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本卷共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该区域人
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下图为“秦巴山区沿109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
图,完成1~2题。
25H0
8M1
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海拔
2)-
人口密度
A.渭河平原
B.秦岭
C.汉水谷地
D.大巴山
揆1500
10H0
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
I0-
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50
2H0
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34N33N2N31N
抚养比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
部分省级行政区202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3.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抚养比最高的是(
A.上海
B.吉林
C.河南
D.西藏
4.关于2020年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状况的
判断,正确的是
(
)
5裂二
A.上海人口迁出多,老龄化程度较高
B.吉林人口流入多,青壮年比重大
08
上海
河南
C.河南出生率较低,老龄化程度较低
林
·西藏
D.西藏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速较快
20
40
(h
0
100
0-11岁占比(%)
5.影响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年龄构成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人口基数
C.产业政策
D.资源环境承载力
2017年,由新一线城市发起的“人才争夺战”席卷全国,尤其是对一流大学毕业生
的争夺日趋激烈,下图是部分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图,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
GDP衡量,城市舒适性用教育、文化和交通资源衡量,人才政策用落户、安居、就业创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业衡量。读图,完成6~8题」
I手浩特
。01
I.
。武议
0.5
洗肌。
南8
哈滨◆
o合e
.1
太原●
丙安
设
长沙
行滋广郑圳
川吴行
.2-
贷m。栖州
治
济南
0.1
鸣心术齐
呢门
人述
向岛。扰州广州
深圳。、
机行成项南宁起期
。北京
1.0
1.
上海O
正.8
城滋翔
1.5
o听火
0.6
±
.心
.
绕粥没然
2.5
IB
6.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津经济发展指数高于北京
B.厦门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重庆
C.杭州人才政策指数最高
D.呼和浩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7.以武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对一流大学毕业生发起“人才争夺战”,是因为(
A.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B.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C.人口迁出劳动力严重缺乏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8.影响毕业生空间流动的最关键因素
A.人才政策
B.城市舒适度
C.经济发展
D.社会福利
M市是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生产和加工基地。1945年,该市人口仅约1000人,
到1960年刷增至20万。下表示意该市部分年份的总人口数和城市化率。据此完成
910题。
年份年
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化率:%
1980
73.8
55.48
1990
94.1
72.96
1992
96.9
73.81
1993
233.7
40.56
2000
250.6
42.96
2010
290.4
63.59
2020
278.1
72.48
高一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CDA 6~10 AACBC 11~15ACCCD 16~20 CBDAA
21~25 CBBAA 26~30.CBDAC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东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土壤发育好;河流较多,水资源条件好;大多位于400 mm年降水量线以东,气候相对湿润;适合种植业发展,生存环境相对较好。(8分)
(2)东南半壁毗邻内地,人口迁出更为活跃;拉萨、西宁等较大城市周边的县市,向中心城镇迁移明显。(4分)
32(1)画图如下:(4分)
(2)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较快,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热岛效应强度在减弱。(4分)
(3)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分散布局工业区,建设通风廊道。(6分)
(任答三点)
33 (1)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日照时数较长(光照相对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长,温度适宜;降水充沛;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6分)
(2)增大受光面积,光照条件好;起垄栽培利于(旱季)灌溉和(雨季)排水;起垄栽培后土壤通气性强(土质疏松);(白天地温提高快,夜晚地温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红苕块根生长和养分积累;加厚土壤层(增加表土厚度),利于红苕生长。(任答四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