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2-26 10:02:53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个大容器A的容积是小茶杯B容积的30倍,把这个茶杯B放在容器A的龙头下接满一杯水所用时间为0.5min,将装满水的容器A的龙头打开放完其中全部的水所需时间(每次龙头打开的情况相同)(  )
A.等于15min B.小于15min C.大于15min D.不能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接满一杯水所用时间为0.5min,大容器A的容积是小茶杯B容积的30倍,∴设接满一杯水所用时间不变,则放完其中全部的水所需时间为0.5min×30=15min;在放水的过程中液体的液面下降,根据p=pgh可知水在水龙头口产生的压强减小,防水的速度变慢,放完其中全部的水所需时间会大于15min.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深度减小,液体压强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2.(2016八下·谷城期末)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在纯水中,ha<hb,所以由p=ρgh可知pa<pb;(2)b点在纯水中,c点在盐水中,hb=hc,但ρ纯水<ρ盐水,所以由p=ρgh可知pb<pc;
故选C.
【分析】(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先比较ab两点的压强,因为是同种液体,深度h大的压强大;(2)再比较bc两点的压强: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大的压强大.综合(1)(2)得出答案.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将1kg水倒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甲;将1kg酒精倒入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乙,则p甲与p乙的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把左边部分竖直割掉,补在右边,如图
这时,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液体的质量相同,可知重力相同,再通过液面高度不同,可知底面积的不同,利用压强公式分析.
4.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水的深度为7h,A点距水面深度h,B点离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则水在A点和B点产生的压强pA、PB之比为(  )
A.1:1 B.1:7 C.1:6 D.6:7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水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PA,则PA=ρgh,水在B点产生的压强为PB=P=ρg(7h-h)=ρg6h;
则水在 A 点和 B 点产生的压强之比: = =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所处位置深度的比值就是压强的比值.
5.如图所示,两只烧杯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煤油,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已知:ρ煤油<ρ水)(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两只烧杯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煤油,即h甲=h乙,已知:ρ煤油<ρ水根据p=ρgh可知:p甲>p乙.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6.(2017八下·林甸期末)如图,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 下水道存水管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解: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
B、船闸左右两个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
D、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
故选C.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7.如图所示的实验能(  )
A.说明甲杯装的液体密度较乙杯的小
B.测量出当地的大气压强数值
C.说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关系
D.说明此时甲杯液体中探头承受的压强较大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读图可知,甲中的液面高于乙中的液面,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浸入在甲中较深处、浸入乙中的深度较浅,液体压强计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是相等的,说明液体压强是相等的;
A、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可知在压强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越小,A符合题意;
B、液体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B不符合题意;
C、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浸在液体的不同深度,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两杯中液体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面相平,也就说明探头承受的压强是相等的,D不符合题意.
【分析】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
8.如图所示,左右两容器间斜管上有阀门K控制,两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打开K后,则(  )
A.液体从左向右流动 B.液体不会流动
C.液体从右向左流动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解析】【解答】因两端液面相平,两端无法形成压强差,故水不会发生流动.
故选B.
【分析】由水产生流动的条件可知只有两端液面形成高度差才可以产生液体的流动.
二、填空题
9.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
【答案】相等;增大;越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相同深度上各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增大,压强与重力有关,故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相等;增大;越大.
【分析】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
10.如图,试管内装有一定量水,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试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则P1    P2
【答案】>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试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水,从竖直放置到倾斜放置过程中,液体的长度不变,但高度变小,如图所示:根据P=ρgh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变小,所以P1>P2.
故答案为:>.
【分析】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和深度有关,深度减小,压强减小.
11.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pA<pB<p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公式P=ρ液gh中的h(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
由图知:hA<hB<hC,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pA<pB<pC.
故答案为:pA<pB<pC.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根据图中判断深度的关系,从而分析压强的关系.
12.一个容器内盛有1米深的水.甲、乙两点位置如图所示,则甲处压强为    帕,乙处压强为    帕,若往该容器内再加点水(水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980;8820;变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甲点所处的深度为h=01m;故甲点的压强为p=pgh=1000kg/m x98N/kgxo 1m=980pa;(2)乙点所处的深度为h=1m-0.1m=09m;故乙点的压强为:P=pgh=1000kgm3×98Nkg×0.9m=8820Pa(3)若往该容器内再加点水(水不溢出),水的深度增大,根据p=pgh,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980;8820;变大.
