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32中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1-17课 适用班级:高一学年 )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1.在一些较为古老的泥板中,1的60倍被写成一个比较大的“1”,但后来被简化成原来的大小,再将数字放在不同位置代表60的不同倍数,带有位值便利性的六十进位法于是诞生。从历史发明的角度看,此处与“古老泥板”有关的应是( )
A. 楔形文字——埃及人 B. 象形文字——印度人
C. 象形文字——希腊人 D.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2.“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 )
A. 城邦所有人 B. 成年男性公民
C.除外邦人之外的所有人 D.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
3.《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某文明古国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该文明古国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希腊 D. 古印度
4.希腊人在辩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们还从巴比伦、腓尼基、犹太等文明中汲取营养,最终成长为内涵丰富且成熟的文明,并对埃及文明施加影响,比如,希腊人教会了埃及人如何建造舰船等。到埃及文明后期,两个文明不再是父与子的关系,而是比肩的兄弟。据此可知( )
A. 文明之间有互鉴性 B. 埃及文化“希腊化”
C. 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D. 世界文化博采众长
5."两个人对面而立,其中一方愿意为人效劳,另一方则愿意或渴望接受他人的效劳;前者合掌于另一个人双手中——这便是服从的简单象征。"以上西欧封君与封臣的"臣服礼"反映了
A.封君与封臣是一种契约关系 B.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封君与封臣是一种平等关系 D.封臣对封君没有任何的独立性
6.12、13世纪西欧封建主开始大量向农民征收货币,取代部分或者全部劳役地租。有些地区的农民发动"公社运动",利用公社传统组织起来同封建主斗争,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农民负担数额的证书。这说明
A.欧洲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B.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C.欧洲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农民负担愈发沉重
7.美洲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传递政府命令和情报。由此看来印加帝国重视交通事业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各地文化交流 B.对外显示国家强大的国力
C.便利人们出行 D.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方便调动军队
8.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领一支包括四艘帆船和160名水手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去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次远航( )
A.到达了印度 B.向西横渡大西洋 C.发现好望角 D.完成了环球航行
9.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
A.麦哲伦 B.哥伦布 C.达·伽马 D.迪亚士
10.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融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
D.新航路开辟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
11.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香料、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美洲和亚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非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主导了当时世界经济贸易活动
12.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 )
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
13.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为( )
①屠杀当地居民 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 ③贩卖黑人奴隶 ④开拓商品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残酷压榨,再加上传染病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欧洲商人进行了罪恶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是指( )
A.走私鸦片 B.走私黄金 C.贩卖黑人 D.走私军火
15.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妇女形象,跟中世纪的圣母像完全不同。中世纪的圣母表情沧桑,态度坚定,紧扣基督教的核心意义。而拉斐尔作品中的圣母表现出慈爱世人的怜悯之情。这说明拉斐尔的作品
A.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体现人文主义色彩
C.赞颂神性力量巨大 D.着力抨击封建专制
16.1600年,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72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死后则被埋葬在象征着荣耀与地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造成两者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牛顿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 B.英国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
C.近代科学进一步冲击神权 D.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17.“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个喧嚣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下列主张能体现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的是( )
A.君主立宪 B.自由平等 C.直接民主 D.自由竞争
18.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
A.1787年宪法 B.1875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1871年宪法
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资本论》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成功
20.为了解决国内战争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 年 3 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体现出的特点是
A.出现了“工厂”生产组织形式 B.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C.英国率先发起后向其他国家扩展 D.蒸汽动力取代了自然力
22.英国最初的工厂大都建在河流和山谷附近,后来工厂开始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城镇迁移,向各行各业扩展。促成这一变化 的关键条件是( )
A. 珍妮机的问世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D. 交通工具的革新
23.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A.华盛顿 B.孙中山 C.凯末尔 D.甘地
24.它建立在战胜国相互妥协,对战败国掠夺,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奴役,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敌视的基础上,伴随着国际力量和体系结构的剧烈变动,这一体系的瓦解已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的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25.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这表明
A.联合国正式成立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基本形成
C.二战出现转折点 D.战后国际秩序正式建立起来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工业化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根本分歧在于谁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谁该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高度文明的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l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l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和成果方面有哪些革新?每次工业革命列举两个事例。(8分)
(2)材料三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8分)
(4)请你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建议。(6分)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A A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C B D B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D C B
二 材料题(25分)
(1)蒸汽机(或蒸汽动力),珍妮纺纱机,火车等;电(或电力),飞机,汽车等(8分)
(2)工业化(或工业革命)(3分)
(3)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加速世界经济全球化,环境污染。(8分)
(4)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联合;加强对发达国家应承担责任的法律约束;在工业化的同时应注意环境保护(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