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09:2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6地球的形状
、选择题
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
A.伽利略 B.麦哲伦 C.哥伦布
认识地球的形状时,用正方体模拟的地球,投下的影子不可能是(  )的。
A.正方形 B.球形 C.长方形
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若小明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
A.球面 B.平面 C.两个面都可以的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可以推测地球是( )。
A.球体 B.三角形 C.四边形
以下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可行的方法是( )。
A.月食时地球投影是圆形
B.环球航行回到原点
C.宇宙飞船太空观察
制作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时,下列哪种方式不被认可(  )
A.要确定资料来源于正规的网络资源
B.如果有些资料的科学性无法判断,可以请老师帮助
C.可以通过扫描、翻拍、下载等随意选择资料
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地球的影子?( )
A.月食 B.日晷 C.月相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准确的是(  )。
A.正方体 B.球体 C.圆柱体
下列证据中,可以推翻地球“天圆地方”这一观点的是( )。
A.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 B.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
C.用望远镜观察海上归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看到船身
首次实现了绕地球一周,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填空题
“从远处行驶而来的船只,先看到帆顶,再慢慢看到完整的船只”。这种现象支持了地球是( )的观点。
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   。
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   的观点。
、判断题
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
如果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 ( )
在现代,卫星拍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形状。( )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方的。
、实验探究题
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简答题
说一说哪些现象,让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请写出一种可以推测地球是球体的现象。
、综合题
下面各图是在做什么实验,请把番号填在对应的地方。
实验名称 图片番号 实验名称 图片番号
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 ) 模拟制造环形山 ( )
研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 ) 研究运动的快慢 ( )
探究地球的形状 ( )
3.6地球的形状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 麦哲伦首次实现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B
【解析】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用光源照射正方体模拟的地球,有可能得到正方形的影子,也有可能得到长方形的影子,但是不会得到球形的影子。
故选:B。
B
A
A
C
【解析】搜集资料要到正规的的网站,要保证资料的正确性,不能随意选择资料的。
A
B
【解析】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B
【解析】麦哲伦航海三年回到起点,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填空题
球体
球体
【解析】地球的外观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
麦哲伦;球体
【解析】 在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判断题
×
【解析】古时人们认为地球是方的,天空是圆的。


×
【解析】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29%面积是陆地。陆地面积远远小于海洋面积,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
【解析】考查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两端略扁的球体,天圆地方只是人们的认识不足。
、实验探究题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过程:①用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板作为掩杆。②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③观察船进出港,有什么发现。现象: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结论:地球是球形。
、简答题

【解析】说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1.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站得高,才能看得; 3.远麦哲伦环球航行;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综合题
④ ② ① ⑤ ③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