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三 第3章 第3节 旅游规划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三 第3章 第3节 旅游规划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30 15:31:35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旅游规划的目标 旅游资源 保护 环境保护 个性 总体形象 异地吸引 文化内涵 主题 旅游资源 历史文物保护 旅游规划的核心工作是什么?
【提示】 旅游规划目标的确定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工作。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经济 社会 文化 自然 文化 宾馆 饭店 旅行社 餐馆 银行 邮政服务 通信网络 教育培训 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原则 主题 功能 市场定位 旅行社 基础设施 人力资源 旅游规划的目标和组成要素 【问题导思】 
1.为什么要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提示】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之上。2.为什么要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
【提示】 旅游资源的个性,是其魅力长存的关键。
3.为什么旅游规划中要加强法制建设?
【提示】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制的制订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4.旅游规划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提示】 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交通条件、住宿设施、其他基础设施、其他旅游设施、服务和社会因素。5.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是孤立的吗?
【提示】 不是。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是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景点、设施、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的框架中来考虑的。所有这些要素都与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并对其产生影响。它们存在于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是自然、人文环境中对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群体的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那一部分资源。1.旅游规划的目标及其内在关联性具体体现如下:2.利用“规划之鹰”形象记忆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该图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它把旅游目的地的起飞视如雄鹰之飞翔,鹰头是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鹰要飞翔,要靠左右两只翅膀,左翼是交通条件和其他基础设施;右翼是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当地的社会因素相当于鹰尾,影响着它的飞翔速度和方向。在鹰的前方是客源市场,鹰会朝着那个方向飞翔。最后,在鹰的上下左右围绕着它的大气就是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更是以10万人计。随着游人的增多,动物自然隐退到景区内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去了,沟内有名的五彩池,这一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的水位大幅下降。
(1)试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由于游人增多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今后在旅游管理工作方面应注意什么?
【思路点拨】 结合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解析】 旅游活动中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①环境污染: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会产生各类废弃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如旅游交通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造成水污染,乱抛垃圾造成的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针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今后应该加强法制建设,搞好旅游规划,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答案】 (1)由于旅游者增多,沟内经营规模的扩大,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和浪费,导致水位下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结构的破坏。
(2)为了保护沟内生态环境,可确定“沟内游,沟外住”的总体思路,确立“以开发为目标,以保护为前提”的基本原则,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重点解决人为因素对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问题导思】 
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提示】 对景区中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律,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2.旅游规划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它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包括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设施的开发顺序、发展规模与水平、空间布局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避免旅游风险,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景区规划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区划、景区建设、市场策划、产业要素、支持系统和保障体系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解图精要]
1.由图可知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有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社会因素、其他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六个方面。
2.这六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图表应用]
下列旅游规划组成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A.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B.住宿设施——宾馆、野营地
C.交通条件——通信网络
D.社会因素——医疗保健
【解析】 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属于社会因素;通信网络属于其他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属于其他旅游施设和服务。
【答案】 B2.本活动要求对所在地区的旅游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属于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导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和施工的具体规划。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其规划思路如下图所示:1.下列叙述属于旅游规划基本组成要素中社会因素内容的是(  )
①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
②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③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④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 题中叙述均属于旅游规划基本组成要素的社会因素。
【答案】 D2.(2013·湘潭高二检测)下列旅游建设和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某些旅游景点每天限制游客人数
B.拆掉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改建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C.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
D.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解析】 拆掉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改建现代化的摩天大楼,破坏了旅游资源的个性,不符合旅游规划的目标和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B3.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有2 700余年的建筑史。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成现今规模,城市基本格局已有600余年未作改动。该城古城墙完整,古建筑排列有序,共有4 000余处民居,有10%保存完好,古街巷有如“龟背”上的寿纹。街道两旁保存有17—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平遥古城内的民居是山西民居的典型代表,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晋中民居风貌,它同皖南民居齐名,建筑以“凿土为窑”的理念贯彻其中,体现了窑洞式结构,又凝聚了乡土文化的“标志符”——砖砌窑洞外加木廊外檐,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及彩画,特别鲜明夺目。
(1)开发平遥古城旅游的优势资源有哪些?
