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名校高考预测卷(新教材版)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名校高考预测卷(新教材版)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7 19:25:13

文档简介

上述一切影响人类种群命运的变化,只不过起源于“摘采实”这个如今看来轻而易举的动作。
继直立行走和狩猎之后,人类收集食物的方式日渐先进。他们学会了用火,通过加热食物来消灭食物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年名校高考预测卷(新教材卷)
中的细菌,降低进食时感染疾病的风险:他们发展出农业,通过种植、养殖来实现稳定的粮食供应…于是,
植物成为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那些创造灿烂文明的地区,都扮演过粮食生产中心的角色:那些
语文
规模化种植、最终进入人类或禽畜消化系统的植物,帮助特定族群更快地走上先进文明之路。
在文明演进中,食用型植物的影响力也以不同形式发挥。新月沃地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因
为公元前8500年这里就率先栽培“二粒小麦”。而欧美文明的霸主地位,则起源于贪图某些“味道”。
胡椒是原产于亚洲的作物,曾经因为其美妙的异香令欧洲人痴迷。但作为“中间经销商”的阿拉伯人非
常“狡猾”,不愿意告诉欧洲人香料的来源,以便长期赚取差价。
本试题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为了寻找宝贵的神秘香味的来源,15世纪时,欧洲的船队出发了。1492年,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弗·哥
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从而使西班牙人在美洲开辟了殖民地;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
注意事项:
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马准确找到从欧洲通往印度洋的海上航线,从而来到胡椒的故乡一一印度客拉拉邦;还有英国、荷兰、比利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聚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时等继续纵横于各个大洋的船队,最终缔造了“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历史为大众所熟悉:欧洲人通过航海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殖民掠夺资源、大规模积累资本;欧洲本土消费市场日渐繁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资本家更高效地占有剩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余价值的需求,被各种技术创新满足;科技革命的成果开始涌现,最终全面推动欧美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
这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而这一切,从一颗小小的胡椒开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人类社会进入全面现代化的今天,对味道的追求也越来越极端。然而,过度追求美味对于不断勾勒人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类发展蓝图的植物来说,意味着灾难的到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美国人热爱吃牛肉,然而生产牛肉所消耗的谷物显著高于生产其他肉类的消耗。这意味著越多的人想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中,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从环境差异的角度,解释了
吃牛肉,就需要越多的耕地,最终导致耕地对林地的占用。食用牛肉还会间接彩响植物的生存状态。牛是
文明在某些地区诞生、某些特定文明成为支配性文明的过程,而其中“获取食物的效率”是早期的关键。大
反刍动物,其消化过程产生大量甲烷。同为温室气体,甲烷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同体积二氧化碳的25倍。
规模种植,令支持社会发展的“粮食中心”得以诞生:而人类对某些特定味道的追求,最终产生蝴蝶效应,成
大规模养殖牛,即意味着温室气体的高强排放,这会加快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又将导致很多温带植物失去
为人类文明重大转折的起点。
熟悉的成长环境。
从“人猿相楫别”开始,植物的角色就已经举足轻重。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在《枝物塑造的人类史》一
近年来,控制碳排放、节约粮食的倡导力度日益加大,就是不希望人类的生存环境被人类日益变大的胃
书中捕述了红毛猩程的习性,用以解释人类的祖先当年为什么选择直立行走:“更多时候,它们会用上肢抓
口破坏。正如现代人遇到的多种“富贵病”(痛风、胰腺炎等)是饮食更精细、更大量所致,放在人类文明的框
住头顶的枝条,下肢在树干上,方便快速采摘那些‘手臂’可以触及的成熟果实。”
架来看,吃得好也是人类文明“富贵病”危机的源头。极端天气增加、生态多样性遭破坏、能源危机…种种
部分人类祖先通过“解放双手”,发现了一个更高效率地获得食物能量的途径。猿猴类动物以素食为
桃战因人类过分消耗、破坏植物的生存状态而出现。
