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呼吸与健康生活》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呼吸与健康生活》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09: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呼吸与健康生活》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呼吸与健康生活》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第2课。本课围绕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一在不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进行体验、探索,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得出科学结论;通过测量不同状态下人体呼吸的状况及对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对比,让学生经历:体验-发现-推理-阅读反思-论证的思维过程,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本课共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聚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问题"我们在不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二部分 探索∶主要是学生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状态下的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发现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呼吸次数,用可靠的数据来说明人体运动量越大,呼吸次数增加得越多。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呼吸的过程其实就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运动后呼吸增加的原因是为了加快气体交换,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三部分 研讨∶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认识到人运动后会加快呼吸次数,知道锻炼可以增加肺功能,使我们人体更健康。同时通过测量脉搏初步了解伴随着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也会随着改变,明白人体的器官是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第四部分 拓展∶通过资料阅读明白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加的,所以经常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于呼吸有较多的生活体验,知道我们离不开呼吸,运动起来呼吸会加快,睡觉时呼吸会减弱,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吸”“为什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加快”等问题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并不完整,故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同时,很多学生会认为人体呼吸时吸进去的都是氧气,呼出来的都是二氧化碳。故学生对呼吸本质的学习主要是一个顺应的过程。
四年级学生学习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呼吸系统是人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系统,既可以自然地进行又可以受大脑控制。所以在体验安静、慢走、跳动等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活动时,要求学生自然呼吸,不刻意控制自己的呼吸。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做好数据的获取与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
3、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4、能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5、能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1. 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 在教师引导下,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分析出人体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的原因是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教学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分析出人体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的原因是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资料阅读、视频辅助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善或修正对呼吸本质的认识,为后续解释呼吸速度变化做好知识储备。再引导学生测量不同状态下人体呼吸次数的变化,并对测量的数据展开思考与分析,同时引发对健康生活的思考。
六、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呼吸,知道呼吸主要依靠什么器官进行呢 怎么样才算是呼吸一次 预设学生回答∶肺、一呼一吸(或者一吸一呼)
3.回忆呼吸
播放运动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视频
教师提问:运动后,我们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回忆、概括、表述自身经验
设计意图:运动后,会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这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切入,能让学生快速聚焦到本课的主题“呼吸与我们的健康”
4.改变呼吸
要求:自然呼吸,不刻意控制自己的呼吸
活动1: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活动2:测量原地蹲下30次后的呼吸次数
活动3:测量原地快速跳动30次后的呼吸次数
学生活动:操作实验,完成记录
教师提问:运动前后,呼吸次数有什么变化?这个过程中,你注意到心跳的变化了吗?
学生活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引导提问:通过分析实验记录,我们知道,运动能增加我们呼吸的次数。有哪些活动能减少呼吸次数呢?
设计意图:出于安全考虑及受场地的限制,设计学生在原地能完成的活动:原地蹲下、原地跳动两种运动。此外,将测量活动安排在分析资料之前,旨在让学生先积累丰富的呼吸变化经验,进入理论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大部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呼吸次数增加”的生活经历,但对于“呼吸次数减少”的关注比较少。因此,在完成实验部分的研讨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减少呼吸次数”的活动。
5.理解呼吸
出示“气体成分柱状图”
教师提问:阅读柱状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观察图表,挖掘信息
设计意图:出示柱状图后,给学生抛下一个开放性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深入挖掘图片中的信息。从图中,学生可知: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不一样;呼吸前后,氮气含量变化小、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吸入的气体是混合气体、呼出气体也是混合气体……等。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做适当补充。
出示“资料卡”
教师提问:结合资料,你能分析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吗?
设计意图:体验——验证——推理,这一环节,让学生结合活动经验及补充资料,推理解释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的意义。
二、研讨
1. 这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提供同一个人睡眠状态、安静状态、慢走、原地跳的呼吸次数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相对于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有些活动能减慢呼吸,有些活动能加快呼吸。
2. 运动后,为什么呼吸次数会增加?我们呼吸是为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气体交换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从而解释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在一次呼吸中,气体交换的量是一定的,所以要多次呼吸,让更多氧气进入体内,以供我们人体所需。
请学生思考:“运动后,如果呼吸次数不增加,会怎么样?”从而认识到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在运动过程中,你还注意到身体的其他变化了吗?(可提供课前一些同学测试心跳的视频)
设计意图:在前面两个探索活动的基础上,利用视频、拓展的信息、追问等方法,让学生对“呼吸是人体维持生命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与内化。最后一个研讨问题是从呼吸系统延伸到循环系统,旨在让学生形成“人体各系统是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认识。
三、拓展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 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在肺部,关于肺、肺活量以及如何测量,将在下一节课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与拓展,从科学的角度帮助学生建立呼吸与健康生活的联系,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