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版)科学五年上册《我们的水钟》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版)科学五年上册《我们的水钟》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09: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我们的水钟》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的第三课《我们的水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我们的水钟》是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的第3课。本课学生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水钟,先用图画的形式对自己设计的水钟进行描述,然后动手制作一个水钟,最后检验自己的水钟是否能准确计时,并对水钟进行改进。
本课旨在通过制作水钟的活动来养菲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各方面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基础。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学生会用图画记录观察内容,但是如果用画图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设计一个科学作品,学生的经历还是很少的。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古人曾利用太阳计时,知道燃香在一定条件下匀速变短,可以大致用来计时,两种计时方法都有缺陷,从而产生探寻认识新的计时工具的愿望。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2、能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3、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4、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5、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都是很重要的。
6、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够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完善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本课是组织学生开展这方面训练比较好的机会,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发挥空间,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让学生真正的深入课堂,积极参与设计的过程,将自己对水钟类型、控制流水速度、刻度三方面的思考外化;同时,也要注重对水钟的测试与改进,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发展都将在此环节得到极大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塑料瓶、秒表(或者手表)、记号笔、直尺、工字钉、铁架台和透明胶带。(可按组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的水钟模型、教学课件
板块一、聚焦
根据上节课所学,水流的速度是有一定规律的:古人利用一定的装置,让水保持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并根据这一特点,制作了水钟用来计时。这节课,让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水钟,你们能说一说水钟有哪两种类型吗 (出示两种类型的水钟图片)
教师提问:水钟是根据什么原理来计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并制作我们的水钟。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受水型和泄水型水钟的图片,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水钟的两种类型。水钟是一类计时的工具,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水钟计时是根据什么原理?”,让学生结合上节课所学进行深入思考。教师提示学生,水钟是根据流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这个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从相同量的水中流出等量的水,时间不变;另一方面,水压不变时则水流速度相等。让学生对水钟能用来计时知其所以然。最后,提出今天的课堂任务——设计制作我们的水钟。
2.出示课本43页中间的一幅插图,提出要求:
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瓶底倒过来盛一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注意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
3.学生分小组动手进行操作活动,观察水流的速度。
板块二、新课教学
1.完成水钟的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图文并茂地完成水钟的设计方案。
投影展示学生设计的草图。
全班交流并初步指出方案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制作水钟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一个制作方案,包括水钟的类型、式样、所用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方案的完善是制作水钟的一个关键,在这部分,教师要引导每位学生不断思考和完善设计,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操作过程。
2.制作水钟。
(1)制作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
(2)计时前先粘好画刻度线纸条(提前标记好0刻度,起始水位)。
(3)计时开始后,每过1分钟,用黑色的记号笔在纸条上画一个刻度来标记水位。
(4)计时同学与画刻度线同学互相配合。
(5)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6)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
(7)动画模拟两种类型水钟刻度线的画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刻度线的间距。
设计意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制作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通过提示,让学生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是重要的,让学生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通过动画模拟画水钟刻度线,让学生简明扼要地知道刻度线的画法以及注意事项。
3.测试水钟。
教师引导:用做好的水钟与秒表对照5分钟,来检测我们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注意:在记录过程中,每1分钟到了,小组的记录员在刻度线上根据水位画一条红色的刻度线。
设计意图:“测试水钟”是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水钟,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实际上也是一次重复验证实验。将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根据测得的结果判断我们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提示学生在测试过程中,每1分钟画一条红色的刻度线记录相应的水位,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水钟的测试结果。
4.对水钟的评估与改进。
(1)教师布置学生进行检验,用做好的水钟与秒表对照5分钟,检测水钟计时是否准确,并让学生交流他们测试的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制作过程中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现造成水钟计时不准确的因素:瓶子的侧壁凹凸不平,瓶子的形状不规则,计时时用手挤压到了瓶子使水流速度加快,打孔的大小,画刻度线时出现误差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改进水钟的方法。学生会提出采用形状规则的瓶子,瓶子侧壁要光滑,打孔大小适当,计时时手不要去捏瓶子,画刻度线时视线要和水位线在同一高度等。
教师提问:
水钟内水滴速度是否可以控制?
这对水钟计时准确性有无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所学,深入思考古代的人们是怎么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教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静脉滴管使水钟的计时更加准确。
(4)对制作的水钟进行改造。
师生交流:让学生明白水钟要准确计时,必须借用工具让水钟里的水均匀往下滴。
设计意图:通过对水钟的评估与改进环节,让学生检验制作好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根据检验结果总结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进一步提出改进水钟的措施。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学生通过思考“水钟内水滴速度是否可以控制?这对水钟计时准确性有无影响?”,对改进水钟方案有了初步的灵感;接着,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静脉滴管让水钟内的水均匀往下滴,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使学生课后的改进工作更有可操作性。
板块三、小结
通过一定的装置能使流水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水滴的速度,能够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设计意图:强调水钟是根据流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
板块四、拓展
教师提问: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
学生会讨论见过的计时工具,如沙漏,也可能提出更有创意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紧扣这一单元的主题《计量时间》。
板块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水钟计时器,通过制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水钟的工作原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计量时间的方法。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