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的第二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原因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向,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可以为今后学习有关于“声” 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材
声现象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声音是我们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对于“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是很迷茫的,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效果不同,学生就知之甚少了,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效果的差异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另外,四年级学生虽已具备会初步做实验的能力,但学生在性别、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思维活跃度、求知欲、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愿意合作,能否做到安静实验,这些都会影响探究的效果。
说学情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能在沙(固体)、水(液体)、空气(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的传声效果不同。
2.知道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科学探究能力目标:
1.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仔细观察,认真比较。会给传声效果排序。
3.能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究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
说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不同。
1、“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改用课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
2、在课前布置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制作方法同桌合作自制好土电话。
3、探究沙子、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中把步骤2中的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换成用纸塞住耳孔,这样更便于操作。
说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
实验1: 课件展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
实验2:探究沙子、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步骤:
(1)拿出准备好的三只塑料袋(分别装着沙子、水、空气)。
(2)把桌面整理干净,将其中的一只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3)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敲桌子或摩擦桌子。
(4)用另外两只塑料袋重复上面的步骤。
(5)记录实验结果。
说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3: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1.抽几组学生在不同方向打土电话。认识到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并且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的。
2.通过对比实验:棉线拉直与不拉直的传声效果比较,认识到拉直的棉线能很好的传递振动,而松软的棉线会抑制、减弱并最终中断振动,使振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
拓展运用
伏罂而听
1、你能用你学的知识来解释成语故事“伏罂而听”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吗?
2、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节课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上课铃声场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实验探究为核心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美丽,享受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真正演绎成主动探究、自主求知的过程,积极参与到知识体系构建中;通过拓展运用活动,感悟科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但由于准备的不充分,自身经验的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等都需要加强,需要向各位老师学习。
欢迎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