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高中十校发展共享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庄廓,是一种被高厚的土墙包围着的住宅。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下图为河湟地区微观维度下庄廓院落对地形地貌适应的不同空间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对地形的适应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渐进性 D.共同性
2.修建在地势高差较大坡地上的庄廓民居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A
2.B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上的体现
【解析】【点评】一、区域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整个环境或其他要素。
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1、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
2、城镇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3、城镇的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官城居中。
4、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镇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1.根据材料“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可知,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的形成是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也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故选A。
2.甲是平地式庄廓,一般在河湟地区的河谷地带修建较多,其不需要对地形高差进行处理,仅在平地起建即可;A错误;乙是阶梯式庄廓,一般在地势高差较大的坡地上修建,一般做法是将低处的土填至高处使高差达到一层的高度,B正确;丙是筑台式庄廓,一般在地势稍有高差的地带修建,利用石块、夯土等先对地面进行找平,再在此基础上修建庄廓,C错误;丁是附崖式庄廓,一般紧挨坡度较大的山坡或断崖边修建,充分利用地形,省工省料,D错误;故选B。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铜陵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重要的铜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已经形成采矿、选矿、冶炼、铜拆解、铜加工、铜贸易、铜物流等完整的铜产业链。下图为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b、c代表的要素分别是( )
A.知识、资本、资源 B.资源、知识、资本
C.资源、资本、知识 D.知识、资源、资本
4.铜陵市在高级阶段最适合发展的产业链是( )
A.铜矿采选—铜冶炼—铜加工 B.电解铜—铜箔—覆铜板
C.电解铜—铜板带—集成电路 D.铜冶炼—电解铜—铜棒
【答案】3.A
4.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动力)、土地、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
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影响因素:资源禀赋,矿产资源丰富,可能以第二产业为主;技术条件,技术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分工深化,社会分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随着分工的深化,影响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落后,以第产业为主;经济发达,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3.a曲线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价值报酬越来越高,到了高级阶段价值报酬很大,a代表知识;BC错误;C曲线初级阶段的报酬相对其它两项最大,高级阶段的报酬相对其它两项最低,判断c代表资源,b代表资本主导。D错误,A正确;故选A。
4.铜矿采选—铜冶炼—铜加工、电解铜—铜箔—覆铜、铜冶炼—电解铜—铜棒产业链仅仅表现为产业内部产品之间的关联链条,链条纵向维度短,均未实现向上、下游关联产业的高端应用和消费终端延伸,产业链条尚处于产品链条的初级阶段,ABD错误;电解铜一铜板带一集成电路产业链进行升级,对技术要求高,适合高级阶段发展,C正确;故选C。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四平市是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典型东北老工业城市。下图为四平市城市收缩驱动机制作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四平市城市收缩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城市地理位置 B.城市管理水平
C.人口综合素质 D.产业结构状况
6.图中丙表示( )
A.区域发展不均衡 B.人口红利消失
C.基础设施不完善 D.环境质量下降
【答案】5.D
6.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传统工业区
【解析】【点评】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动力)、土地、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
二、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传统工业区由于发展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进而出现许多问题,出现衰落,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5.四平市是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典型东北老工业城市,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产业转型的滞后,主导产业的衰落,会带来经济的逐步衰退,从而导致城市人口外流,城市人口密度下降,这是四平市城市收缩现象产生的根源。故选D。
6.根据图中的箭头判断甲表示经济衰退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性加大;乙表示少子化、老龄化导致的人口红利消失;丙表示工业用地闲置、居住用地闲置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丁表示工矿仓储用地占比较高导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故选D。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断裂点理论是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研究方法,断裂点处两城市的引力平衡,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比例能够较好的反映城市的相对经济辐射范围。下表示意徐州与其他城市间断裂点的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城市GDP(亿元) 两城市间公路距离(km) 徐州到断裂点的距离(km) 徐州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的比例
宿迁 2351.12 121.4 47.2044 38.88%
淮安 3048 185.4 77.884 42.01%
盐城 4576.08 309.4 145.4406 47.02%
亳州 1046.1 203.3 60.5711 29.79%
7.受徐州市经济辐射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
A.宿迁 B.淮安 C.盐城 D.亳州
8.能扩大徐州市对表中城市经济辐射范围的是( )
A.加大徐州资源开发力度 B.扩大徐州城市用地规模
C.表中城市经济总量上涨 D.提高表中城市城市等级
【答案】7.C
8.C
【知识点】中心地理论;城市及其辐射功能
【解析】【点评】一、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1.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市等级 城市数量 服务范围 服务功能
低 多 小 少
高 少 大 多
2.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
城市等级 服务种类 服务级别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彼此距离
大城市 多 高 大 少 远
小城市 少 低 小 多 近
