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3.1 机械运动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判断中,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2.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 B.山 C.船 D.岸边的树木
4.物体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第10 s的速度为( )
A.10 m/s B.20 m/s
C.2 m/s D.0.2 m/s
5.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关于它们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②由于兔子自认为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www.21-cn-jy.com
③科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④科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6.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二、填空题
7.五一期间,小静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所示,小静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填“前”或“后”)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填“前”或“后”)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 (填“顺”或“逆”)时针转动。
8.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 s和13.13 s,则 跑得快,科学上用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可表示为 。
2·1·c·n·j·y
9.在火炬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彩旗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填“左”或“右”)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10.2022年5月以来,随着上海疫情的好转,一批批援沪医疗队陆续凯旋,如图是某医疗队乘专车返丽时沿途拍摄的图片,请回答:
2-1-c-n-j-y
(1)专车向东行驶过程中,若医疗队员以车作参照物,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是向 运动的;
(2)专车过丽青路时实时监控拍到的时间是下午1点56分35秒,过人民路实时监控拍到的时间是下午2点02分35秒,从地图上查得两测速点间的距离2千米。由此可知,该车 (填“超速”或“没有超速”)。
三、实验探究题
11.科学探究源于观察和问题,拓展性小组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后下落的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快速度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
【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与
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问题】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②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设计方案】同学们经议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从同一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探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版权所有:21教育】
【获取证据】相关测量数据见表:
小球编号 1 2 3 4 5 6
小球质量m(g) 2 5 10 5 5 45
小球半径r(m) 0.05 0.05 0.05 0.10 0.25 0.30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16 40 80 10 1.6
【得出结论】(1)比较1、2、3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应用】(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6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的 m/s。
1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21教育网
(1)甲车做 直线运动,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秒。
(2)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米。
(3)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
(4)若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答案解析部分
1.B
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判断。
甲车司机看地面时,发现自己的车没有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甲车是静止的,故A错误;
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在缓慢运动,即甲和乙之间的位置在发生改变。则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在运动,故B正确;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不断改变,则乙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
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的位置发生改变,即甲车在运动,故D错误。
故选B。21cnjy.com
2.C
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像分析判断。
甲:当时间增大时路程保持不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故甲不合题意;
乙:路程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且成正比关系,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乙符合题意;
丙:当时间增大时速度保持不变,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丙符合题意;
丁: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则物体做加速运动,故丁不合题意。
那么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为乙和丙。
故选C。21·cn·jy·com
3.C
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描述的山在运动,因为山相对船尾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选择的参照物为船。
故选C。www-2-1-cnjy-com
4.C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析判断。
物体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他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也不变,因此第10s的速度为2m/s。
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A
根据对速度的理解和认识判断即可。
①根据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故①正确;
②根据公式可知,当路程相同时,时间越短,则速度越大,故②正确;
③④在科学中,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所以采用“观众”的方法,故③正确,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
21*cnjy*com
6.C
根据图片确定车速和路程,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根据图片可知,高速公路限速v=120km/h,路程为20km,
则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为:;
这个速度是汽车的最高速度,则时间为最短时间;
因此这个时间不会短于10min。
故选C。21*cnjy*com
7.前;后;顺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由题意可知,小树、电线杆和村庄在一条直线上,村庄离车最远,所以相对于电线杆向后运动慢一点,人从车里往外看以电线杆为参照物时,村庄看上去是在往前运动;同理,可得出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向后运动。所以,村庄和小树绕着电线杆做顺时针转动。
8.小聪;速度;v=
(1)根据分析判断;
(2)根据速度的定义和公式分析解答。
(1)根据公式可知,当路程相同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大。因为小聪的速度小于小明的速度,所以小聪跑得快。
(2)科学上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可表示为 。 【出处:21教育名师】
9.不一定;左
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解答。
根据彩旗的飘动方向可知,现在正在向左刮风。
甲中的火炬的火焰向左飘,则情况如下:
①火炬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
②火炬向左运动,但是速度小于风速;
③火炬向右运动。
即火炬不一定向右运动。
乙火炬火焰向右飘动,则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0.(1)西
(2)没有超速
(1)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解答;
(2)根据公式计算,然后与限速比较即可。
(1)专车向东行驶过程中,若医疗队员以车作参照物,路边的限速牌在向西的方向上距离不断增大,即限速牌向西运动。
(2)该车的行驶时间t=2:02:35-1:56:35=6min=0.1h;
那么该车的速度为:。
那么该车没有超速。
11.质量;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10
【建立猜想】雨滴下落的最大速度就是重力与阻力相同时的速度。因为雨滴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则速度最大时的阻力就越大,所以收尾速度与质量有关。
【得出结论】(1)将1、2、3组实验中的速度与对应质量作比,然后比较比值的大小,从而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拓展应用】(2)根据2、4、5组数据,找到收尾速度与小球半径的数量关系,据此推算6号小球的收尾速度。
【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②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得出结论】(1)分别计算出实验1、2、3中小球收尾速度与小球质量的比值,比值都是8,那么得到结论: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拓展应用】(2)比较第2和第4组实验可知,小球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收尾速度是原来的;
比较第2和第5组实验可知,小球半径增大到原来的5倍时,收尾速度是原来的。
那么得到结论:当质量相同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则比较第2和第6组实验可知,此时小球半径增大要原来的6倍,质量增大到原来的9倍,那么6号小球的收尾速度为:。
12.(1)匀速;6秒
(2)1.2米
(3)小于
(4)东运动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在图象中找出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2)由图象找出A点和B点对应的路程,两点之间的路程差即为乙车通过的路程;(3)在图像中找一组数据,根据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4)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出乙车的运动方向。
(1)甲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可知通过0.6的路程所用时间为6秒;
(2)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1.8米-0.6米=1.2米;
(3)由图象可知,已知甲车8秒通过的路程为0.8米,则甲车的速度v甲===0.1米/秒;乙车9秒通过的路程为1.8米,所以乙车的速度v乙===0.2米/秒,所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4)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由于v甲<v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故答案为:(1)匀速;6;(2)1.2;(3)小于;(4)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