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学案(打包4套)(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学案(打包4套)(无答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31 11:59:22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第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感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学习过程:
环节一:介绍第一首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5分钟)(学生先自行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1、《破阵子》选自《 》,作者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21cnjy.com
环节二: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词,然后理解、赏析。(15分钟)(学生自评,组长总评,试背诵熟练程度和完成习题的正确率评分,优秀小组计10分)
上片写军旅生活,战前准备。首句是实写,后几句是虚写。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队生活。“沙场秋点兵” 暗示战斗即将开始。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 的气氛,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3、赏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下片写战斗场面,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4、“ , 。” 用 修辞手法,从 觉和 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上阕“ , ”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 的悲愤。21·cn·jy·com
5、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哪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www.21-cn-jy.com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 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意境开阔,豪迈激越。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在这五首词中, 和 也属于“壮词”。
环节三:快速默写(10分钟)(每组抽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在组内默写,试默写的准确率进行评价。)21教育网
环节四:(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下列习题,小组互评)
【知识迁移】
请根据提示,写出你学过的爱国诗词。
① ,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1·c·n·j·y
② ,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 ,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比较阅读】
(二)《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渔家傲》:塞下景色, 特点:      。
《江城子》:打猎, 特点:      。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 特点:豪放、激烈,有英雄气概。
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中考链接】
1、根据原文默写.
①(2006年苏州市中考试题) ,梦回吹角连营。
②(2008年南京市中考试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却君王天下事,     。
2、《破阵子》词中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3、下边对《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环节五:强化记忆,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对本课五首词进行强化记忆。
2、双基训练,拓展练习。
学习过程:
环节一:对本课五首词进行强化记忆。(10分钟)(学生抽号背诵,小组比赛背诵,视背诵的熟练程度加分,满分为1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环节二:强化训练。完成《课时达标》P88-92页所有习题。(2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视完成质量加分,满分为10分) 21教育网
环节三:当堂批改。(10分钟)(教师点拨,小组互改,酌情评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5、《词五首》教学案
班级: 姓名: 使用日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感情。
学习过程:
环节一:学习第一首词。(15分钟)
(一)介绍第一首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学生先自行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1、《望江南》,选自《 》,《望江南》是 。作者 ,是 (朝代)21·cn·jy·com
词人,诗词兼工,是 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二)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词,然后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赏析。(学生自评,组长总评,试背诵熟练程度和完成习题的正确率评分,优秀小组计10分)
2、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人物 事件
3、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态?
4、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
5、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6、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21cnjy.com
7、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
8、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
(三)快速默写。(每组抽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在组内默写,试默写的准确率进行评价。)www.21-cn-jy.com
环节二:学习第二首词。(15分钟)
(一)介绍第二首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学生先自行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1、《武陵春》选自《 》,作者 ,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初一课本中,我们学过她的作品: 。2·1·c·n·j·y
(二)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词,然后理解、赏析。(学生自评,组长总评,试背诵熟练程度和完成习题的正确率评分,优秀小组计10分)2、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3、上片中“ , ”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
4、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诗词的鉴赏方法和规律
⑴、从题目认识对象 ⑵、从字面读出感觉 ⑶、从注释破解难点 ⑷、从作者了解背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⑸、从原作找到根据 ⑹、从题干得到启示 ⑺、从首联找到特点 ⑻、从尾句渗透主旨21·世纪*教育网
⑼、从景物把握情感 ⑽、从意境洞察心胸。
规律:诗、词作的内容特点一般以前(景)事后情,或前事后理居多,鉴赏时要把握住作者具体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情达意。  21*cnjy*com
三、快速默写
环节三:(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下列习题,小组互评)【来源:21cnj*y.co*m】
【知识迁移】
根据提示,写出以下写愁的诗、词句。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李煜《虞美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 。21教育网
(李煜《相见欢》)
④、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www-2-1-cnjy-com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⑤、试问闲 ( http: / / www.21cnjy.com )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比较阅读】
(一)《望江南》和《武陵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1、《望江南》时间: 。 事件:梳洗罢,登楼盼人归。景物: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人物情感(变化):             2、《武陵春》时间: 。 事件:倦梳头。景物:风、尘、花、泪、双溪、舴艋舟(后两都均为想象中的景物)。 人物情感:            3、两首词,作者都在细心雕琢着所见之物,所达之情。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写作技巧:同是思人,同是梳头,“梳洗罢”流露的是知远行人必归,再失望也可等待的感情;“日晚倦梳头”体现的是内心深知“物是人非”,没有任何期待,不过是自己无期无尽的精神折磨而已。同是思人,对生活已失去了兴趣。【中考链接,当堂测试】 2-1-c-n-j-y
1、(2009山东荷泽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过尽千帆皆不是, , 。 【出处:21教育名师】
2、(2010广州市中考题)《武陵春》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分) 3、(2011广州市中考题)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环节四:强化记忆,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两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感情。
学习过程:
环节一:学习第一首词。(15分钟)
(一)介绍第一首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学生先自行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1、作者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在初二下学期学过他的名篇《 》,其中名句“ , ”,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二)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词,然后理解、赏析。(学生自评,组长总评,试背诵熟练程度和完成习题的正确率评分,优秀小组计10分)
2、词中“ ”字直接点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季节,“ ”四字间接点明了季节,紧扣题目 。3、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表现有:⑴ ;⑵ ;⑶ ;写出了边塞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景色。4、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21cnjy.com
诗句;从“浊酒一杯家万里”你想起了《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21·cn·jy·com
, 句。所以,从环境描写和内容上看,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悲壮。www.21-cn-jy.com
5、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下阕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              
6、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 。
“ , ”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快速默写。(每组抽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在组内默写,试默写的准确率进行评价。)
环节二:(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下列习题,小组互评)
【中考链接,当堂测试】
1、(09湖南衡阳市)诗歌欣赏:
⑴、对《渔家傲·秋思》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⑵、根据词意,请回答下面问题(2分)
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
2、①四面边声连角起,     ,     。(2007浙江温州市卷)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      。(2008浙江丽水市中考)
环节三:学习第二首词。(15分钟)
(一)介绍第二首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学生先自行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1、《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是 。
(二)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词,然后理解、赏析。(学生自评,组长总评,试背诵熟练程度和完成习题的正确率评分,优秀小组计10分)2·1·c·n·j·y
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2、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三、快速默写(每组抽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他同学在组内默写,试默写的准确率进行评价。)
环节四:(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下列习题,小组互评)
【中考链接,当堂测试】
阅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1—2题。(2007 四川资阳市)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21教育网
3、(2008四川眉山)面对失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白吟出“      ,     ”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强敌,苏轼直抒“ ,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决心;面对生死,文天祥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达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2005年河南中考题)本词上阙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每空1分)
环节五:强化记忆,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