二、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
随着城市等级的变大,其中的人口规模就会变大,从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市辐射力的扩大。
7.结合“断裂点理论是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研究方法,断裂点处两城市的引力平衡”分析,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比例能够较好的反映城市的相对经济辐射范围,比例越大,则城市相对对比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就越大。表中徐州到盐城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比例最大,说明徐州对盐城的经济辐射影响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徐州市到表中城市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的比例与城市本身的GDP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即城市GDP越高,徐州市相对于对其的经济辐射范围就越大,因此其它城市的经济总量(GDP)上涨对扩大徐州市对表中城市经济辐射范围有利,C正确;徐州属于资源型城市,不适宜再扩大资源开发力度,A错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与扩大经济辐射范围无关,B错误;城市等级受国家行政规划影响,一般不会改变,D错误;故选C。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牡牛河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因汛期涨水势若牛奔而得名,全长约240千米,源头海拔约1690米。河流上游为地势起伏的山区;中游建有龙凤山水库,灌溉周围及下游的农田;下游地势平坦,是主要耕作区。下图为牡牛河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为了保证发电与灌溉效益,龙凤山水库适合腾出库容的时间是( )
A.1月份 B.3月份 C.6月份 D.9月份
10.牤牛河汛期对龙凤山水库的不利影响是( )
A.库容减少 B.发电量减少 C.鱼类减少 D.滑坡减少
【答案】9.B
10.A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2)开发项目: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3)成效: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流域的开发应从宏观把握整个流域的自然条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把改善生态环境始终作为重点工作,只有生态环境改善了,资源利用合理了,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地增长最终摆脱贫困。总而言之,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注意环保应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9.牤牛河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积雪融化产生的径流一般从3月末开始,5月初结束,因此在3月份腾出库容,开始发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弃水;6月初至7月中旬为枯水期,如在春汛时不蓄满库容则下游的农田灌溉没有保证,因此为了保证发电与灌溉效益龙凤山水库适合腾出库容的时间是3月份,B符合题意;为了保证发电与灌溉效益,1月份、6月份和9月份龙凤山水库腾出库容都不合适,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牤牛河汛期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上游为地势起伏的山区,河流携沙量大,大量泥沙进入水库后淤积,导致库容减少,A符合题意;牤牛河汛期,水库水量大,利于发电和鱼类生长,会加剧滑坡发生,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众多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实践中。资源整合型开发国际合作模式是中外企业的一种合作模式,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研发矿石成品并开拓国际市场。下图为资源整合型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表示的要素是( )
A.劳动力、政策 B.资金、政策
C.政策、资金 D.政策、矿产
12.资源整合型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模式有利于( )
A.加快外方初级产品的输出 B.仅中方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C.风险主要由中方自己承担 D.研发品质更优的矿产成品
【答案】11.B
12.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一、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二、我国与国外矿产资源丰富相关国家在进行矿产资源合作开发中,我国的优势主要是开采技术优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资金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国多为资源优势以及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11.根据示意图分析,中方主要提供资金和技术,可判断甲表示资金;外方可提供矿产与政策,结合选项判断,B符合题意。故选B。
12.据图分析,中方企业和外方企业分别将自己的优势生产要素如资金、采选技术及管理等相继输入,中外合作项目作为联合开发平台将吸收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势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来共同研发市场适应性更强、品质更优的矿产品,D正确;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矿产品是经过深加工的成品,不是初级产品;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可以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缩短时间,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中方和外方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风险由中方和外方共同承担,ABC错误;故选D。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H公司成长于深圳,是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企业,自始至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用户和工程师之间提供直达通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建成了全球16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的国际化、广布局的企业。下图为H公司的发展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H公司将部分生产业务搬迁到东莞,对东莞的显著影响是( )
A.环境污染加剧 B.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C.提供就业机会 D.促进消费水平提升
14.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的根本目的是( )
A.获得技术 B.提高利润 C.降低成本 D.接近市场
【答案】13.C
14.B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点评】一、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及工资水平等方面的地区差异。
②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职工培训成本、行政成本、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
③市场因素:市场区位的变化,开拓新市场的需要等。
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如升级转型等)。
⑤资源、原材料、地价等的区域差异。
⑥国家政策或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等。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3.H公司将部分生产业务搬迁到东莞,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C正确;H公司主要是生产用户交换机,对环境影响不大,A错误;H公司将部分生产业务搬迁到东莞,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影响不大,B错误;消费水平受好多因素影响,不会因H公司的生产业务而得到显著提升,D错误。故选C。
