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14次测试
生物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是透明带发生生理反应
B.卵母细胞和精子一般要分别在体外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
C.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D.“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培育都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
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干细胞可以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
B.在桑葚胚阶段,胚胎的内部就出现了含有液体的空腔
C.桑葚胚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
D.受精卵早期分裂时,胚胎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3.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成为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绵羊品种。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过程①代表体外胚胎培养,在桑葚胚阶段细胞已逐渐分化
B.过程②代表胚胎移植,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作为受体的普通绵羊应具备优良的遗传性状和较强的生产能力
D.该过程中应对雌性杜泊羊和雄性杜泊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4.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许多不孕不育患者实现了做父母的心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采集的卵母细胞和精子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完成体外受精过程
B.受精过程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
C.试管婴儿技术所得到的胚胎必须通过胚胎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D.若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则通常选择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
5.为研究多种血糖调节因子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开发出胰岛素抵抗模型鼠。为扩增模型鼠数量,科学家通过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模型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
B.胚胎移植后,重构胚进一步扩大导致囊胚腔破裂的过程称为孵化
C.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
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可对白色鼠1注射性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6.关于胚胎的早期发育,正确的是( )
A.卵裂时细胞数量增加,有机物总量降低
B.桑椹胚孵化后进入囊胚期阶段
C.动物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期在桑椹胚之前
D.胚胎分割应选择细胞未分化的桑椹胚或囊胚
7.如图表示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动物的相关图解,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克隆动物的大部分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供体相同
C.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到的②期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
D.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其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的全能性表达
8.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移植给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检测发现小鼠心肌电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实验中仅需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
B.与高度分化的细胞相比,iPSc的分化潜能较弱
C.选择病鼠自身细胞获得iPSc再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
D.此结果说明可将iPSc移植用于治疗人类缺血性心肌病
9.下列有关小鼠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在获能液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得能量
B.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发育成的个体可能存在形态学差异
C.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D.囊胚期细胞开始分化,其增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0.某牧场引进一只产肉性能优异的良种公羊,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具有该公羊优良性状的大量后代,该牧场通过以下流程进行了相关操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体外受精前对采集到的精子要进行获能处理
B.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羊进行处理,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C.为避免受体母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D.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综合题
11.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良种奶牛,对增强我国畜牧产业竞争力十分重要。下图是利用不同技术培育良种奶牛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条件下,公牛的精子必须在母牛的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经过a过程形成受精卵,经历的两个阶段是_ __________。
(2)受精卵经过b过程后,若采用c技术培育,则一般选用发育到___________阶段的胚胎进行处理,处理时应注意将[③]_________ __均等分割,以免影响______ _____。
(3)d过程称为_____ ______,此过程胚胎在母牛子宫内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 _。
(4)图示不同操作流程培育出的良种奶牛中,属于“试管牛”的是____________牛(选填“A、B”或“C”)。
参考答案:
1.A
【分析】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雄、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详解】A、受精时,防止多精子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A错误;
B、卵母细胞需要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而精子也需要液化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B正确;
C、囊胚期细胞逐渐出现细胞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C正确;
D、“克隆羊”(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试管羊”(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转基因羊”(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而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培育都能形成早期胚胎,都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形成新的个体,D正确。
故选A。
2.A
【分析】胚胎发育过程:(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2)桑葚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
【详解】A、在囊胚阶段,胚胎的内部就出现了含有液体的空腔,A错误;
B、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可以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获得,B正确;
C、桑葚胚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囊胚的细胞逐渐分化,C正确;
D、受精卵早期分裂时,胚胎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甚至略微缩小,D正确。
故选A。
3.B
【分析】分析题图:杜泊羊的产生采用了体外受精(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其中①为早期胚胎培养,②为胚胎移植。
