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7-30 12:08:01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C2H6O CH3CH2OH C2H5OH 羟基 1.写出—OH和OH-的电子式。
【提示】  乙醇的性质 酒精 无 特殊香 液 互溶 小 小 淡蓝色 2.乙醇和水与Na反应的现象有什么区别?
【提示】 乙醇与Na反应现象是反应缓慢,Na在液面下反应且不熔化,而水与Na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剧烈,Na在液面上四处游动且熔化为液态小球。 金属钠与乙醇、水反应比较 【问题导思】 
①乙醇、水与Na反应是因为二者分子中均含有什么基团?
【提示】 二者均含有羟基(—OH)。
②乙醇与水分子中的—OH的活泼性谁强?
【提示】 水中的—OH活泼。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 【解析】 A项,依据碳原子结构分析可知,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在键线式中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18O。B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紫红色褪去。D项,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A【解析】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A正确;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B正确,C错误;乙醇完全燃烧时,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
【答案】 C3.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稀盐酸 ③H2O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 D4.(双选)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热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  )
A.HNO3 B.CO
C.C2H5OH D.H2SO4
【解析】 CO、C2H5OH与CuO反应生成Cu。
【答案】 BC【解析】 乙烯水化变成乙醇(B),乙醇催化氧化变成乙醛(C)。课时作业(十六)课件56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乙酸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C2H4O2 CH3COOH 羧基 —COOH 刺激性 易 醋酸 冰醋酸 弱 强 浓H2SO4和加热 催化剂 乙酸乙酯 不 醇 酸 酯 水 氢原子 羟基 1.官能团的定义是什么?乙醇、乙醛和乙酸的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简式如何写?
【提示】 反映一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酯的结构与性质 香 【提示】 乙醇。 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羟基氢原子
的活泼性强弱 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的实验问题 2.(2013·山东高考)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解析】 A项,根据莽草酸的分子结构及C、H、O原子的成键特点可知,其分子式为C7H10O5。B项,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C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D项,在水溶液中,羧基可电离出H+,但羟基不能发生电离。
【答案】 C4.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刚开始滴入NaOH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用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
A.乙酸 B.乙酸乙酯
C.苯 D.汽油
【解析】 加热能与NaOH才反应的是乙酸乙酯。
【答案】 B5.(2013·福州高一检测)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的产量通常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题中的已知可推出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而乙醛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乙酸,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课时作业(十七)课件56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油脂 高级脂肪酸 丙三醇 酯化 液 固 油脂 无 不 小 1.如何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已完全反应?
【提示】 若混合液中无油滴浮在液面或无分层现象说明反应完全。糖类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无 无 溶 溶 不溶 不溶 碳、氢、氧 Cn(H2O)m C12H22O11 银氨溶液 砖红色 2.写出以淀粉为原料酿酒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油脂与酯、矿物油的比较 【问题导思】 
①油脂是酯吗?如何形成的?
【提示】 油脂是酯,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②油能加成吗?能使溴水褪色吗?
【提示】 能 能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探究 1.地沟油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虽然地沟油中主要成分为油脂,但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所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关于油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 从油脂的定义、结构特点来分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A、C正确;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正确;有些油脂的结构中烃基是不饱和的,含有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例如油酸甘油酯可与Br2加成,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错。
【答案】 D2.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解析】 不分层,说明没有油脂剩余,证明油脂皂化完全。
【答案】 D3.(双选)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解析】 纤维素遇碘水不变蓝,油脂水解生成甘油不是乙醇。
【答案】 CD4.(2013·滨州高一检测)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并加热,使淀粉发生水解,为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所需的试剂是(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解析】 判断淀粉是否水解,即要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可以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但必须先用NaOH溶液把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和并使溶液呈碱性;判断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即要检验水解后的溶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存在,这可以用碘水来检验。
【答案】 D5.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
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A遇碘水变蓝。
③A、C、D均能发生水解反应,A、D的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B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B为葡萄糖。
A遇碘水变蓝,则A为淀粉,四种物质中蔗糖、淀粉、蛋白质均能水解,蔗糖、淀粉水解液能发生银镜反应,A为淀粉,则D为蔗糖,C是蛋白质。【答案】 (1)淀粉溶液 葡萄糖溶液 蛋白质溶液 蔗糖溶液课时作业(十八)课件4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蛋白质的存在、组成和性质 肌肉 毛皮 酶 血红蛋白 细菌 病毒 抗体 高分子化合物 碳 氢 氧 氮 有沉淀析出 沉淀又溶于水 有沉淀析出 沉淀不溶于水 有沉淀析出 沉淀不溶于水 有沉淀析出 沉淀不溶于水 有沉淀析出 沉淀不溶于水 氨基酸 (NH4)2SO4溶液 降低 热 强酸 重金属盐 福尔马林 化学组成 空间结构 1.(1)向豆浆、牛奶中加入浓食盐水发生什么现象?再加清水又有什么现象?
(2)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浸制标本、高温和紫外线杀菌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提示】 (1)变浑浊,加水后又变澄清。
(2)蛋白质的变性。氨基酸 羧基 氨基(—NH2) 2.—NH2与NH3的性质相似,写出H2N—CH2COOH分别与NaOH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H2N—CH2COOH+NaOH―→
H2N—CH2—COONa+H2O
HOOCCH2—NH2+HCl―→
HOOC—CH2—NH3Cl 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问题导思】 
75%的乙醇消毒,高温或紫外线杀菌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提示】 细菌或病毒为蛋白质,消毒杀菌的原理就是蛋白质变性。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类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糖类、蛋白质、水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解析】 糖类不一定都是高分子,油脂不是高分子。
【答案】 B2.(双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B.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C.酶只有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D.蛋白质盐析是可逆的物理过程,利用该性质可提纯和分离蛋白质
【解析】 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直径在胶粒直径范围内,不能透过半透膜。酶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在重金属盐、酸、碱等条件下会发生变性即失去生理活性。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过程,是可逆的,利用此性质可提纯、分离蛋白质。
【答案】 BD3.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急救方法不能用于解毒的措施的是(  )
A.立即喝大量的食盐水  
B.立即喝大量牛奶
C.立即喝大量的豆浆
D.立即喝大量蛋清
【解析】 急救的方法可用蛋白质,减少重金属对人体蛋白质的变性。
【答案】 A4.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饱和硫酸钠溶液 B.浓硫酸
C.甲醛溶液 D.蓝矾溶液
【解析】 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又不改变其性质的过程属于盐析。
【答案】 A5.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生命物质,是生命现象的体现者,是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巨大,如甲壳动物的白蓝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了6 000 000。蛋白质的结构也非常复杂,种类千变万化,不计其数。
(1)蛋白质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元素,常含有硫元素。
(2)蛋白质最终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写出常见的氨基酸(至少写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基酸分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蛋白质是一种有机物,有机物都含有C、H两种元素,而生命体中的有机物还含有氧元素。
【答案】 (1)C H O N课时作业(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