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10:0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运动与摩擦力》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的第4课。本课围绕摩擦力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以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问题展开。通过古人用滚木搬运重物的场景,提示学生思考这种运动方式是如何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的,引入本课的研究问题“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小这种摩擦力”。
教材围绕“运动和力”的核心概念,设计了3个活动,先是研究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分别研究在物体下方垫上滚木或安轮子的方式,需要多大的力让物体从静止到运动。这三个活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一方面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或安轮子的方式来减少物体运动的摩擦力。
通过这3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技术改进上的伟大智慧,为后续设计制作小车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和探究素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摩擦力”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对物体运动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也不陌生。但是,对“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如何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减小摩擦力?”等问题并没有多做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用实验数据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2.会用轮子改装小车。
3.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方式运动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4.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5.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乐于表达交流。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物体从静止到运动要克服摩擦力,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是有大小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收集证据,知道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本课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体验不同"牛"的力的大小活动,并采用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物体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
一、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皮球,皮球在桌面滚动,最后停止。
提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预设∶ 皮球慢慢减速,最后停下来。)
提问∶ 谁能解释
(预设∶ 皮球受到摩擦力。)
2.感受摩擦力。
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感受到摩擦力呢
(预设∶把手放在桌面上往前推。)
提问∶有什么感受
(预设∶有一个阻碍手掌向前运动的力。)
3.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4、出示古人搬运巨石的图片
提问∶ 古人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
(预设∶ 使用滚木。)
提问∶人们在搬运巨石等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如何减小摩擦力呢 (预设∶减少接触面积、改变运动方式等)将学生说的方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5. 出示教科书上的插图,聚焦问题: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小这种摩擦力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减小摩擦力的各种方法,教师汇总板书。
设计意图:在聚焦部分先给出了摩擦力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主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减小摩擦力”,这将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了解,也为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有更好的实践体验做铺垫。
板块二.探索
教师引导:那搬运重物时究竟怎样减小摩擦力呢,我们一起来研究。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如何进行实验?怎样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思考(如若想不到的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实验材料供参考)。
(预设:将木筷子垫在纸盒子下面或者给纸盒安装轮子,带动纸盒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教师引导: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垫上滚木或安装轮子来运输重物,根据三年级的学习,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做滚动,这时产生的摩擦就是滚动摩擦。那相对于不垫滚木或装轮子,而是直接拉动重物前进的方式,则称之为滑动摩擦。那你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它们摩擦力的大小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活动:探究用不同的方式搬运重物时摩擦力的大小。
(1)观看实验微课,梳理实验方法。
(2)师生共同小结实验细节:垫圈要一个一个地增加、轻拿轻放;棉线不能脱离滑轮卡槽;及时记录下纸盒刚好运动起来时所用的垫圈数,垫圈数越多说明纸盒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实验重复三次等。
(3)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4)将小组的数据汇总到班级记录表
设计意图: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可以想到减小摩擦力的办法。但对于如何进行实验探究,需要学生先思考、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哪种运动方式摩擦力更小。而后才是层层推进探究活动,收集证据,为后面的研讨论证提供支撑,从而发展学生实证推理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板块三.研讨
(1)分析实验结果,怎样搬运重物最省力?哪一种方式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最小?(预设:装上轮子时,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最小,而纸盒直接在木板上滑动时摩擦力大。)
(2)装上滚木和装上轮子都可以减少摩擦力,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好?它们搬运重物时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预设:装上滚木和轮子时,都可以减少摩擦力,但是用滚木搬运的时候不方便,要不断地移动滚木或者铺更多滚木,而轮子可以随纸盒移动。)
师生小结:轮子可以看作移动的滚木,人类发现可以用滚动的方式前进,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3)有些小组的实验结果有点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同学们到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组间交流,观察思考为什么测量出的摩擦力大小结果不同?有哪些影响因素。
教师追问:摩擦力的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预设:摩擦力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重量有关。)
(说明:课前准备一个小组的木板贴上粗糙的砂纸,一个小组的纸盒内装更多的重物。)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分析数据,总结规律,发现滚动时摩擦力更小。同时,也能从使用滚木和使用轮子运输重物的活动体验中,对人类技术的进步意义理解更加深刻。其中课前提前设置了两组条件不同的小组,一组是改变了纸盒的载重,一组则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学生在分析数据后,经历了从存疑→交流→思考→领悟的过程,为拓展环节中理解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奠定基础。
板块四.拓展
(1)观看故宫搬运汉白玉巨石的视频: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努力下,我们也有一个伟大的建筑——故宫。当时建造故宫时,这块巨大的汉白玉,重达270吨,要从北京城外70多公里的地方运进故宫,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说说他们是怎么搬运的?冰面上洒水后的摩擦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冬天路面上有冰冻,井水浇在冰面上起到润滑作用,摩擦力变小了,工人可以轻松搬运汉白玉大石。)
(2)教师追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减少摩擦力的例子吗?
(预设:给自行车链滴润滑油……课本上自行车轴承学生比较难想到,缺乏观察经验,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补充。)
(提示:经过前面的实验,学生可能会出现摩擦力都是有害片面认识。)
教师提问:那摩擦力是不是没有用呢?什么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
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进行思考。
(教师出示以下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雨天路滑,要穿鞋底粗糙的鞋子;拔河比赛,要选地面比较粗糙的,鞋子也要选粗糙的……根据探究活动的数据分析,不难理解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加摩擦力。)
设计意图:在解决生活中的情境中,从另一个方面让学生思考摩擦力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
(3)课外拓展活动:像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是怎样减少摩擦力的呢?
设计意图:课堂时间有限,这部分内容作为课后科学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意识到不同的技术方式也可以减小摩擦力。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