14.结合示意图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后,产品销售额上升很大,因此分析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可以接近市场,但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此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的布局是接近市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利润,B正确;获得技术、降低成本和接近市场都不是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的根本目的,ACD错误。故选B。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某冶炼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10多年前发生了一场污水泄漏事故,附近某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玉米。对该村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得出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农作物 重金属 单项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等级 平均值 污染程度
甘蔗 Pb 11.94 56.69 21.87 三 21.39 重度
Cd 2.34 99.03 18.48 三
Cr 5.28 18.24 7.34 三
玉米 Pb 13.32 7.97 三 8.14 重度
Cd 1.16 11.21 3.73 三
Cr 2.92 12.53 6.25 三
15.附近村子的甘蔗和玉米中重金属含量有所差异,主要是因为作物的( )
A.自我调节能力不同 B.距离污染源远近不同
C.种植面积差异较大 D.重金属累积规律不同
16.该冶炼厂的污水泄漏事故最终会导致该村( )
A.诱发多种疾病 B.经济发展衰退
C.自然灾害多发 D.农田虫害减少
【答案】15.D
16.A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点评】1、水污染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2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3 )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 4)制约工业的发展;( 5 )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6 )造成经济损失。
2、水污染的防治:
(1)预防:通过控制,减少污源排放污染物质。具体措施如实施清洁生产。
(2)治理:采取措施,确保污水在排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具体如建立污水处理厂、改进生产技术等。
(3)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进行管理,以管代治,加大执法力度。
15.自我调节能力相对于生态系统,是对外界的干扰进行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重金属通过地下水进入农田,在植物体内累积,并不能体现稳定与平衡,A错误;甘蔗和玉米的生长习性不同,植物体结构不同,会导致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数量不同,D正确;对农作物进行污染评价主要是采用样本进行调查,所以与种植面积差异无关,C错误;由“附近某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玉米”可知,农作物种植的农田基本一致,与距离污染源远近不同无关,B错误;故选D。
16.该村种植的玉米、甘蔗主要用于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玉米被人们食用后,重金属也随之进入人体,影响身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A正确;该冶炼厂的污水泄漏事故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B错误;冶炼厂的污水泄漏事故和自然灾害、农田虫害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17.(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贝尔草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其主要草地类型为草甸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地处我国农牧业交错带,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期过度利用,导致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破坏、草地沙化、草原草场退化严重。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的位置。
(1)说明呼伦贝尔草原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2)推测呼伦贝尔草原草场退化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3)有人建议采取措施防治呼伦贝尔草原草场进一步退化。请从下列两个措施中选择其一作答,分析这一措施在呼伦贝尔防治草场退化中的作用。
方面①:围栏封育
方面②:设置沙障+播种多年生牧草植物
【答案】(1)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交界处,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位于我国东北,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易受风力侵蚀;人类长期过度利用导致草场沙化严重,生态系统失衡。
(2)草场退化后植被覆盖度降低,水土流失增加;草地荒漠化,生产力或土壤肥力下降;放牧地减少或草地面积减少,畜牧业规模缩小;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破坏,致使湿地萎缩;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和湿地净化作用减弱,造成下游湖泊的富营养化;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方面①:增加植被的覆盖率、高度以及产草量;有利于退化草原休养生息、自然更新从而逐渐缓解草场的退化程度。
方面②:设置沙障可以降低风速;播种多年生牧草植物可以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
【知识点】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呼伦贝尔沙地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交界地带,因此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致在400mm左右降水相对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呼伦贝尔沙地冬半年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冬春季节风力大,易受风力侵蚀;呼伦贝尔沙地位于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植被盖率低,加上风力大,风力作用强,土地易发生荒漠化,易退化,而人类长期过度利用导致草场沙化严重,生态系统失衡。
(2)草场退化后,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度降低,在降水时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草地退化是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表现,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放牧地减少或草地面积减少,牲畜的食物减少,畜牧业规模缩小;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致使湿地萎缩;草场退化后,地表裸露,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和湿地净化作用减弱,造成下游湖泊的富营养化;草场退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方面①:围栏封育可以减少牲畜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退化草原休养生息、自然更新从而逐渐缓解草场的退化程度,同时增加植被的覆盖率、高度以及产草量;方面②:设置沙障可以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摩擦力,从而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危害。沙障可以截留水分,同时播种多年生牧草植物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
