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运动的小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运动的小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10: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运动的小车》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的第6课《运动的小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运动的小车》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的第6课。本课将从能量的角度去研究运动的物体,同时也是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本节课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引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我们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 "
第二部分—探索,此部分共有两个活动。活动一∶敲击音叉实验,观察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振动情况,通过对比两次实验现象的不同来推断能量的大小。活动二∶研究放在不同高度的小车下滑后,撞开木块的距离的远近,推断运动小车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第三部分—研讨,借助问题1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发现,运动的橡皮锤具有一定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问题2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比每次实验的不同结果,发现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速度的关系。
第四部分—拓展,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各种形式的能量。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 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发光、发热的物体是有能量的,也听说过光能、水能、风能等。但是在他们的认知中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的更概括性的概念。
正因为能量的概念是抽象的,学生根据对生活的观蔡,能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但对干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哦些因素有关,孩子们的认识比较模糊,这成为本节课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3、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4、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5、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了解能量的存在。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建立起“牛”大小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教师通过观察具有能量所产生的某种现象来认识、理解,本课设计了两个主要活动:一是敲击音叉实验,观察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振动情况,对比两次实验现象的不同;二是研究放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的小车滑下后,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车、音叉(含橡皮槌)、斜面和长条木板、木块、软卷尺。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一些关于各种能量的图片或教学课件。
板块一、聚焦
【用课件展示图片∶ 飞速前进的赛车、子弹把盘子击破、被风吹弯的树、滴落的水珠。】
提问∶ 同学们看完图片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 物体都在运动。)飞速前进的赛车、子弹把盘子击破、被风吹弯的树、滴落的水珠,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
教师出示音叉和橡皮槌,并给学生做简单介绍。提问:音叉、橡皮槌什么时候具有能量?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它们具有能量?
学生思考,提出观点并互相交流; 教师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哪些现象能说明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目的是引起学生意识到具有能量的事物会产生某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现象认识能量。
板块二、探索
【教师实物出示;音叉、橡皮槌、小车】(简单的介绍音叉让学生熟悉)
1.提问∶ 它们什么时候会具有能量 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它们具有能量 (预设∶ 运动着的橡皮槌和小车具有能量,音叉有声音、小车能前进等)。
2.敲击实验 【课件出示图片及活动1. 缓慢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2.较快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3.快速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1)提问∶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你怎么做到"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 (小组交流,比划并感受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手部的力度,建立起缓慢地敲就是轻轻地敲,快速地敲就是重重地敲的认识。)
(2)提示不要太用力敲击音叉。
分组研究∶ 研究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有什么现象 (预设观察能发现声音大小的变化、振动大小的变化)
(4)交流∶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橡皮槌具有能量 (敲击的速度越快,代表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转化为声能也越大,音叉的振幅越大,反映出声音也越大;相反,当敲击的速度越慢,代表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小,转化为声能也越小,音叉的振幅越小,反映出声音也越小。)
4.撞击实验【教师课件出示材料】
(1)提问∶有了这些材料,可以怎么做这个实验 (生分组讨论)
交流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过程。
(怎样确定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的终点位置 可以将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离起始位置最近的一点确定为终点位置。)
观看实验视频。
(4)温馨提示∶
①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其他标记,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
②用小旗或其他标志标记木块被撞后的位置。
③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5)解读记录表,指导记录。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及我的发现。
板块三、研讨
1. 问题一:在敲击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
学生表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其他小组补充。
2. 问题二:哪些现象说明橡皮槌具有能量?
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得出结论:挥动着的橡皮槌具有能量,从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声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动强度大小可以判断。
3. 问题三: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证据是什么?
师生一起交流,得出结论: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从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的滑行距离可以判断。
4. 问题四: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证据是什么?
缓慢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获得的能量小,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弱、音叉振动小;快速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获得的能量大,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强、音叉振动大。坡度越小,获得的能量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小,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小;坡度越大,获得的能量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大,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大。
5. 小结: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速度有关,即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形成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的意识。
板块四、拓展
1. 教师:挥动的橡皮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2. 用课件图片或视频列举一些本单元涉及到的能量的现象,如运动的小车、充足气的气球、拉伸的橡皮筋等都具有能量。
4. 说一说怎样判断它们具有能量。
学生交流对这些物体具有能量的想法。
5. 学生举例,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能量。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只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能量例子即可,不出现能量形式的名称,能量形式将在六年级《能量》单元专门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