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1青蛙卖泥塘(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7 22: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蛙买泥塘》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生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在自己质疑和猜想的基础上,结合拼音通读课文,勾画出描写青蛙卖泥塘原因的句子,再想象青蛙住的“烂泥塘”是什么样的,弄清青蛙卖泥塘的原因。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三、说教法
青蛙卖泥塘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我在引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弄清楚哪些动物想买泥塘,没买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及青蛙听了小动物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学这一部分时,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有效地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想一想。最后,把“绿草如茵的泥塘”和“烂泥塘”展开对比,渗透“美好的环境是靠劳动创造的”。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明晰目标。
读题激趣。
老师:同学们,我们第七单元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我们了解了大象和蜘蛛的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青蛙有什么改变呢?《青蛙卖泥塘》,读了课题,同学们有那些疑问呢?
预设:
学生1:是谁在卖泥塘?
学生2:青蛙住的哪儿?
学生3: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学生4、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呢?
(二)前置学习、发现问题。
老师:我们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也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是谁在卖泥塘?
学生:青蛙
老师:谁在买泥塘呢?
学生:老牛、野鸭、小鸟、小兔、小猴、小狐狸......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卖和买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分这两个字吗?
学生1:卖上面的十代表钱,卖东西,会收到钱,上面的十代表收到的钱。买东区,需要付钱,上面就没有十,说明钱给出去了。
学生2:人们买东西通常在十字路口,卖上面的十代表十字路口。
老师:认识了卖和买,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题中去吧,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青蛙卖泥塘
学生:青蛙卖泥塘
老师:请一位小老师,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蛙。
学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蛙,水洼的洼把三点水换成虫字旁,就是青蛙的蛙。
老师:表扬同学,你真是识字小能手。虫作为偏旁时横要变提,点要小,给右边的圭让位置。我们再次齐读课题:
学生:青蛙卖泥塘。
老师:青蛙住在哪儿?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学生:青蛙住在烂泥塘里。
老师:老师听到你读烂时,把变音,前鼻音读的很准确。请你领读烂
学生:烂,烂烂烂
老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92页和94页插图,对比,那一个是烂泥塘?
学生:92页的泥塘是烂泥塘,因为94页的泥塘有草,有花,还有泉水。
老师:烂在这里是差,不好的意思。请男生齐读:
老师: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呢?请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学生: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老师:搬是我们要掌握的生字,请位小老师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搬?
学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搬,提手旁+搬就是搬,左边的提手旁表义,有边的般表音。
老师:表扬同学,你也是一位识字小能手。请大家跟我读,搬,搬家。
学生:搬,搬家。
(三)合作探究、检查排疑。
老师: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呢?同学们看图,发现了什么?
学生: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老师:表扬同学,牌子的子轻声读的非常准备,跟老师读:牌子,一块牌子。请位小老师用文中的话大声的读一读。
学生: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子。
老师:青蛙在牌子旁边做了什么?
学生:吆喝
老师:请同学们观察吆喝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两个子都是口字旁。
老师:同学们能猜一猜它的意思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1:吆喝两个字的偏旁都是口,我猜吆喝是大声说话的意思。
老师:表扬同学,你能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来猜词语的意思。
学生2:我在菜场听到过吆喝声,我知道吆喝是大声说话。
老师:表扬同学,你能根据生活经验来猜词语的意思。
老师:吆喝,吆和喝意思相近,都是大声喊的意思。吆喝多用在卖东西的时候,或呼唤人的时候。接下来请一只青蛙来吆喝
学生1:卖泥塘喽,卖泥塘!
老师:表扬这只勇敢的青蛙,喽的轻声读的很准,要是能更使劲些就好了。
学生2:卖泥塘喽,卖泥塘!
老师:表扬这只敬业的青蛙,老师能感受你很想把泥塘卖出去。我们读前半句读的稍长一点儿,后半句读的短促一点儿。老师示范读
学生3:卖泥塘喽,卖泥塘!
学生齐:卖泥塘喽,卖泥塘!
老师:喝还有一个音,大家还记得吗?请同学读一读
学生1:我们每天都要喝水。
学生2:大家都在为球员加油喝彩。
学生3: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老师:听到青蛙的吆喝声,谁来了?
学生:老牛
老师:老牛说了什么?请一头老牛;读一读。
学生:这个水坑坑嘛,在里面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好了。
老师:在老牛眼里,泥塘只是个水坑坑(轻声),但是想到可以在里面打滚,老牛觉得很舒服,这是老牛说的泥塘的优点。同学们找一找老牛给泥塘的建议是什么?从哪里发现的?
学生:建议是要是周围有些草就好了。
老师:建议是种些草。“不过”表转折。表扬这只勇敢的青蛙,喽的轻声读的很准,不过,要是能更使劲些就好了。
老师:青蛙是怎么想的?有是怎么做的?请用横线画出青蛙的想法,用波浪线画出青蛙的做法?
(四)交流讨论、辨析明理。
老师:小组分角色朗读6—8自然段,角色:旁白、青蛙、野鸭
思考:
1.野鸭说泥塘的优点是什么?建议是什么?
2.野鸭买了泥塘吗?
3.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讨论3分钟,请同学们上台演一演。
(五)拓展训练、回归共训。
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泉”。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六)总结评价、师生共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自然段,演一演。
1.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贴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后上台表演。
五、说板书
21 青蛙卖泥塘
青  蛙
老牛  没有草  种草
野鸭  水太少  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