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17版)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2017版)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09: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的第二课《有关光的思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的第二课。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个问题对于成人是基本常识,人们很早以来就是通过对光照射下的物体和影子的观察,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本课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先让学生从经验的角度,推测光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径,并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核心概念。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第二部分——探索,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并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观察,解释“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列举出光和声音的传播都有哪些特点,并加以比较。
二、说学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光有了简单初步的了解。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不够严谨,考虑问题不周全,因此,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去寻找证明自己假设的依据是本课的一大难题。本节课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实验验证,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
1.能与声音的传播对比,发现光的传播特点。
2.能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3.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4.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6.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7.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8.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够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教学重点
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黑色幕布1块(宽度>学生身高)、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4个能直立的夹子,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和课件。
板块一、聚焦
情境设计: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隔着黑色幕布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们能听见我说话的声音吗?你们能看到我吗?”
教师提问:我们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光和声音的传播到底有哪些不同。
板块二、探索
(一)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
教师板书,梳理学生的猜想。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让学生推测光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的。寻找推测的依据,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时,一定要求他们说出依据。科学探究中推测很重要,然而推测的依据更重要。
学生寻找推测的依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然光条件下及种种生活现象中寻找更多的证据,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现象,以及我们在之前研究的光源的特点,都可以作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依据。
(二)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
提问:我们对光传播路线有了自己的猜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1.我们想证明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就需要设计实验,帮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4个能直立的夹子、手电筒。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研究需要有明确的方法,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3.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明确实验思路和实验任务。
教师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
(1)在3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
(2)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
(3)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并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4)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5)关闭所有灯光,并合上窗帘,保证手电筒的光是唯一光源。
(6)观察并记录:
①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
②把中间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
5.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需做3次;
(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
(3)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验证实验,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记录要真实、完整。记录表需要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验和记录,这是培养学生记录能力和记录习惯的重要手段。
板块三、研讨
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板块三、研讨
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光是怎样传播的
沿直线传播的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光的传播
实验方法 光行进的路线
1.光直接穿过小孔
2.移动一张卡纸
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在光通过小孔的实验中,我发现:
1.光直接穿过小孔时,在纸屏上:A 能够看到光斑 B 不能看见光斑
2.移动中间的一张卡纸,在纸屏上:A能够看到光斑 B 不能看见光斑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表格中第二行“移动一张卡纸”,实验要求将第二或第三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观察光斑在纸屏上的变化,画出光行进的路线。
教师交代清楚后,学生才可以进行实验。
注意:每次实验要多做几次。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表格记录,完成表格第三行和表格下面的选择题。完成后,教师需要和学生讨论,并确定学生答案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