【分析】根据图中所处位置的深度,结合液体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3.如图所示,一密封容器中盛有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不透明具体水位不明),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将容器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
A.一定是p1′=p1,p2′<p2 B.可能是p1′=p1,p2′>p2
C.可能是p1′<p1,p2′<p2 D.可能是p1′>p1,p2′<p2
【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1)密封容器中盛有水是满的,容器倒置后,液面深度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p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即p1=p1'(2)密封容器中盛有水不是满的,倒置后,液体深度h变小,
∵p=ρgh,
∴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变小,即:p1>p1′;(3)由题知,密封容器中盛有水无论是满的、还是不满,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
∵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
∵p= ,倒置后底面积变大,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小,即P2>P2′.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容器的形状上底和下底面积不同,分析液面高度的变化,再利用液体压强计算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分析压强的变化.
14.一位跳水运动员从他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水对他的压强p随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当运动员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水对他的压强p=ρgh,水的密度ρ不变,浸入水中的深度h增大,所以水对他的压强p逐渐增大,即p与h成正比.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以及所处深度有关,当液体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5.如图,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试判断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盐水 1.03×103
酒精 0.8×103
硫酸 1.8×103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所给数据可知,硫酸的密度最大;其次是盐水;密度最小的是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V= 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以B是酒精;A是硫酸;C是盐水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不同液体的密度,结合密度计算公式分析,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16.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掾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
B、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捡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
C、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虔的关系,保证深虔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所处位置的深度,探究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17.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填“有”或“没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    .(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1)有
(2)相等
(3)增大
(4)有关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有;(2)相等;(3)增大;(4)有关.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液体的压强和液体密度,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    ρ乙(填“>”、“<’’或“=”),其中    种液体是水.(g取10N/kg)
【答案】大于;乙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当深度为4cm时,根据ρ= ,可知压强越大,密度越大;
根据ρ= = =1.0×103Kg/m3.
故答案为:大于;乙.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所处深度有关,当深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根据压强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的密度.
19.如图所示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清水.请观察这六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内部压强越大;
(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知:    ;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可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1)密度
(2)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
(3)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通过图示可知:(1)深度、方向一样,密度不同,而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大,即液体内部压强变大,由此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2)密度、方向一样,深度不同,而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大,即液体内部压强变大,由此可知: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3)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即液体内部压强不变,由此可知: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密度;(2)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和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在箱通风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进行探究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个大容器A的容积是小茶杯B容积的30倍,把这个茶杯B放在容器A的龙头下接满一杯水所用时间为0.5min,将装满水的容器A的龙头打开放完其中全部的水所需时间(每次龙头打开的情况相同)(  )
A.等于15min B.小于15min C.大于15min D.不能确定
2.(2016八下·谷城期末)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将1kg水倒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甲;将1kg酒精倒入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乙,则p甲与p乙的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水的深度为7h,A点距水面深度h,B点离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则水在A点和B点产生的压强pA、PB之比为(  )
A.1:1 B.1:7 C.1:6 D.6:7
5.如图所示,两只烧杯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煤油,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已知:ρ煤油<ρ水)(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6.(2017八下·林甸期末)如图,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 下水道存水管
7.如图所示的实验能(  )
A.说明甲杯装的液体密度较乙杯的小
B.测量出当地的大气压强数值
C.说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关系
D.说明此时甲杯液体中探头承受的压强较大
8.如图所示,左右两容器间斜管上有阀门K控制,两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打开K后,则(  )
A.液体从左向右流动 B.液体不会流动
C.液体从右向左流动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9.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
10.如图,试管内装有一定量水,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试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则P1    P2
11.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12.一个容器内盛有1米深的水.甲、乙两点位置如图所示,则甲处压强为    帕,乙处压强为    帕,若往该容器内再加点水(水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如图所示,一密封容器中盛有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不透明具体水位不明),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将容器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
A.一定是p1′=p1,p2′<p2 B.可能是p1′=p1,p2′>p2
C.可能是p1′<p1,p2′<p2 D.可能是p1′>p1,p2′<p2
14.一位跳水运动员从他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水对他的压强p随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试判断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盐水 1.03×103
酒精 0.8×103
硫酸 1.8×103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16.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17.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填“有”或“没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    .(填“有关”或“无关”)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    ρ乙(填“>”、“<’’或“=”),其中    种液体是水.(g取10N/kg)
19.如图所示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清水.请观察这六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内部压强越大;
(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知:    ;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可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接满一杯水所用时间为0.5min,大容器A的容积是小茶杯B容积的30倍,∴设接满一杯水所用时间不变,则放完其中全部的水所需时间为0.5min×30=15min;在放水的过程中液体的液面下降,根据p=pgh可知水在水龙头口产生的压强减小,防水的速度变慢,放完其中全部的水所需时间会大于15min.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深度减小,液体压强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2.【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在纯水中,ha<hb,所以由p=ρgh可知pa<pb;(2)b点在纯水中,c点在盐水中,hb=hc,但ρ纯水<ρ盐水,所以由p=ρgh可知pb<pc;
故选C.
