确;答案选BC。
答案:BC
13.(2014·广东执信中学高二期中考)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甲烷的燃烧热为802 kJ/mol
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比生成H2O(l)放出的热量少
C.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D.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 s)===C(石墨, s) ΔH<0
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生成H2O(l),故A错;因为H2O(g)转化为H2O(l)放出的热量,故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比生成H2O(l)放出的热量少,B正确;ΔH只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故C错;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石墨能量较低;故C(金刚石, s)===C(石墨, s) ΔH<0,D正确。答案为BD。
答案:BD
14.(2013·上海卷,改编)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
A.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ΔH>0
解析:根据醋酸逐渐凝固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正确、C错误,B明显正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标出物质的状态,D错误。答案为AB。
答案:AB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
15.(14分)下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管中A端液面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解析:小试管内反应产生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压强增大,使右侧弯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答案:(1)2Al+6H+===2Al3++3H2↑ 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2)下降 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A端液面下降 放热
16.(5分)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2(g)+2O2(g)===2NO2(g) ΔH1=+67.7 kJ/mol;N2H4(g)+O2(g)===N2(g)+2H2O(g)
ΔH2=-534 kJ/mol。
试计算1 mol肼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写出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在反应物中消去O2可得到N2H4和NO2的反应,令②×2-①得2N2H4(g)-N2(g)===2N2(g)+4H2O(g)-2NO2(g),整理得2N2H4(g)+2NO2(g)===3N2(g)+4H2O(g),ΔH=2ΔH2-ΔH1=-534 kJ/mol×2-67.7 kJ/mol=-1135.7 kJ/mol。则1 mol N2H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35.7 kJ/2=567.85 kJ。
答案:567.85 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135.7 kJ/mol
17.(16分)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为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 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 mol,其分解率为_______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4________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1)由题图知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P(s)+Cl2(g)===PCl3(g) ΔH=-306 kJ/mol。
(2)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PCl3(g)+Cl2(g)===PCl5(g) ΔH=-93 kJ/mol,故反应PCl5(g)===PCl3(g)+Cl2(g) ΔH=+93 kJ/mol。分解率==×100%=25%。
(3)根据盖斯定律,P和Cl2分两步反应和一步反应生成PCl5的ΔH应该是相等的。
答案:(1)Cl2(g)+P(s)===PCl3(g)
ΔH=-306 kJ/mol
(2)PCl5(g)===PCl3(g)+Cl2(g)
ΔH=+93 kJ/mol 25%
(3)-399 kJ/mol 等于
18.(2014·广东执信中学高二期中考)(15分)常温常压下,断裂1 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C-F
427
C-Cl
330
C-I
218
H-H
436
S=S
255
H-S
339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 ===2H2S(g) ΔH= Q kJ·mol-1;则Q=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O2 (g) === O(g)+e- ΔH1= +1 175.7 kJ·mol-1
PtF6(g)+e-=== PtF(g) ΔH2= —771.1 kJ·mol-1
OPtF(s) === O(g)+PtF(g) ΔH3= +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________(g)=OPtF(s) ΔH=________kJ·mol-1。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得规律:卤族元素C—X键的键能由上到下依次减小,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218 kJ·mol-1<C—Br键能<330 kJ·mol-1;(2)根据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计算,注意各物质的结构和化学键的数目;ΔH=2×436 kJ·mol-1-255 kJ·mol-1-4×339 kJ·mol-1=-229 kJ·mol-1;(3)依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到,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O2(g)+PtF6(g)===OPtF(s)的ΔH=-77.6 kJ·mol-1。
答案:(1)218 kJ·mol-1 330 kJ·mol-1 (2)-229
(3)PtF6 -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