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晟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时量:75分钟 满分: 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自由贸易园区是某一国或地区在境内划出的一个特定区域,自主给予特殊优惠税收和监管政策。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巴拿马于1948年建立科隆自贸区(下图)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的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转型发展了以运河航运为基础的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据此完成1~3小题。
1.关于科隆自贸区,说法正确的是
A.边界并不明确 B.按照人文指标划分 C.按照单一指标划分 D.规模主要受地形限制
2.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的自贸区,这主要体现了
A.区域内部整体性减弱 B.区域间差异性加强
C.区域间开放性增强 D.区域间竞争百害无一利
3.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科隆自贸区具有重要意义,与其合作我国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 B.劳动力价格 C.政策 D.自然资源
苏州轨交S1线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终点为昆山花桥镇,全长41.25km,沿线设站28个,于2023年3月开通试运行。下图为“轨交S1线路及站点示意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S1线站点中“泾”“浦”“河”“湖”等字大量出现,对这些站点命名解释合理的是
A.易读易记、通俗易懂 B.保留传统、传承文化
C.地区标志、利于辨识 D.历史文脉、知名度高
5.S1线开通后,苏州地区内
A.沪苏通勤人口规模显著增加 B.各站点周边房价将趋于一致
C.沿线地面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D.昆山太仓城市等级迅速提升
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城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要避免走极端。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先有中心城市的极化发展,再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图示意关中城市群的建设过程。据此完成6~7小题。
6.大西安成为大关中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首要条件是
A.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B.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C.城市规模大,经济水平高
D.气候宜人,人口众多
7.下列城市中,受西安市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是
A.宝鸡 B.临潼 C.渭南 D.十堰
广东省揭阳市Y村是一个玉器(首饰、摆件、挂件等)加工与贸易专业村,其历史发展路径如图所示。近些年来揭阳市以Y村为核心,按照高端化、国际化、差异化的品质目标,大力建设“玉文化(创意)产业园”,集加工、制造、贸易、服务为一体。据此完成8~9小题。
8.Y村打造玉器特色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原材料价格低 ②国内外市场大 ③品牌知名度高 ④科技水平领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揭阳市大力建设玉文化(创意)产业园最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B.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C.吸引更多小微企业 D.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资源型城市开始探索转型。河南省焦作市20世纪末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谋求转型。图1为焦作市位置示意图,图2为2013年焦作市工业比重构成图。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20世纪90年代之前,焦作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①科技发达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1.2013年的工业比重构成特征说明焦作市
A.工业转型失败 B.原有产业基础影响大
C.已实现绿色发展 D.三产结构得以优化
塔里木河干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之一。塔里木河下游指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河段,总长约363km,主要受干流补给。近5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大西海子水库干涸。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工程。图示意塔里木河下游监测断面区位。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大西海子水库干涸会导致下游
A.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 B.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C.湿地植被面积增加 D.沙尘灾害性天气减少
13.经过长期输水,台特马湖
A.水质下降 B.水位更稳定
C.水温上升 D.湖水含盐度增加
水平衡是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读图,完成14~15小题。
14.下列月份中,三峡库区水位最低的时间是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15.10月份,入库流量大主要得益于
A.副热带高气压强 B.台风频繁登陆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农业用水量
秘鲁水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干旱缺水。为此,秘鲁政府实施多个东水西调工程,以缓解首都利马及其他一些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马赫斯调水工程由上游水库、输水河道、调水隧洞和下游河流组成。下图为马赫斯调水工程路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6~18小题。
16.秘鲁西部降水常年偏少的原因包括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控制
②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③受秘鲁寒流影响
④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7.关于马赫斯调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能够改善调出区的水质
B.调水隧道可以减轻崩塌的影响
C.该工程施工条件好,工程量大
D.该工程会加剧调入区的洪涝灾害
18.东水西调工程能够缓解秘鲁西部农业缺水问题,秘鲁西部的农业主要是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山地畜牧业 C.灌溉农业 D.林业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据此完成19~21小题。
19.关于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罗讷河上游春季径流量最大
B.索恩河有明显的枯水期
C.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丰水期
D.索恩河全年径流量较稳定
20.“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措施体现的主要整治目标是
①发电 ②改善航运条件
③改善水质 ④土地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使
A.河流流速增大 B.河流洪峰峰值降低
C.河流的自净能力减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读“大西洋西部某岛屿图”(下图),完成22~24小题。
22.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情况,该岛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是
A.商品粮基地 B.工矿业基地
C.牧业基地 D.水电基地