【点评】一、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交界过度区域。主要特征有:(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3)时空波动性强,(4)边缘效应显著和(5)环境异质性高。
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是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荒漠化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牧业和人民生活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3、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18.(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是伊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水利系统,建设工期超过400年(公元224-651年)。它涉及在卡伦河河上修建两条主要的引水渠,其中一条是加尔加运河,目前仍在使用中,通过一系列向磨坊供水的隧道向舒什塔尔市供水。它形成了一个壮观的悬崖,水从悬崖流入下游盆地,然后进入位于城市南部的平原,在那里可以种植果园。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可通航的河流。下图示意舒什塔尔位置及水利系统中的景观。
(1)分析运河开凿工期长的主要原因。
(2)说明运河输水对卡伦河流域产生的不利影响。
(3)简述运河早期水能的利用方式并列举当前该运河的其他功能。
【答案】(1)开凿技术落后,以人工开凿为主;石壁坚硬,开凿难度大;沿线地区气候干燥,施工困难或施工条件恶劣;引水坝和运河较长,工程量大。
(2)运河输水会使卡伦河的水量减少,尤其河流枯水季节,会影响到河流通航;流入波斯湾处的河水减少,河口处的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生物生存;河口处海水上溯,加重盐碱化;水量减少,影响卡伦河下游的灌溉用水等。
(3)利用石壁两侧的落差,为石壁中的磨坊提供动力。其他功能: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养殖、旅游、航运等。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建设工期超过400年(公元224-651年)”可知开凿时期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技术落后,以人工开凿为主;根据“形成了一个壮观的悬崖”可知,开凿河流两侧石壁坚硬,开凿难度大;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域,降水较少,气候较为恶劣,多风沙,沿线地区气候干燥,施工困难或施工条件恶劣;读图可知,引水坝和运河较长,工程量大。
(2)结合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可通航的河流”可知,运河输水会使卡伦河的水量减少,该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尤其河流枯水季节,会影响到河流通航;上游部分航运开发,水量减少,流入波斯湾处的河水减少,河口处的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生物生存;河水水位下降,河口处海水上溯和顶托作用,加重盐碱化;水量减少,影响卡伦河下游的农业灌溉用水等。
(3)根据“水从悬崖流入下游盆地”及图2可知,早期运河利用石壁两侧的落差,为石壁中的磨坊提供动力。其他功能: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养殖、旅游、航运等(交通和灌溉的功能,现代同样有交通,灌溉,调洪,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点评】1、运河:指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
2、人工运河在穿过山岭和跨越河流、河谷时,运河的河岸和河床须有防止浸蚀、渗漏的保护设施。
3、人工运河路线选择条件:
①航运路程短、运费省。
②工程造价低。
③管理维护方便和费用少。
④综合经济效益高。
19.(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可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所有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张掖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由其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互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山地系统土地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承担着干旱区水源涵养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绿洲系统土地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作为干旱区人口集聚区,承担着几乎全部的生产生活功能;荒漠系统环境相对较为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潜在的生态风险区。下图示意张掖地理位置。
(1)举例说明山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简述荒漠系统中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与草地后荒漠系统服务功能的转变。
(3)说出张掖复合生态系统中各子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答案】(1)供给服务: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支撑服务: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等;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等。
(2)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后,供给服务功能提升;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后,调节服务功能和支撑服务功能上升。
(3)进一步提升山地系统的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不断满足绿洲系统的水资源需求;协调好绿洲系统耕地、建设用地与其他生态性用地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现在荒漠植被的前提下,防止荒漠化加剧。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撑服务等。对于当地的山地生态系统而言,为人类提供了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具有供给服务。植被可以调节当地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存在调节服务。作为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枯枝落叶增加土壤肥力等,具有支撑服务。当地的山地系统也为当地提供了美丽的风景,供人们休息旅游,获得精神方面的享受,具有文化服务。
(2)首先,荒漠系统中未利用的土地转化为耕地后,耕地资源增多,供给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其次,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后,荒漠生态系统中植被覆盖率提高,对当地气候等调节作用增强,也有利于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其调节服务功能和支撑服务功能上升。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地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承担着干旱区水源涵养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所以山地生态系统中应进一步保持水土,减少值被破坏,进一步提升其系统的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满足绿洲系统的水资源需求。绿洲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承担着几乎全部的生产生活功能,要协调好绿洲内耕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生态性用地之间的关系。荒漠系统环境相对较为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潜在的生态风险区,所以对于荒漠生态系统而言,要保护好现有的荒漠植被,同时加大风沙治理,防治荒漠化加剧。