(2)平遥古城作为旅游资源的突出个性是什么?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如何保护和进一步营造这一个性?
(3)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析】 平遥古城属于人文景观资源,主要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等文化古迹。平遥古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就好像是一部由各个时代的文化遗迹组成的生动的历史。为保持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必须注意严格保护旅游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答案】 (1)主要是古城风貌及建筑文化景观,如街道及格局、店铺、民居等。(2)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古街道基础上,新建城市旅游设施仍要采用古城风貌,与原建筑保持风格上的统一,不建高层楼房,各种装饰以仿古为主;恢复特色商品,开发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用品;补栽树木,防止污染,修建一些仿古文物、楼台、书院、街景等。(3)注重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恢复与再现,注重进行城市规划并体现古建筑特色,同时注意自然环境利用与保护,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第二、三产业部门。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网武汉2012年2月12日电 湖北、江西、湖南旅游部门日前在武汉签署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旅游业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长江中部风光旅游带。(1)图中A为__________(山),其旅游资源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________。
(2)从交通条件对景区开发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规划开发方案。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位于江西省,应为井冈山,其具有旅游资源共有的特性,井冈山作为革命老区,应突出红色旅游。第(2)题,井冈山位于江西省的丘陵山区一带,交通不发达,但位于我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和京九线之间。【答案】 (1)井冈山 位置的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观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红色旅游
(2)井冈山交通位置的通达性差,进出不畅。重点应发展交通,修建连接京九、京广线的铁路。 课时作业(九)
一、选择题
1.下列旅游景点或建筑的修建合理的是(  )
①上海兴建了大转盘、东方明珠塔 ②在青岛、烟台兴建迪斯尼乐园可吸引外国游客 ③在武陵源风景区兴建具有民族风格的旅馆满足游客需要 ④南昌仿古重建“滕王阁”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④
【解析】 迪斯尼乐园是外国著名的游览地,没有中国特色,对国外游客吸引力不大,在两个相距不远的城市同时兴建会分流国内客源,造价高,回收成本难;兴建旅馆会破坏武陵源的地质地貌景观,过去建的旅馆都在拆迁或炸毁,恢复原貌;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大转盘、东方明珠塔均可俯视上海全景,科技含量高,是现代化城市实力、时代特色的标志。
【答案】 B
2.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首批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目前人口达4.5万左右,但为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2万人,因此有一半人要迁走。下列关于平遥古城的发展规划,叙述正确的是(  )
A.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
B.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古城收入
C.保护原有古城风貌,突出古城特色
D.市场经济时代,就应将古城建成商业城市
【解析】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发展应以保护古城原貌为前提。
【答案】 C
(2013·嘉兴高二检测)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底图”,据此回答3~4题。
3.此处旅游景区中下列哪一个区域所占比重最大(  )
A.游览区 B.保护区
C.服务区 D.道路
4.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沿河漂流 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 D.乘游船观湖
【解析】 通过读图了解景区的旅游规划,旅游资源的特色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时要注意对保护区的保护,交通线路的通达性,以及所规划景区的旅游吸引物的特色。
【答案】 3.B 4.B
2010年12月6日,环渤海“9+10”区域旅游合作交流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环渤海及北京周边9省、区、市和10个国内热点旅游城市的相关负责人及旅游业界代表与会。按照设想,到2015年,包括京、津、冀、晋、内蒙古、辽、鲁、豫、陕在内的“环渤海旅游圈”将初具规模,形成跨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阅读以上材料完成5~6题。
5.打造“环渤海旅游圈”,并使之健康持续发展,首先应做好旅游规划,这是因为(  )
①合理的旅游规划能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②合理的旅游规划能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 ③合理的旅游规划能降低旅游投资风险,遏制不良的开发行为 ④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推测在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完成后,下列内容一定出现在规划中的是
(  )
①9省区的交通现状及发展布局 ②9省区的旅游资源及特色评价 ③9省区相关旅游产品的策划 ④9省区的地形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5题,旅游规划不可能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第6题,地形分布不属于旅游规划的内容。
【答案】 5.C 6.A
7.社会因素是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下列因素属于社会因素的是
(  )
①宾馆、饭店、汽车旅馆、野营地等 ②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 ③与旅游相关的活动 ④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社会因素作为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相关的立法和法规、旅游组织机构、招商引资措施、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旅游业认识的计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
