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与空间差异,并说明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联系社会生产力状况分析其成因。
3.关注人口问题,并能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演示结束人口增长 J 出生率 死亡率 经济发达程度 妇女就业状况 文化教育水平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生产力 1.一般而言,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快还是慢?
【提示】 文化教育水平与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负相关关系,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相对较慢。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 封建 高 高 极低 高 高 较低 采集 狩猎 手工劳动 下降 延长 产业革命 工业化 生产力 医疗卫生 出生率 死亡率 低 低 低 医疗卫生技术 生育观念 生育行为 发达 高-低-高 三低 2.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某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有什么因素?
【提示】 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影响某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因素除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迁移。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差异 【问题导思】
1.从古至今,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从古至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人口数量大大增加。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与人口增长的快慢有何关系?
【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
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的“J”形曲线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总体上逐渐加快,且有快慢差异。公元前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公元后(中世纪)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在近100年来(现代)增长迅猛。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由于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它们目前处于不同的人口增长阶段,因此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思路点拨】 根据图中不同时间段人口曲线的陡缓判断人口增长的快慢;结合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
【解析】 由图示可获得以下主要信息: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存在不平衡性;②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增长变缓。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决定人口增长状况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分析,可以突破本题。
【答案】 (1)增长速度变缓,但整体上还是上升的。
(2)国家独立,科学文化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生存环境的好转等。人口增长模式的判定 【问题导思】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为什么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提示】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营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人类死亡率的下降。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是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 在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到“高低高”,最后出现“低低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与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大小变化是一致的,即人口增长速度由慢到快而后又减慢;而人口数量在自然增长率降为零值之前是持续增加的。
3.促进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促进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1.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低—低—低”模式,发展中国家多为“高—低—高”模式。
2.根据“三率”的数值及变化特点判定3.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形特征判定
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此种图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所示:(1)图中A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增长又属于“低—低—低”模式的是( )
A.日本 B.德国
C.古巴 D.意大利(3)世界人口的增长发生的变化,1920年以前,______;1920年以后,________________。
(4)与A相比较,B的人口增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抓住图中A、B两类国家的人口总量及其变化特点判断国家类型,再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人口发展特点。【解析】 第(1)题,A类型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第(2)题,古巴是人口增长进入“三低”模式的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第(3)、(4)题,从图中可看出,192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快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第(5)题,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的人口问题。【答案】 (1)A (2)C
(3)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世界人口增长快
(4)人口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
(5)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劳动力,影响经济的发展教材P7图1-3 1998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图表展示]图1-3 1998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解图精要]
1.从图上可以看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多维持在1.0%~2.5%之间,属于比较高的水平,相应的人口增长为过渡模式,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面临着极为严重的人口问题。
2.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低于1%,属于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其中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
3.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可以说正在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这是采取积极的人口政策的结果。[图表应用]
1.下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比较低的是( )
A.东亚地区 B.南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撒哈拉以南非洲
2.对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来说,导致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导因素是( )
A.宗教因素 B.经济因素
C.自然因素 D.文化教育因素
3.下列国家中,存在劳动力不足问题的是( )
A.俄罗斯 B.中国
C.巴西 D.埃塞俄比亚【解析】 从图中看,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但相比较而言,东亚地区比西亚、南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往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图中显示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其国土面积广大,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答案】 1.A 2.B 3.A教材P2~3活动
【点拨】 1.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可得出埃及与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85%和0.12%。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大小反映了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埃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日本,因此埃及的人口增长速度比日本快。3.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段时期内的人口增长数量可以用PXn来计算。其中P表示人口基数,X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n表示时间段内的年数。因此埃及与日本2000年自然增长人
口数分别为118.4万和15.2万,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明显多于日本。
教材P3活动
【点拨】 1.因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妇女受教育的程度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正好相反。
2.略。教材P4~5活动
【点拨】 1.据资料计算,唐代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约为18岁。
2.我国当代妇女法定初婚年龄是不得早于20周岁,唐代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比我国当代妇女法定初婚年龄小。
3.初婚年龄小,生育时间提前并延长,人口出生率就会提高。
4.晚婚必然晚育,晚婚晚育使世代间隔的时间延长,人口增长速度减缓,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教材P9活动
【点拨】 1.读表可知,我国历史上人口数量变动的特点是:起伏不定,时多时少,时快时慢。当发生自然灾害或朝代更迭时,人口增长缓慢;当风调雨顺、政局稳定时,人口增长迅速。但我国人口数量变动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2、3、4.略。1.读古代人口增长状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影响人口增长的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答案】 B2.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
A.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均已处于“现代型”
B.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均为“高—低—高”模式