23.该岛居民最担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应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服务是
A.淡水枯竭——供给服务
B.全球变暖——调节服务
C.臭氧层破坏——支撑服务
D.酸雨危害——调节服务
24.近十几年来,该岛生物种类快速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自然环境调节服务较差 B.地形单调,不能发挥调节服务功能
C.降水增多,导致供给服务功能减弱 D.过度开发,破坏了环境的支撑服务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下图示意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鱼鳞坑图,据此,完成25~27小题。
25.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B.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彻底治理水土流失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D.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26.图示小流域治理最适合采用兴修小水库、打坝淤地的地点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7.鱼鳞坑是该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措施,人们在挖坑培埂时往往将半圆形的埂筑得中间高、两侧低,其目的是
A.使坑内溢水分散流动,减弱径流的冲刷力 B.提高鱼鳞坑美观度,增强观赏性
C.增加鱼鳞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 D.增强坑埂的坚固度,防止洪水冲毁坑埂
冰川编目,即各国按统一的规范逐条登记冰川的位置、高度、面积和体积以及活动情况等并编排成册的当时的冰川记录。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内陆地区近40年来(第一次冰川编目至2017年冰川编目)高山冰川面积的变化,以及近20年来(2000一2018年)冰湖面积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8~30小题。
28.据图可以推测
A.冰湖均紧邻冰川分布 B.冰湖均分布于冰川下方
C.冰川是冰湖的主要水源 D.冰川、冰湖呈双峰型分布
29.图示时段冰川面积发生退缩,而冰湖面积却整体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温度升高 B.大气降水减少 C.空气湿度增加 D.太阳光照增强
30.与整体不同,个别冰湖面积急剧缩小,最可能是因为
A.冰湖失去补给水源 B.人类用水增加 C.冰湖溃决湖水外泄 D.湖水蒸发速度加快
二、综合题(3道大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五彩滩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部,额尔齐斯河谷,当地多西北风(西风),大风日数多,建有大型风力发电网站。
材料二:下图为额尔齐斯河部分流域分布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当地风速大主要原因。(6分)
(2)简述当地风能开发不利因素。(4分)
(3)有人建议在当地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兴化垛田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里下河平原腹地,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1194—1855年,黄河侵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给里下河区域带来了频繁的水患和大量的泥沙,湖群淤垫成为沼泽。为趋利避害,当地先民在浅水区开挖沟渠,并将淤泥水草挖出堆垛,形成了大小不等四面环水的垛田。18世纪,人们在垛田外围修筑圩堤,逐渐形成区域性的灌排工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建设了更大规模的圩堤工程,圩堤内水位得以稳定。20世纪后期,当地出现大面积堆垛成田、放岸填沟现象,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垛田生产的瓜果、蔬菜品质优良,香葱、龙香芋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21世纪,该地借助独特的景观、特色农产品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图1为里下河平原位置示意,图2为兴化垛田景观,图3为兴化垛田演变示意。
(1)简述传统垛田景观形成的地理意义。(4分)
(2)相对于传统垛田,现代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试评价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6分)
(3)从服务功能与价值角度,分析传承和保护垛田景观的必要性。(4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鲁中南山区是山东省经济落后地区,20世纪90年代工农业总产值为35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08.6亿元。在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67.54%、3.43%、19.87%、8.57%、0.59%。本区是山东省地势最高、山地面积最广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为14.8%,其中幼龄林约占60%以上。耕地面积243.19万公顷,占本区总面积的41.29%。本区农业人口为2946.83万,占总人口的88.8%。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40.10万公顷,占山区的79.2%。下图示意山东省地形、河流分布。
(1)说明鲁中南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4分)
(2)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为该地区水土流失提出合理建议。(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CABC 6-10.CBBAB 11-15.BBBCC
16-20.ABCDD 21-25.BCBDC 26-30.CACAC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6分)(1)河谷向西敞开,受西北风(或西风)影响强,风速大;河谷地形平坦,阻力小;河谷地形,狭管效应强,加强风速。 6分
(2)风沙天气多;资金、技术条件有限;人口少,市场需求小;交通等基础设落后等。4分
(3)赞同:当地风力资源丰富;发展风力发电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增加就业;促进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任答3点得6分,只答赞同不给分)
不赞同:当地人口少,对能源需求少;风力发电不稳定;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可能造成植被破坏,引起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2.(14分)(1)该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垛田高出水面数米,可以减少洪水威胁;当地土地资源稀缺,垛田为新开垦耕地,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4分
(2)有利: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便于灌溉和耕作;垛田面积增大,粮食产量增加,可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利: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垛田高低错落、绿水环绕的农业生态和文化景观。6分
(3)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垛田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科研价值;作为农业灌溉工程和湿地系统,具有防洪、调蓄水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垛田果蔬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垛田景观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4分
33.(10分)(1)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较低;农业人口众多,种植业、畜牧业生产对植被破坏严重。4分
(2)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林业、副业、渔业比重,合理放牧、退耕还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