【答案】 C
8.下列属于旅游规划中景区建设方面的是(  )
①形象设计 ②景区现状 ③主题定位 ④功能定位
⑤景观设计 ⑥路线设计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解析】 景区建设包括景区现状、主题定位、功能定位、景观设计四方面;形象设计与路线设计属于市场策划。
【答案】 C
某大城市郊区,山峦起伏,林木苍郁,水库明净,温泉遍布,尤其是春季风景如画。山麓地带古宅成片,民风淳朴,瓜果飘香,鱼虾满塘。为吸引游客,当地的旅游区规划在中心服务区兴建音乐喷泉、叠水假山、休闲广场等景点,还增加了“西游记宫”和大型游乐场。但景区建成开放以后,游客远未达到预期的人数,尤其是“西游记宫”几乎无人光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9~10题。
9.该旅游规划不成功,其主要问题有(  )
①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 ③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区布局过多的接待服务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④“西游记宫”等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⑤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⑥环境污染严重,很难吸引游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解析】 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必须营造与之匹配的环境背景,突出主题,彰显特色,不宜喧宾夺主,避免与相邻景区的低水平雷同。
【答案】 B
10.关于本区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区发展应以农业为主导,以农业基地建设为目标
B.本区旅游产品应定位为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风景为辅
C.鉴于长期发展的需求,本区宾馆的等级应一步到位,建成五星级宾馆
D.该旅游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解析】 旅游发展目标和开发方向应依托本区的优势资源(山峦、林木、水库、温泉、古宅、民风、瓜果、鱼虾),突出个性,合理规划。
【答案】 D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江南古镇周庄历经900年岁月沧桑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水乡集镇的建筑风格,被誉为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近几年,周庄的旅游业高速发展,平均每年旅游收入递增35%以上,仅门票一项年收入就超过4 000万元。
1998年苏州市政府决定修建一条城市环线公路,以筑起苏州大旅游网络。设计中的一段公路将从周庄西北侧穿过。这一决定遭到很多专家和周庄镇政府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条公路将使古镇的环境受到无可挽回的损失。而另一些工作人员和当地部分居民认为,进入周庄的陆路交通目前只有昆周公路上的一座急水港桥,除此之外就只有走水路进入,不很方便。修好公路后,周庄将能接迎八方客,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公路走的是古镇边上,又不从里面经过,怎么会破坏古镇环境?
(1)分析周庄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作为一名游客,请你对在周庄附近修公路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 第(1)题,根据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结合周庄的实际情况作答。第(2)题,仔细阅读材料,根据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组织答案。
【答案】 (1)周庄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富有特色的水乡景观,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周庄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周边地区人们生活水平较高,有强烈的出游需求,为周庄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周庄靠近上海、苏州等大城市,对外交通联系便利,可以借助周边城市的基础设施;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促进了周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2)不应修公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应以保护资源和保护特色为前提,否则是自断财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周庄的特色是江南的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建公路和超过环境承载量的大规模旅游活动都会破坏这里的古镇环境。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那里的管涔山森林公园最大景区——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北方香格里拉”之称。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并且多来自于周边县市区,省外游客更是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1)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2)宁武县政府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3)宁武县政府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解析】 第(1)题,根据宁武所处地理位置可知当地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服务设施落后,周围有几大风景区的影响导致游客稀少。第(2)题,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第(3)题,进行旅游景区规划时要注意不能重复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和周围景区组建,要突出非凡性、不能一触而就简单建议等。
【答案】 (1)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旅游服务设施落后;该地经济欠发达,且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四周有著名的几大风景区,且非凡性较为突出;当地对该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较为稀少。
(2)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
(3)注意品牌之争、重复开发、低水平开发、不顾市场需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