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出师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出师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31 13: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第24课 出师表 学案
1.聪明的你,知道下面加点字怎么读吗?
殂( ) 陛( ) 以塞( )忠谏 陟( )
臧否( )( )攸( ) 祎( ) 以遗( )陛下
咨( ) 裨( ) 阙( )漏颓( ) 桓( )
猥( ) 危难( ) 二十有( )一年 夙( )
驽( ) 攘( ) 彰( ) 咎( ) 诹( )
2.你能够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吗?尝试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古义: 今义:
(2)臣本布衣。
布衣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古义: 今义:
(4)由是感激。
感激 古义: 今义:
你能够解释下列多义词吗?尝试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2)感激 由是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
阅读课文6-7段,回答以下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凤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祥、允之任也。21·cn·jy·com
7.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文段的话来回答)
8. 出师的目的是什么?(用文段的话来回答)
9.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案:◆学力再现
1. 殂(cú) 陛(bì) 以塞(sè)忠谏 陟(zhì)
臧否(zāng pǐ)攸(yōu) 祎(yī) 以遗(wèi)陛下
咨(zī) 裨(bì) 阙(quē)漏颓(tuí) 桓(huán)
猥(wěi) 危难(nàn) 二十有(yòu)一年夙 (sù)
驽(nú) 攘(rǎng) 彰(zhāng) 咎(jiù) 诹(zōu)
2. (1)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非常恨。
(2)布衣 古义:贫民百姓。今义:布的衣服。
(3)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4)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3. (1)效 重任
实现、完成
(2)感激 感动,激动
感谢
4.A
(一)5.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指出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21教育网
6. 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
7. “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安抚夷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安定了后方,做好战备。21cnjy.com
8.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1)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伟、董允等。
2)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
3)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