【详解】A、过程①代表体外早期胚胎培养,细胞分化始于囊胚期,A错误;
B、过程②代表胚胎移植,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该过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B正确;
C、作为受体细胞的普通绵羊应具备健康的体质和较强繁殖能力,供体应具备优良的遗传性状,C错误;
D、该过程应对雌性杜泊羊和当地普通绵羊(受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其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试管婴儿是指人的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发育到早期胚胎的一定阶段,再移入到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到足月诞生的婴儿。
【详解】A、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技术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步骤。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在体外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然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A正确;
B、多数哺乳动物的第一极体不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因而不会形成两个第二极体。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雄、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B正确;
C、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转基因、核移植和体外受精等 )获得的胚胎,都必须通过胚胎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C正确;
D、若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则选择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D错误。
故选D。
5.BD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干细胞的培养成功是动物细胞培养领域重大的成就之一。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
【详解】A、模型鼠体细胞与植物体细胞类似,本身不能够分裂分化,诱导转化为iPS细胞以后具备了分裂和分化能力,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类似,A正确;
B、囊胚进一步扩大,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B错误;
C、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C正确;
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一般注射的是促性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D错误。
故选BD。
6.A
【分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原肠胚。胚胎移植时,应选择处于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即原肠胚之前的胚胎。
【详解】A、卵裂期细胞数目不断增加,但卵裂球总体积并不增加,有机物的总量也不断减少,A正确;
B、桑椹胚进一步发育,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 ,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较小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随着胚胎的进一步发育,胚胎的内部出现了含有液体的囊腔—囊胚腔,这个时期的胚胎才叫做囊胚,B错误;
C、胚胎移植时,应选择处于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即原肠胚之前的胚胎,C错误;
D、胚胎分割应选择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但桑椹胚进一步发育时,细胞已经开始出现分化,D错误。
故选A。
7.C
【分析】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内,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
具体程序是:(1)核供体准备:将胚胎或体细胞制成单个胚胎细胞或单个体细胞。(2)核受体:卵母细胞的去核。(3)核移植:将单个胚细胞或体细胞注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4)细胞融合:将二者在一定融合条件下进行融合,而后培养。(5)重组胚胎的激活:将融合后的胚胎在一定条件下激活并培养。 (6)核移植胚胎培养:核移植胚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进行胚胎移植或冷冻保存。
【详解】A、图中显示的是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A正确;
B、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供体的细胞核,所以其性状大部分与提供细胞核的供体相同,B正确;
C、图中采集到的卵母细胞需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
D、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时常选用去核的卵母细胞作受体,原因除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能提供营养物质外,更主要的是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的全能性得以表达,D正确。
故选C。
8.C
【分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是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是具有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并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的潜能。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于生物自身的体细胞的诱导,诱导过程无需破坏胚胎,不会因为伦理问题限制在医学上的应用,再移植回可生物体内,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详解】A、为了说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移植给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影响,该实验需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也需要急性心肌梗死小鼠为对照,A错误;
B、诱导多能干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与高度分化的细胞相比,iPSc的分化潜能较强,B错误;
C、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于病鼠自身的体细胞的诱导,再移植回可病鼠体内可避免免疫排斥,C正确;
D、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可分化为心肌细胞,从而使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肌电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梗病因不同,不能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得以治疗,D错误。
故选C。
9.A
10.C
11.(1) 精子获能 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
(2) 桑椹胚或囊胚 内细胞团 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3) 胚胎移植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C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其中牛C的培育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牛A、B牛的培育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1)自然条件下,公牛的精子必须在母牛的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称为精子获能。经过a过程形成受精卵,需要经历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而后受精卵可以进入胚胎发育过程。
(2)受精卵经过b过程后,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若采用c技术,即胚胎分割技术培育,则一般选用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处理,处理时应注意将③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进而可提高分割后形成胚胎的存活率。
(3)d过程为胚胎移植,该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胚胎在母牛子宫内不会受到免疫排斥,即受体子宫对移入的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
(4)图示不同操作流程培育出的良种奶牛中,属于“试管牛”的是C牛,因为C牛的产生是通过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过程培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