【点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高中十校发展共享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庄廓,是一种被高厚的土墙包围着的住宅。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下图为河湟地区微观维度下庄廓院落对地形地貌适应的不同空间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对地形的适应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渐进性 D.共同性
2.修建在地势高差较大坡地上的庄廓民居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铜陵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重要的铜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已经形成采矿、选矿、冶炼、铜拆解、铜加工、铜贸易、铜物流等完整的铜产业链。下图为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b、c代表的要素分别是( )
A.知识、资本、资源 B.资源、知识、资本
C.资源、资本、知识 D.知识、资源、资本
4.铜陵市在高级阶段最适合发展的产业链是( )
A.铜矿采选—铜冶炼—铜加工 B.电解铜—铜箔—覆铜板
C.电解铜—铜板带—集成电路 D.铜冶炼—电解铜—铜棒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四平市是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典型东北老工业城市。下图为四平市城市收缩驱动机制作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四平市城市收缩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城市地理位置 B.城市管理水平
C.人口综合素质 D.产业结构状况
6.图中丙表示( )
A.区域发展不均衡 B.人口红利消失
C.基础设施不完善 D.环境质量下降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断裂点理论是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研究方法,断裂点处两城市的引力平衡,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比例能够较好的反映城市的相对经济辐射范围。下表示意徐州与其他城市间断裂点的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城市GDP(亿元) 两城市间公路距离(km) 徐州到断裂点的距离(km) 徐州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的比例
宿迁 2351.12 121.4 47.2044 38.88%
淮安 3048 185.4 77.884 42.01%
盐城 4576.08 309.4 145.4406 47.02%
亳州 1046.1 203.3 60.5711 29.79%
7.受徐州市经济辐射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
A.宿迁 B.淮安 C.盐城 D.亳州
8.能扩大徐州市对表中城市经济辐射范围的是( )
A.加大徐州资源开发力度 B.扩大徐州城市用地规模
C.表中城市经济总量上涨 D.提高表中城市城市等级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牡牛河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因汛期涨水势若牛奔而得名,全长约240千米,源头海拔约1690米。河流上游为地势起伏的山区;中游建有龙凤山水库,灌溉周围及下游的农田;下游地势平坦,是主要耕作区。下图为牡牛河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为了保证发电与灌溉效益,龙凤山水库适合腾出库容的时间是( )
A.1月份 B.3月份 C.6月份 D.9月份
10.牤牛河汛期对龙凤山水库的不利影响是( )
A.库容减少 B.发电量减少 C.鱼类减少 D.滑坡减少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众多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实践中。资源整合型开发国际合作模式是中外企业的一种合作模式,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研发矿石成品并开拓国际市场。下图为资源整合型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表示的要素是( )
A.劳动力、政策 B.资金、政策
C.政策、资金 D.政策、矿产
12.资源整合型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模式有利于( )
A.加快外方初级产品的输出 B.仅中方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C.风险主要由中方自己承担 D.研发品质更优的矿产成品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H公司成长于深圳,是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企业,自始至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用户和工程师之间提供直达通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建成了全球16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的国际化、广布局的企业。下图为H公司的发展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H公司将部分生产业务搬迁到东莞,对东莞的显著影响是( )
A.环境污染加剧 B.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C.提供就业机会 D.促进消费水平提升
14.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的根本目的是( )
A.获得技术 B.提高利润 C.降低成本 D.接近市场
(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某冶炼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10多年前发生了一场污水泄漏事故,附近某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玉米。对该村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得出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农作物 重金属 单项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等级 平均值 污染程度
甘蔗 Pb 11.94 56.69 21.87 三 21.39 重度
Cd 2.34 99.03 18.48 三
Cr 5.28 18.24 7.34 三
玉米 Pb 13.32 7.97 三 8.14 重度
Cd 1.16 11.21 3.73 三
Cr 2.92 12.53 6.25 三
15.附近村子的甘蔗和玉米中重金属含量有所差异,主要是因为作物的( )
A.自我调节能力不同 B.距离污染源远近不同
C.种植面积差异较大 D.重金属累积规律不同
16.该冶炼厂的污水泄漏事故最终会导致该村( )
A.诱发多种疾病 B.经济发展衰退
C.自然灾害多发 D.农田虫害减少
二、综合题
17.(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贝尔草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其主要草地类型为草甸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地处我国农牧业交错带,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期过度利用,导致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破坏、草地沙化、草原草场退化严重。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的位置。
(1)说明呼伦贝尔草原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2)推测呼伦贝尔草原草场退化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3)有人建议采取措施防治呼伦贝尔草原草场进一步退化。请从下列两个措施中选择其一作答,分析这一措施在呼伦贝尔防治草场退化中的作用。
方面①:围栏封育
方面②:设置沙障+播种多年生牧草植物