C.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
D.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转变速度较快,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解析】 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均已处于“三低”的现代型;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大多为“高—低—高”模式;由于世界人口的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由于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答案】 B3.该省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年份是( )
A.1965年 B.1970年
C.1975年 D.1980年
4.该省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是( )
A.1965年 B.1948~1956年
C.1945年 D.1970年
5.该省人口出生率在哪一段时间处于增长状态( )
A.1955~1970年 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 D.1960~1980年【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出生率曲线在1970年的纵坐标上达到最高,以后逐年降低,因此选B项。第4题,1948~1956年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第5题,实线一直呈上升趋势的时间段出生率处于增长状态。
【答案】 3.B 4.B 5.A(1)A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人口增长主要受________制约;该时期,人口增长较快的是____________地区。
(2)B时期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双选)( )
A.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B.机器化大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国家的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提高
(3)C时期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A属于原始社会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该时期人口增长主要受自然条件制约。第(2)题,B时期属于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该时期人口迅速增加应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加两方面分析:发达国家的人口迅速增加得益于产业革命,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速增加则得益于政治的独立。第(3)题,C属于后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空前提高,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答案】 (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2)BC
(3)“低—低—低”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口出生率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随之下降。 课时作业(一)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3题。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1.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死亡率高
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
2.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全世界死亡率降低
C.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
D.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3.从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得知,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不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B.从历史到现在人口不断增长
C.人口数量加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
D.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根本的联系
【解析】 世界人口增长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具有阶段性特征。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家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因素,导致亚非拉国家及大洋洲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答案】 1.D 2.D 3.A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口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③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
【解析】 第4题,图中四个国家中,②国家0~14岁所占比例最高,为年轻型国家,人口增长最快。第5题,读图可判断③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20%,为老年型。
【答案】 4.B 5.A
下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8.图中①与②相比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
A.战争 B.疾病
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
【解析】 第6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中各点③最符合。第7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经历了由原始型④到传统型③,再到处于③与①之间的过渡阶段的②,最后为现代型①的四个阶段。 第8题,现代型死亡率较高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高。
【答案】 6.C 7.B 8.D
9.(2012·长沙高一期末)根据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b
②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d
③德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
④巴西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由图可知,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数值先增后降,但自然增长率在d之前均为正值,因此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之后人口负增长,与少数发达国家一致。
【答案】 C
10.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解析】 欧洲国家大多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应采取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的措施。
【答案】 A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1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解析】 第11题,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可知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是宁夏;每年净增加人口数=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结合图中数据可大致估算出江苏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西藏最少。第12题,上海的人口增长为“三低”型,而西藏为“高—低—高”型;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呈负相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相关;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上海人口老龄化更严重,死亡率高。
【答案】 11.C 12.B
二、综合题
13.读中国人口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________模式。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年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57%,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接近于______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5)我国下列省、市、自治区中,目前还没有完成人口转型的是( )
A.上海 B.江苏
C.北京 D.宁夏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大部分时间A曲线高于B、C曲线,说明A表示我国人口出生率,B表示死亡率,而两者之差就是曲线C所表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第(2)题,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第(3)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值出现在1960年前后,因为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第(4)、(5)题,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
【答案】 (1)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高 低 高 高—低—高
(3)1960 三年自然灾害
(4)低 低 低
(5)D
14.读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带来的影响和解决措施分别是什么?
(2)结合图示分析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图中唯一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国家是________,解释其主要原因。
【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类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消费量增加,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社会问题。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归根结底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死亡率的大小不仅与医疗卫生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老年人口比重有关,老年人口比重大会使人口死亡率回升。
【答案】 (1)尼日尔 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
影响:加大了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2)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手工劳动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多,导致高出生率。
(3)德国 经济发达,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高,所以人口死亡率反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