【分析】(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先比较ab两点的压强,因为是同种液体,深度h大的压强大;(2)再比较bc两点的压强: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大的压强大.综合(1)(2)得出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把左边部分竖直割掉,补在右边,如图
这时,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液体的质量相同,可知重力相同,再通过液面高度不同,可知底面积的不同,利用压强公式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水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PA,则PA=ρgh,水在B点产生的压强为PB=P=ρg(7h-h)=ρg6h;
则水在 A 点和 B 点产生的压强之比: = =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所处位置深度的比值就是压强的比值.
5.【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两只烧杯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煤油,即h甲=h乙,已知:ρ煤油<ρ水根据p=ρgh可知:p甲>p乙.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6.【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解: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
B、船闸左右两个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
D、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
故选C.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7.【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读图可知,甲中的液面高于乙中的液面,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浸入在甲中较深处、浸入乙中的深度较浅,液体压强计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是相等的,说明液体压强是相等的;
A、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可知在压强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越小,A符合题意;
B、液体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B不符合题意;
C、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浸在液体的不同深度,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两杯中液体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面相平,也就说明探头承受的压强是相等的,D不符合题意.
【分析】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
8.【答案】B
【知识点】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解析】【解答】因两端液面相平,两端无法形成压强差,故水不会发生流动.
故选B.
【分析】由水产生流动的条件可知只有两端液面形成高度差才可以产生液体的流动.
9.【答案】相等;增大;越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相同深度上各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增大,压强与重力有关,故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相等;增大;越大.
【分析】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
10.【答案】>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试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水,从竖直放置到倾斜放置过程中,液体的长度不变,但高度变小,如图所示:根据P=ρgh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变小,所以P1>P2.
故答案为:>.
【分析】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和深度有关,深度减小,压强减小.
11.【答案】pA<pB<p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公式P=ρ液gh中的h(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
由图知:hA<hB<hC,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pA<pB<pC.
故答案为:pA<pB<pC.
【分析】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根据图中判断深度的关系,从而分析压强的关系.
12.【答案】980;8820;变大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甲点所处的深度为h=01m;故甲点的压强为p=pgh=1000kg/m x98N/kgxo 1m=980pa;(2)乙点所处的深度为h=1m-0.1m=09m;故乙点的压强为:P=pgh=1000kgm3×98Nkg×0.9m=8820Pa(3)若往该容器内再加点水(水不溢出),水的深度增大,根据p=pgh,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980;8820;变大.
【分析】根据图中所处位置的深度,结合液体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3.【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1)密封容器中盛有水是满的,容器倒置后,液面深度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p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即p1=p1'(2)密封容器中盛有水不是满的,倒置后,液体深度h变小,
∵p=ρgh,
∴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变小,即:p1>p1′;(3)由题知,密封容器中盛有水无论是满的、还是不满,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
∵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
∵p= ,倒置后底面积变大,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小,即P2>P2′.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容器的形状上底和下底面积不同,分析液面高度的变化,再利用液体压强计算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分析压强的变化.
14.【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当运动员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水对他的压强p=ρgh,水的密度ρ不变,浸入水中的深度h增大,所以水对他的压强p逐渐增大,即p与h成正比.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以及所处深度有关,当液体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5.【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所给数据可知,硫酸的密度最大;其次是盐水;密度最小的是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V= 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以B是酒精;A是硫酸;C是盐水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不同液体的密度,结合密度计算公式分析,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16.【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A、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掾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
B、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捡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
C、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虔的关系,保证深虔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所处位置的深度,探究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17.【答案】(1)有
(2)相等
(3)增大
(4)有关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有;(2)相等;(3)增大;(4)有关.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液体的压强和液体密度,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
18.【答案】大于;乙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当深度为4cm时,根据ρ= ,可知压强越大,密度越大;
根据ρ= = =1.0×103Kg/m3.
故答案为:大于;乙.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所处深度有关,当深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根据压强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的密度.
19.【答案】(1)密度
(2)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
(3)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通过图示可知:(1)深度、方向一样,密度不同,而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大,即液体内部压强变大,由此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2)密度、方向一样,深度不同,而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大,即液体内部压强变大,由此可知: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3)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即液体内部压强不变,由此可知: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密度;(2)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和所处位置的深度有关,在箱通风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进行探究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