主,主要从树叶中吸取热量,可谓事倍功半。而学会运用上肢的种群,可以摘取果实,在其“莱谱”中增加能
这也许是植物的被动“报复”。处理人类与植物的关系,人类一直是主动的一方。处理得当,植物就是
量更高的“莱式”。
人类进步的隐藏驱动者:处理不得当,植物调零时,也会拉着人类“同归于尽”
高能量食物为人类祖先带来两大好处:第一,获得更多支持大脑发育的营养,从而提升种群的智力,驱
(摘编自《植物塑造了人类历史》)
动其日后进化成人类:第二,减少摄入食物的时长,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繁衍、养育后代、抢夺地盘等,提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升种群在其生存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A.第一段中的“蝴蝶效应”在文中指欧洲人对胡椒的追寻缔造了“大航海时代”。
除了带来高能量食物的种种好处外,直立行走还促成了人类祖先掌握更多的衍生技能。尤其重要的是
B.第七段中的“燃料”说明植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奔跑和投掷,这些技能使人类祖先找到了狩猎动物的方式,增加了食物源和营养源。狩猎动物又成为驯化
C.第八段中的“贪图”与第一段中的“追求”在文中所指意义相同。
动物的前提,为人类实现大规模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D.最后一段中的“报复”在文中指因人类未能正确处理与植物的关系而产生的恶果。
语文试题(新教材卷)第1负(共8页)
语文试题(新教材卷)第2贞(共8页)机密★启用前(新教材卷)】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年名校高考预测卷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答案】B
【解析】“决定性的作用”说法错误,根据全文来看,植物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过于武断。
2.【答案C
【解析】A项,“关键因素”说法错误,原文为“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从环境差异的角度,解释了文明在
某些地区诞生、某些特定文明成为支配性文明的过程,而其中‘获取食物的效率'是早期的关键”,强调的是
“早期的关键”。B项强加因果,原文为“猿猴类动物以素食为主,主要从树叶中吸取热量,可谓事倍功半。
而学会运用上肢的种群,可以摘取果实,在其‘菜谱'中增加能量更高的‘菜式’”,主要说明学会运用上肢的
种群所获得的好处。D项,“导致植物失去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扩大了范围,原文为“导致很多温带植物
失去熟悉的成长环境”。
3.【答案】C
【解析】C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原文是“那些创造灿烂文明的地区,都扮演过粮食生产中心的角
色”,并不等于所有粮食生产中心都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4.【答案】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1分),从“摘果实”和“贪图某些‘味道’”两个方面论述了植物在人类历史发
展进程中的作用(2分),最后联系现实,提出人类应该正确处理与植物的关系(1分)。
5.【答案】①欧洲人因追求胡椒的香味而开始了远洋航行,他们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殖民地,改变了世界地理
版图;②通过殖民掠夺大肆积累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带来了科技革命,推动了欧美经济文化水
平的全面提升,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答案】C
【解析】C项,“从侧面表现”错误。该选项虽然点明了小男孩的身份,但重点是秋子的表现,这是正面表现
7.【答案】B
【解析】摘竹叶做竹叶舟和看别人造房子都是作者以秋子的视角自然而然展开的情节,并不突兀,而且摘竹
叶做竹叶舟只是引出了“竹叶舟”这一意象,并未刻意设置悬念,看别人造房子也只是小说随着秋子的视角
自然转移,隐约透露出秋子转而期待新生活的乐观心理,与设置悬念无关。
8.【答案】①将婚事的相关情节打散,使其零星错乱地散现在秋子陪小男孩玩竹叶舟的情节中。
②借用作者不连续的简短插叙和秋子的回忆片断逐步介绍婚事。
③着力用婚事结局彰显悲剧力量。在秋子的感情达到高潮时,婚事突然没了着落,用平静的气氛烘托婚事
的悲伤结局。
④借竹叶舟在河中消失隐喻秋子婚事的虚无缥缈。(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9.【答案】①我认同川端康成的小说《竹叶舟》源于中国“竹叶舟”故事的观点。从文本二中“竹叶舟”的出处可
知,“竹叶舟”比喻短暂的、梦幻般的境遇。文本一中,战争时期秋子订婚了,这给她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但
战争结束了,未婚夫却没有回来,这让她的爱情、婚姻、生活如同一场幻梦。(3分)
②但我不认同中日“竹叶舟”故事中主人公的思想倾向基本相同的观点。陈季卿遁入空门,消极避世,而秋
子的表现恰好相反,她从感伤中摆脱出来,转入对身边事物的关注与鉴赏,命运使秋子变得更加坚强与隐
忍,这是积极的倾向。(3分)
10.【答案】D、H、J
【解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是:所以遵循旧制的做法不会建立盖世的功勋,效法古代的理论不能治
理当代,我的主意已定,希望你不要再说反对的话了。根据古汉语多对称句的特点可以断前两处,再根据
主语变换可断后面的内容。(选对一处得1分,共3分,超过三处不得分。)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