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隆中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学习。
2.学习刘备的诚心做人,耐心做事。
【自主学习】
学生两人一组抽查重要词语的意思和语句的翻译。
【合作探究】
学习研讨第一、二自然段
1、范读课文一二段。
2、结合重点词语翻译课文。
躬 陇亩 好 每
时 莫之许 友善 信然
屯 器 谓……曰 与俱来
就见 屈致 枉驾 顾
3、问题探究。
第一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 ;“时人莫之许”从 面衬托,说明 ;“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 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 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 (“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 。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 ,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概括段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学习研讨第三自然段
1、范读课文的。
2、结合重点词语翻译课文。
由是 遂 诣 凡
乃见 因 屏 汉室
倾颓 窃命 孤 度德量力
信 用 猖獗 已
计 安
4、概括段意。
【学后反思】
本课结束,你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收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学习等级评定:☆☆☆☆☆ 小组等级评定:☆☆☆☆☆
备注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