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的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的第四课。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对图片文字等资料的分析,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围绕火山喷发时的情景、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影响,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火山喷发的情景及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课学习的内容,从“利、弊”两方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于这一自然现象更多停留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感性认识的水平上,并没有深入去了解这种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产生的影响,更没有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2.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3.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4.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5.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重点
基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本课的学习中,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将通过对文字、图片等资料的分析整理来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醋、小苏打、锥形瓶若干。学生收集火山喷发的资料,有关火山喷发的避险小常识。
板块一、聚焦
1.复习导入: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讲述:火山喷发与地震一样,也是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
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火山喷发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复习,学生领会到火山喷发与地震都是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立相关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板块二、探索
(一)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1.课件展示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并为学生提供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的资料。请学生阅读并思考:火山喷发时,会伴随哪些现象?
2.全班进行交流、汇总: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3.阅读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的资料,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4.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文字资料,深入了解火山喷发时的情景以及给地表形态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对火山喷发的外部表现形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为后面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奠定认知基础。
(二)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1.请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对火山喷发的原因进行猜测。
2.梳理、归纳为三点:高温高压、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
3.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原因。
(1)介绍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
(2)讲述模拟实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2)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注意事项:不要用手摸热的罐头盒,带好护目镜,注意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及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设计意图:实验前,引导学生依据火山喷发的外部表现,对火山喷发的原因进行猜测。将模拟实验与自然现象一一对应,理解模拟实验每一步骤的目的,以及每一个现象所代表的含义,由此获得解释火山喷发原因的证据。
(三)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交流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2.学生进一步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丰富学生知识。
板块三、研讨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探究方法来交流总结,提升认知。
2.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能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问题的研讨,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
板块四、课堂总结
1.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2.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