18.(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是伊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水利系统,建设工期超过400年(公元224-651年)。它涉及在卡伦河河上修建两条主要的引水渠,其中一条是加尔加运河,目前仍在使用中,通过一系列向磨坊供水的隧道向舒什塔尔市供水。它形成了一个壮观的悬崖,水从悬崖流入下游盆地,然后进入位于城市南部的平原,在那里可以种植果园。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可通航的河流。下图示意舒什塔尔位置及水利系统中的景观。
(1)分析运河开凿工期长的主要原因。
(2)说明运河输水对卡伦河流域产生的不利影响。
(3)简述运河早期水能的利用方式并列举当前该运河的其他功能。
19.(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可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所有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张掖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由其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互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山地系统土地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承担着干旱区水源涵养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绿洲系统土地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作为干旱区人口集聚区,承担着几乎全部的生产生活功能;荒漠系统环境相对较为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潜在的生态风险区。下图示意张掖地理位置。
(1)举例说明山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简述荒漠系统中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与草地后荒漠系统服务功能的转变。
(3)说出张掖复合生态系统中各子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上的体现
【解析】【点评】一、区域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整个环境或其他要素。
二、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1、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
2、城镇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3、城镇的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官城居中。
4、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镇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1.根据材料“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可知,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的形成是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也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故选A。
2.甲是平地式庄廓,一般在河湟地区的河谷地带修建较多,其不需要对地形高差进行处理,仅在平地起建即可;A错误;乙是阶梯式庄廓,一般在地势高差较大的坡地上修建,一般做法是将低处的土填至高处使高差达到一层的高度,B正确;丙是筑台式庄廓,一般在地势稍有高差的地带修建,利用石块、夯土等先对地面进行找平,再在此基础上修建庄廓,C错误;丁是附崖式庄廓,一般紧挨坡度较大的山坡或断崖边修建,充分利用地形,省工省料,D错误;故选B。
【答案】3.A
4.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动力)、土地、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
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影响因素:资源禀赋,矿产资源丰富,可能以第二产业为主;技术条件,技术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分工深化,社会分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随着分工的深化,影响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落后,以第产业为主;经济发达,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3.a曲线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价值报酬越来越高,到了高级阶段价值报酬很大,a代表知识;BC错误;C曲线初级阶段的报酬相对其它两项最大,高级阶段的报酬相对其它两项最低,判断c代表资源,b代表资本主导。D错误,A正确;故选A。
4.铜矿采选—铜冶炼—铜加工、电解铜—铜箔—覆铜、铜冶炼—电解铜—铜棒产业链仅仅表现为产业内部产品之间的关联链条,链条纵向维度短,均未实现向上、下游关联产业的高端应用和消费终端延伸,产业链条尚处于产品链条的初级阶段,ABD错误;电解铜一铜板带一集成电路产业链进行升级,对技术要求高,适合高级阶段发展,C正确;故选C。
【答案】5.D
6.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传统工业区
【解析】【点评】一、影响工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动力)、土地、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
二、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传统工业区由于发展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进而出现许多问题,出现衰落,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5.四平市是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典型东北老工业城市,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产业转型的滞后,主导产业的衰落,会带来经济的逐步衰退,从而导致城市人口外流,城市人口密度下降,这是四平市城市收缩现象产生的根源。故选D。
6.根据图中的箭头判断甲表示经济衰退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性加大;乙表示少子化、老龄化导致的人口红利消失;丙表示工业用地闲置、居住用地闲置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丁表示工矿仓储用地占比较高导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故选D。
【答案】7.C
8.C
【知识点】中心地理论;城市及其辐射功能
【解析】【点评】一、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1.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市等级 城市数量 服务范围 服务功能
低 多 小 少
高 少 大 多
2.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
城市等级 服务种类 服务级别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彼此距离
大城市 多 高 大 少 远
小城市 少 低 小 多 近
二、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
随着城市等级的变大,其中的人口规模就会变大,从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市辐射力的扩大。
7.结合“断裂点理论是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研究方法,断裂点处两城市的引力平衡”分析,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比例能够较好的反映城市的相对经济辐射范围,比例越大,则城市相对对比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就越大。表中徐州到盐城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比例最大,说明徐州对盐城的经济辐射影响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徐州市到表中城市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的比例与城市本身的GDP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即城市GDP越高,徐州市相对于对其的经济辐射范围就越大,因此其它城市的经济总量(GDP)上涨对扩大徐州市对表中城市经济辐射范围有利,C正确;徐州属于资源型城市,不适宜再扩大资源开发力度,A错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与扩大经济辐射范围无关,B错误;城市等级受国家行政规划影响,一般不会改变,D错误;故选C。
