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用气球驱动小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用气球驱动小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10:0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用气球驱动小车》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的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用气球驱动小车》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二课。本课从熟悉的气球来聚焦问题,了解学生对推力及反冲力这一问题的原有认识,引发探究任务,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课文安排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玩的气球,把气球吹足气,气球怎样运动中展开,然后让学生动手安装一辆喷气小车,让学生解释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最后让学生明白了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 必须用更大的力。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一定的了解。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及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由于本课是关于气球驱动小车的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玩气球,也玩过小车,学生在玩中看到了气球吹足了气以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部分细心的孩子感受过气球喷出气体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没有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孩子没有注意或考虑过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
1.会组装用气球反冲力作动力的小车。
2.会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4.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5.意识到要把实验现象转化为支持观点的证据。
6.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7.体会到可以用反冲力作为动力驱动车辆、火箭、飞机等物体运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8.改变喷气管粗细和气球充气量会影响小车的动力大小。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组装用气球反冲力作动力的小车,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并用实验数据证明小车运动快慢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本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力可以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且改变力的大小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的快慢。为后续继续学习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
1. 出示气球,提问:把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会怎样运动呢?
学生表达想法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由地玩一玩气球并交流体验感受。可以发现把气球吹足了气放开,气球不是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是胡乱地变换着方向。
2. 聚焦问题:我们能用气球驱动小车吗?
学生表达想法,这时学生可能想不到具体怎么用气球做动力驱动小车,或提出的方法不可行,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学生。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在玩气球的过程中,描述气球的反冲现象,为后续了解反冲力做铺垫,也可以启发学生把气球产生的动力应用在推动小车上。
板块二、探索
(一)观察气球喷气方向与气球运动方向的关系,感受反冲力
1. 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教师将充足气的气球嘴朝下,让学生仔细观察松手时,一开始气球嘴向哪个方向喷气,气球又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
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将学生的想法写在黑板上。
2. 课件展示实验操作步骤。
(1)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把手放在气球口感受喷出的气体;
(2)气球向下喷气,把手放在气球上方,感受气球上升的力;
(3)气球朝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喷气,仔细观察气球最开始时的运动方向。
3. 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球喷气方向与气球运动方向相反。
4. 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推动气球运动的呢?
教师引出反冲力的概念并板书,让学生了解:当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推力叫反冲力,气球就在反冲力的推动下运动了起来。
5. 提出问题:怎样利用气球的反冲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学生交流安装气球小车的方法。
6. 教师小结,引入能量概念: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产生的动力—反冲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二)组装利用气球驱动的小车
1. 课件或微视频展示气球小车的组装方法。
(1)在小车上安装好喷气管支架后,将未充气的气球安装在小车上。
(2)用打气筒给气球充足气。
(三)测试组装好的气球小车,思考怎样能使它行驶得更远
1. 提问:怎样才能使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要求学生在实验里检验自己的方法,并找出让小车行驶得更远的方法。
2.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在教师指定的区域进行。
设计意图:第一个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气球喷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学生将手放在气球上方能感受到气球喷气时产生的推力,利用这个推力能作为小车的动力。接着学生安装气球小车,试一试采用哪些办法能让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这一系列活动都将加深学生对运动和力的理解。
板块三、研讨
1. 问题一:气球是怎样使小车运动的?
全班共同交流,学生能提出是反冲力使小车向前运动。
2. 问题二:反冲力是怎样产生的?
引导学生思考:气球向外喷气时,产生了和喷气方向相反的反冲力,小车在反冲力的推动下向前运动。
3. 问题三:怎样改进可以使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
学生回答:可以使用更大的气球、用较粗的喷管或者安装多个气球等使小车获得更大的动力,这样小车可以行驶得更远。
4. 师生总结:反冲力越大,动力越足,小车行驶得更远。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数据帮助学生证明自己的推测,意识到把实验事实转化为支持观点的证据,让学生发现反冲力越大,动力越足,小车行驶得更远。
板块四、拓展
1. 视频展示喷气式飞机、火箭,提问: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观看视频,师生交流这两种机械都是靠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 反冲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学生尝试列举生活中熟悉的有关反冲力的例子,教师举例:水火箭、过年燃放的烟花、机枪飞出去的子弹等。师生共同探讨:这些物体是怎样产生反冲力,从而向前运动的?
师生小结:当物体内部喷出东西时,会产生与喷出东西方向相反的反冲力,物体会在反冲力的推动下运动起来,运动方向与喷出东西的方向相反。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反冲力和反冲力运动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科书中对反冲力的表述,止于举例说明的水平,只要学生能举出反冲力运动的例子就可以了。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