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人工智能教育 三年级上册
第4课——光控装置
目 录
智能目标
01
观察思考
02
智能体验
03
知识宝典
04
交流讨论
05
智能故事
06
智能目标
搭建光控电灯电路
了解光控装置的原理
掌握光学知识
2
1
3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01
观察思考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回想一下楼道中的电灯,如果在大白天对它大喊一声,电灯怎么也不亮。
而在黑漆漆的夜晚,只需要拍拍手掌灯就能亮,这又是为什么呢?
“
01
智能体验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2. 按照下图所示搭建电路
名称 代号 实物图 数量
固定板 1个
电池盒 19 1个
电池 1对
导线 1-7 若干
门铃集成电路 21 1个
开关 15 1个
光敏电阻 16 1个
喇叭 20 1个
1. 准备下列材料:
3. 将装置拿到黑暗的环境下,音乐响起来了吗?
4. 将装置拿到有光的地方,音乐响起来了吗?
01
知识宝典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在上面的体验中,我们实现了光控音乐电路。为什么光可以使门铃响起来呢?
这是由于电路中的光敏电阻导致的,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将会认识到什么是电阻,什么又是光敏电阻。
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和电磁波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形成的统一场在空间传播,就形成电磁波,我们常听说的红外线、紫外线以及无线电都是电磁波
而光也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也就是图中的可见光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介质中传播。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光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宇宙中已知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C表示。
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块呢?
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到达地球,
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C = 3×108 m/s
01
交流讨论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想一想,我们眼前的书本会发光吗?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他们呢?
你知道在下雨天,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呢?为什么?
01
智能故事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运用到了电磁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无线电波。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
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
而在电视中,除了要像无线广播中那样处理声音信号外,还要将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一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视的画面和喇叭里的声音。
电磁波的应用
无线电接收装置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微波炉。微波是一种电磁波。
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
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
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因为搅拌器是风扇状的金属,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从而加热食物。
微波炉的功率范围一般为500~1000瓦。
声音的传播
微波炉
01
课后实践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把一根铅笔(或者筷子)放在装了一半水的透明玻璃杯中,筷子会发生什么呢?
动手操作并查找相关资料,解释背后的原理
综合评价
智能故事
课后实践
综合评价
交流讨论
知识宝典
智能体验
观察思考
智能目标
新的进步 自评 同学评 老师评
我会搭建光控门铃电路
我掌握了光学知识
我了解光控装置的原理
教师评语
同学们再见
人工智能教育 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