【答案】9.B
10.A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2)开发项目: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3)成效: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流域的开发应从宏观把握整个流域的自然条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把改善生态环境始终作为重点工作,只有生态环境改善了,资源利用合理了,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地增长最终摆脱贫困。总而言之,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注意环保应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9.牤牛河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积雪融化产生的径流一般从3月末开始,5月初结束,因此在3月份腾出库容,开始发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弃水;6月初至7月中旬为枯水期,如在春汛时不蓄满库容则下游的农田灌溉没有保证,因此为了保证发电与灌溉效益龙凤山水库适合腾出库容的时间是3月份,B符合题意;为了保证发电与灌溉效益,1月份、6月份和9月份龙凤山水库腾出库容都不合适,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牤牛河汛期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上游为地势起伏的山区,河流携沙量大,大量泥沙进入水库后淤积,导致库容减少,A符合题意;牤牛河汛期,水库水量大,利于发电和鱼类生长,会加剧滑坡发生,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11.B
12.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一、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二、我国与国外矿产资源丰富相关国家在进行矿产资源合作开发中,我国的优势主要是开采技术优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资金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国多为资源优势以及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11.根据示意图分析,中方主要提供资金和技术,可判断甲表示资金;外方可提供矿产与政策,结合选项判断,B符合题意。故选B。
12.据图分析,中方企业和外方企业分别将自己的优势生产要素如资金、采选技术及管理等相继输入,中外合作项目作为联合开发平台将吸收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势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来共同研发市场适应性更强、品质更优的矿产品,D正确;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矿产品是经过深加工的成品,不是初级产品;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可以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缩短时间,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中方和外方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风险由中方和外方共同承担,ABC错误;故选D。
【答案】13.C
14.B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点评】一、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及工资水平等方面的地区差异。
②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职工培训成本、行政成本、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
③市场因素:市场区位的变化,开拓新市场的需要等。
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如升级转型等)。
⑤资源、原材料、地价等的区域差异。
⑥国家政策或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等。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3.H公司将部分生产业务搬迁到东莞,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C正确;H公司主要是生产用户交换机,对环境影响不大,A错误;H公司将部分生产业务搬迁到东莞,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影响不大,B错误;消费水平受好多因素影响,不会因H公司的生产业务而得到显著提升,D错误。故选C。
14.结合示意图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后,产品销售额上升很大,因此分析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可以接近市场,但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此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的布局是接近市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利润,B正确;获得技术、降低成本和接近市场都不是H公司在全球发达市场布局的根本目的,ACD错误。故选B。
【答案】15.D
16.A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点评】1、水污染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2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3 )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 4)制约工业的发展;( 5 )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6 )造成经济损失。
2、水污染的防治:
(1)预防:通过控制,减少污源排放污染物质。具体措施如实施清洁生产。
(2)治理:采取措施,确保污水在排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具体如建立污水处理厂、改进生产技术等。
(3)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进行管理,以管代治,加大执法力度。
15.自我调节能力相对于生态系统,是对外界的干扰进行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重金属通过地下水进入农田,在植物体内累积,并不能体现稳定与平衡,A错误;甘蔗和玉米的生长习性不同,植物体结构不同,会导致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数量不同,D正确;对农作物进行污染评价主要是采用样本进行调查,所以与种植面积差异无关,C错误;由“附近某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玉米”可知,农作物种植的农田基本一致,与距离污染源远近不同无关,B错误;故选D。
16.该村种植的玉米、甘蔗主要用于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玉米被人们食用后,重金属也随之进入人体,影响身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A正确;该冶炼厂的污水泄漏事故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B错误;冶炼厂的污水泄漏事故和自然灾害、农田虫害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17.【答案】(1)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交界处,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位于我国东北,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易受风力侵蚀;人类长期过度利用导致草场沙化严重,生态系统失衡。
(2)草场退化后植被覆盖度降低,水土流失增加;草地荒漠化,生产力或土壤肥力下降;放牧地减少或草地面积减少,畜牧业规模缩小;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破坏,致使湿地萎缩;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和湿地净化作用减弱,造成下游湖泊的富营养化;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方面①:增加植被的覆盖率、高度以及产草量;有利于退化草原休养生息、自然更新从而逐渐缓解草场的退化程度。
