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常见的醛和酮 羰基 氢原子 烃基 氢 —CHO CnH2nO 同分异构体 HCHO 气体 苦杏
仁味 1.醛基的结构简式能否写为—COH?
【提示】 不能。—COH表示羟基与碳原子相连。醛、酮的化学性质 光亮银镜 CH3COONH4+2Ag↓+3NH3+H2O 砖红 CH3COOH+Cu2O↓+2H2O 醇 2.为什么醛能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而酮不能?
【提示】 一方面醛被氧化只是官能团的转变,容易发生,而酮被氧化要涉及碳碳单键的断裂,很难发生。另一方面,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都是弱氧化剂,只有非常强的氧化剂才能氧化酮。 醛、酮的同分异构体 【问题导思】
①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产生异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因官能团的类型不同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醛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吗?酮呢?
【提示】 因为醛基一定在1号碳位上,所以醛不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但酮羰基的位置不同可造成异构。羰基的加成反应类型、机理应用 【问题导思】
①羰基的加成反应遵循什么原理?
【提示】 羰基含不饱和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时遵循“异性相吸”原理,即羰基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与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结合。
②羰基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什么应用?
【提示】 在有机合成中羰基的加成反应可改变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含碳原子的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也可以增长碳链。醛基的检验和有关定量计算 【问题导思】
①醛基可以用哪些方法检验?
【提示】 检验醛基可有两种方法:①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光亮的银镜出现,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1.下列有关银镜反应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必须过量
B.1 mol 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时最多生成2 mol Ag
C.银镜反应通常采用水浴加热
D.银镜反应的试管一般采用浓硝酸洗涤【解析】 银氨溶液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易爆炸的物质——氮化银(Ag3N)。另外,在滴加氨水时要防止氨水过量。1 mol 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生成的银镜用少量稀硝酸洗去并用水洗净,一般不用浓硝酸。
【答案】 C2.某同学正在做乙醛的氧化实验,他的操作过程为:取5 mL 1 mol·L-1的CuSO4溶液加入到盛有2 mL 1 mol·L-1 NaOH溶液的试管中,振荡混合,再滴入0.5 mL 4%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其原因可能是( )
A.乙醛的量不足 B.烧碱的量不足
C.硫酸铜的量不足 D.加热时间短【答案】 B3.某饱和一元脂肪醛中所含碳元素质量是所含氧元素质量的3倍,此醛可能的结构式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通式是CnH2nO,由“所含碳元素质量是所含氧元素质量的3倍”可得n=16×3÷12=4,所以此醛的分子式为C4H8O。分子式为C4H8O的醛即C3H7—CHO,因为丙基有两种(正丙基和异丙基),所以该醛的结构有2种。
【答案】 A4.已知醛或酮可与格氏试剂(R′MgX)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1)上述反应中分子里碳链增长的反应是________(填写反应的序号)。
(2)写出下列各物质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③④
(2)羟基 羟基、氰基 羧基 碳碳双键、醛基
课时作业(十一)课件63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糖类概述 醛或酮 多羟基醛 —OH 葡萄糖 果糖 2~10 mol 双糖 叁糖 10 淀粉 纤维素 1.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
【提示】 糖类物质不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均无甜味。单糖 CH2OH—(CHOH)4—CHO —CHO —OH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悬浊液 O2 H2 酯化 C6H12O6 同分异构体 C5H10O5 CH2OH—(CHOH)3—CHO C5H10O4 CH2OH—(CHOH)2—CH2—CHO 2.葡萄糖与果糖结构上有何异同?
【提示】 葡萄糖与果糖分子式同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分子内有醛基,果糖分子内有一个羰基。双糖 C12H22O11 同分异构体 2C6H12O6(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3.如何鉴别蔗糖和麦芽糖?
【提示】 蔗糖分子结构中没有醛基,所以没有还原性,麦芽糖结构中含有醛基是一种还原性糖,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来鉴别蔗糖和麦芽糖。多糖 (C6H10O5)n 变蓝 (C6H10O5)n 羟基 醇 硝酸纤维 醋酸纤维 4.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提示】 不是。淀粉和纤维素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组成通式都是(C6H10O5)n,但因为n值不固定,因此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糖类的结构、性质和代表物 【问题导思】
①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问题导思】
①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 通常根据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碘水与淀粉水解液混合反应的现象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
②怎样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应如何进行操作?
【提示】 向淀粉水解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向淀粉水解液滴加碘水,溶液不变色,则可证明淀粉水解完全。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
【解析】 葡萄糖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4CHO,其分子中含有5个醇羟基和1个醛基,可与氢气加成得到六元醇,与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银镜;与羧酸反应生成酯;由于没有羧基,不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C错。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可被氧化为CO2和H2O。
【答案】 C2.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B.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都可以写成(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解析】 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是分解反应,不是水解反应,A不正确;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B不正确;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D不正确。
【答案】 C3.某学生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在淀粉中加入3~5 mL 20%的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 )
A.淀粉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D.淀粉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解析】 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淀粉水解的催化剂为稀H2SO4,故在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之前要先用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碱性。
【答案】 C4.(2013·惠阳高二质检)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Cu(OH)2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再加热
⑥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
A.④②⑥③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①②④⑤③⑥ D.①④⑤⑥③②【解析】 淀粉需要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才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加入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之前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并调pH至碱性。
【答案】 D5.有A、B、C、D四种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B的实验式相同,B、C的分子式相同,B、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可生成D。常温常压下,A为气体,B、C、D均为固体。四种物质均易溶于水,A、B可发生银镜反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6倍。
(1)确定四种有机物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D的同分异构体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四种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中仅有甲醛(HCHO)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故A为甲醛,A、B的实验式相同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6倍,其分子式为C6H12O6,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确定其为葡萄糖,而C与B为同分异构体,应为果糖;B、C作用可生成D,则D为蔗糖,它的同分异构体为麦芽糖。【答案】 (1)甲醛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课时作业(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