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让“学生的生长”看得见
——以 《图形分类》教学为例
一、教材的知识体系
形
特征
面积计算
本课地位
一次分类
二次分类
三次分类
一次探索
二次探索
单元起始课,积累分类和探索的经验,蕴藏生长的契机。
二、基于前测的学情分析
分析:局限于一种分类标准,没有往下分。能借助符号记录。
二、基于前测的学情分析
分析:对图形特性有从物理角度的模糊感受,缺乏对本质属性的认识。
问题:埃及的金字塔上有三角形,伸缩门上有四边形, 你觉得它们为什么要做成不同的形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穷尽原则对已学图形进行分类,并有条理地记录分类结果。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2.数学思考:在说一说、分一分、做一做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概括、归纳的能力。
3.问题解决:获得分类、记录的一般方法,能借助操作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流程
问题一:这些图形你都认识吗?
问题二: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
观察这些分类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基于学情前测,学生对一次分类是可以轻松完成的,按一个标准分好的分类结果中蕴含着二次分类的生长点,也蕴含着学生思维提升的生长点。
⑧
引领问题:还能不能继续往下分?
提出要求:请你继续往下分,分到不能分为止。并想办法把你的分类过程和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交流对比分析,沟通小结。
交流对比分析,沟通小结。
分级记录
集合区分
记录方式不同
追问:都是按怎样的标准一级一级分类的?
【设计意图】逐层递进的分类深化了学生对图形类别特征的认识,观察对比不同的记录方式又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提升。学生在这一课中积累了穷尽原则的分类经验和用层级式记录分类过程的方法,既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也为后续三角形分类和四边形分类时,学生寻找更多分类方法和记录方法,埋下了生长的种子。
一究:用学具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拉一拉,感受三角形拉不动,四边形拉得动的物理属性。
引领问题:你觉得它们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形状?
猜测
操作
验证
小结:三角形拉不动,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能拉动,不稳定。
二究:用不同材料拼三角形和四边形,寻找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属性。
引领问题:为什么三角形和四边形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
提供材料学生操作探究。
材料:
四边形: 5、5、7、7 三角形:4、5、7
4、4、8、8 6、6、6
5、5、10、10 4、7、10
15、15、20、20 8、8、5
2号学习单
1.三条边确定,你能拼出( )种三角形。
2.四条边确定,你能拼出( )种四边形。
3.和小组伙伴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反馈对比:四条边确定,能拼出无数个四边形,三条边确定,只能拼出一个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三边确定,形状固定,所以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四边确定,形状不固定,所以具有不稳定性。
【设计意图】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是本课的重点,但引导学生从数学本质层面去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这一环节的难点,两次探究活动可以带领学生从物理属性走向对本质属性的探寻,从而突出两种图形不同的结构特征。
问题一: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用到三角形和四边形这种特性吗?
问题二:
【设计意图】数学从生活中来,终究要回到生活中去,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数学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五、课堂回眸
纵观本节课,我努力寻找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创设丰富的活动承载学生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有“发现”,有“提升”,让生长看得见!
感谢各位评委的倾听,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