方面②:设置沙障可以降低风速;播种多年生牧草植物可以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
【知识点】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呼伦贝尔沙地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交界地带,因此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致在400mm左右降水相对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呼伦贝尔沙地冬半年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冬春季节风力大,易受风力侵蚀;呼伦贝尔沙地位于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植被盖率低,加上风力大,风力作用强,土地易发生荒漠化,易退化,而人类长期过度利用导致草场沙化严重,生态系统失衡。
(2)草场退化后,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度降低,在降水时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草地退化是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表现,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放牧地减少或草地面积减少,牲畜的食物减少,畜牧业规模缩小;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致使湿地萎缩;草场退化后,地表裸露,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和湿地净化作用减弱,造成下游湖泊的富营养化;草场退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方面①:围栏封育可以减少牲畜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退化草原休养生息、自然更新从而逐渐缓解草场的退化程度,同时增加植被的覆盖率、高度以及产草量;方面②:设置沙障可以提高地表粗糙度,增大摩擦力,从而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危害。沙障可以截留水分,同时播种多年生牧草植物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
【点评】一、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交界过度区域。主要特征有:(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3)时空波动性强,(4)边缘效应显著和(5)环境异质性高。
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是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荒漠化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牧业和人民生活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3、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18.【答案】(1)开凿技术落后,以人工开凿为主;石壁坚硬,开凿难度大;沿线地区气候干燥,施工困难或施工条件恶劣;引水坝和运河较长,工程量大。
(2)运河输水会使卡伦河的水量减少,尤其河流枯水季节,会影响到河流通航;流入波斯湾处的河水减少,河口处的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生物生存;河口处海水上溯,加重盐碱化;水量减少,影响卡伦河下游的灌溉用水等。
(3)利用石壁两侧的落差,为石壁中的磨坊提供动力。其他功能: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养殖、旅游、航运等。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建设工期超过400年(公元224-651年)”可知开凿时期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技术落后,以人工开凿为主;根据“形成了一个壮观的悬崖”可知,开凿河流两侧石壁坚硬,开凿难度大;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域,降水较少,气候较为恶劣,多风沙,沿线地区气候干燥,施工困难或施工条件恶劣;读图可知,引水坝和运河较长,工程量大。
(2)结合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可通航的河流”可知,运河输水会使卡伦河的水量减少,该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尤其河流枯水季节,会影响到河流通航;上游部分航运开发,水量减少,流入波斯湾处的河水减少,河口处的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生物生存;河水水位下降,河口处海水上溯和顶托作用,加重盐碱化;水量减少,影响卡伦河下游的农业灌溉用水等。
(3)根据“水从悬崖流入下游盆地”及图2可知,早期运河利用石壁两侧的落差,为石壁中的磨坊提供动力。其他功能: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养殖、旅游、航运等(交通和灌溉的功能,现代同样有交通,灌溉,调洪,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点评】1、运河:指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
2、人工运河在穿过山岭和跨越河流、河谷时,运河的河岸和河床须有防止浸蚀、渗漏的保护设施。
3、人工运河路线选择条件:
①航运路程短、运费省。
②工程造价低。
③管理维护方便和费用少。
④综合经济效益高。
19.【答案】(1)供给服务: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支撑服务: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等;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等。
(2)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后,供给服务功能提升;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后,调节服务功能和支撑服务功能上升。
(3)进一步提升山地系统的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不断满足绿洲系统的水资源需求;协调好绿洲系统耕地、建设用地与其他生态性用地之间的关系;保护好现在荒漠植被的前提下,防止荒漠化加剧。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撑服务等。对于当地的山地生态系统而言,为人类提供了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具有供给服务。植被可以调节当地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存在调节服务。作为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枯枝落叶增加土壤肥力等,具有支撑服务。当地的山地系统也为当地提供了美丽的风景,供人们休息旅游,获得精神方面的享受,具有文化服务。
(2)首先,荒漠系统中未利用的土地转化为耕地后,耕地资源增多,供给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其次,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后,荒漠生态系统中植被覆盖率提高,对当地气候等调节作用增强,也有利于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其调节服务功能和支撑服务功能上升。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地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承担着干旱区水源涵养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所以山地生态系统中应进一步保持水土,减少值被破坏,进一步提升其系统的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满足绿洲系统的水资源需求。绿洲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承担着几乎全部的生产生活功能,要协调好绿洲内耕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生态性用地之间的关系。荒漠系统环境相对较为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潜在的生态风险区,所以对于荒漠生态系统而言,要保护好现有的荒漠植被,同时加大风沙治理,防治荒漠化加剧。
【点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