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卷(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卷(四)(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8 20:5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C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冲刺卷(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历史遗存和文物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列图片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重要证据的是( )
A. B.
C. D.
2.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是( )
①治下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②文德治国,开创科举
③治下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④管辖西藏,册封班禅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西北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
A.设立台湾府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平定噶尔丹叛乱
4.文献资料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下列文献资料中可以用于研究“维新变法,救亡图存”这一思潮的是( )
A.《青年杂志》 B.《革命军》
C.《国闻报》 D.《劳动界》
5.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A.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B.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 D.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下图所示会议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对这场会议表述正确的有( )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召开的会议
④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山西左权县流行的民歌《土地还家》唱道:“一块一块好土地,分到咱穷人手。……一手锄头一手枪,生产练兵忙。一次一次打胜仗,保卫咱好时光”。民歌中所唱内容发生于_________之后。(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导致下表中1980年中美贸易急剧增长的有接原因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国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A.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9.儒略历是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它将全年分设为12个月,每年设365日,每四年一闰,闰年366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与该历法制定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10.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年代尺,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②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③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封建帝国 ④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扩展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复习卡片,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②一战中的战胜国——协约国集团
③二战的全面爆发——德国突袭波兰 ④二战的转折点——《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D.“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中唐朝僧人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见闻整理的著作是《 》,(1分)图2中航海家 (1分)(人物)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图3《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中①处是 ,(1分)图4《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形势图》中②处是 。(1分)
材料二: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做官。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侨民设有蕃坊,供外国人居住,后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2分)分析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2分)
(3)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政策对我们今天国家发展有何启示?(2分)
14.(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片中威廉和玛丽加冕后,英国议会于1689年11月通过了哪部法律文件限制他们的权力?(1分)根据材料一文字,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妇女社会生活的影响。(1分)
材料二:
(2)《独立立言》的签署有什么重要意义?(1分)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1分)并指出美国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1分)
材料三:1871年后,德国工业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德国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发明创造……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城的投资和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也推动了专利的发明。……与此同时,德国科学家们时刻关注着大西洋彼岸美国的发展,并注重学习创新美国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方法。从1867—1914年,德国工业总量增长了8倍.在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
——摘编自杨鑫、徐继承《工业化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德国在19世纪八十年代的发明创造。(1分)
材料四:
(4)材料四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根据材料四文字,概括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的原因。(1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各国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15.(15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一次次碰壁、觉醒、实践、突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成功之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
图A:《南昌起义》(绘画) 图B:《井冈山会师》(油画)
(1))材料一中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1分)图B所示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从图A到图B反映了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出路】
材料二: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犁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夭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毛泽东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这些“第一”出现的原因。(1分)分析毛泽东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因。(2分)
【开辟中国特色新道路】
材料三:即使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我国GDP也只有3678.7亿元,但到2020年已突破百万亿,增长至1015986亿元,40 多年增长了约275倍。
——(百年复兴路》每日经济新闻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1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3)依据所学,分析我国经济在1978年-2020年迅速增长的内部原因。(1分)“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2分)
【开启社会主义新征程】
材料四: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中国取得的最新历史性经济成就。(2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2分)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冲刺卷(四)C—1—(共4页)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冲刺卷(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C D D C D B C A D
13.(1)《大唐西域记》(1分) 郑和(1分) 巴比伦(1分) 巴黎(1分)
(2)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任意一点即可)(2分)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吸引了国外;交通发达;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制度先进(任意两点即可)(2分)
(3)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优秀的元素,取长补短(言之有理即可)(2分)
14.(1)法律文件:《权利法案》。(1分)影响: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家庭妇女走向职业妇女;推动妇女的经济独立;促进了妇女的成长,为争取男女平等奠定基础。(1分)
(2)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或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分)特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联邦制。(1分)问题:没有把保障人民权利写入宪法。(1分)
(3)特点:工业化速度快;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发明创造;国家重视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对教育的大力投入;注重学习创新美国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方法。(1分)发明创造: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等。(1分)
(4)历史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1分)原因:苏维埃政府主导推进;有计划的开展工业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推行。(1分)认识:国家变革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变革与制度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变革,变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
15.(1)地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分)
意义: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有利于井冈山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2分)
变化:从城市转入农村(1分)
(2)原因:人民政权的巩固;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分)
原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在全国人民普选基础上产生的,代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分)
(3)原因: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经济特区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分)
(4)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2分)
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