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纸的发明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纸的发明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8 12: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纸的发明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
么事呢
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
的方法呢
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今湖南宋阳)人。官至中常侍,兼任尚方令,后被封为龙亭侯。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了造纸工艺,此法因原料易得,遂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背景资料












书写指导:首横不易过长,撇舒展,末笔超过上部。
结构:半包围
组词:生存 保存 存款
部首:子

cún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右部横折钩稍向左倾斜。
结构:左右
组词:约定 约会 大约
部首:纟

yuē
多音字

léi:(累赘)
lěi:(积累)
lèi:(劳累)

xiān:(鲜明)
xiǎn:(鲜为人知)
传承:
传授和继承。
促进:
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经验:
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贡献:
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记录:
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创造:
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词 语 解 释
标出课文段落,思考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本文一共5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指出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二部分(2—3):写蔡伦改进造纸术前,先民们对改进书写材料的尝试。
第三部分(4):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四部分(5):造纸术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缺点:笨重、不方便。
先民们进行的这一系列尝试,为什么最终没有广泛流传下来?
青铜:过于贵重,平凡百姓不能享用
竹片、木片:不方便书写,且过于笨重,不方便携带
丝绸:过于昂贵,普通人消费不起。
复述纸的发明过程,用上相关动词
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缺点: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
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能不能
改成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
文明的伟大贡献。
为什么?
我国最早的纸是什么做成的?
是用麻做成的。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蔡伦对西汉时期的麻纸,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蔡伦吸收长期积累的经验,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捣成浆,再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课文讲解
龟甲
兽骨
竹片
木片
蚕丝的帛
笨重、不方便
昂贵
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怎么办呢?
纸的发明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在甲骨和青铜上刻字
西汉时期——麻纸出现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课后习题
按照课文内容,填写下列图表
造纸术发明以前
发明最早的纸(麻纸)
东汉时代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甲骨、青铜器——竹片、木片——丝绸
西汉时代
蔡伦改进造纸术
后来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