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存储 分析 地理分布 空间信息 空间分布 空间查询 模拟 预测 巩固发展时期 用户时代 地理数据 应用模型 输入 操作 和分析 输出
环境评估 城市规划 交通运输 工程选址 辅助决策 工程设计 监控
课时作业(十一)
一、选择题
“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项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GIS能根据趋势进行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析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2.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则
( )
A.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
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C.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
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 第1题,尽管GIS可以通过“虚拟模拟”技术进行预测分析,但这种预测并不是指预测火灾的原因、地点和后果,而是及时探知火灾发生的地点范围,分析蔓延方向并制定灭火方案。第2题,利用GIS技术能快捷而准确的寻找鱼群,短期可以提高鱼获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渔业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答案】 1.D 2.B
2010年5月京沪高铁进入施工冲刺阶段,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铁路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完成3~4题。
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
C.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要工作程序是( )
A.信息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分析→信息显示输出
B.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库→数据分析→信息显示输出
C.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库→信息显示输出
D.信息源→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库→数据处理→信息显示输出
【解析】 第3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时首先对信息源进行信息采集,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然后进行操作、分析后显示、输出信息,故选A项。
【答案】 3.A 4.A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完成5~6题。
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6.对1985年与2009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解析】 在GIS中,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构成某一主题的图层。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第5题,商业网点选址主要考虑交通通达度和消费人口的多少。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叠加,可以对不同地点的交通通达度和消费人口进行比较,从而为商业网点选址提供决策依据。第6题,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各功能区的分布、组合,而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构成的地域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
【答案】 5.A 6.C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甲 乙
7.若将甲、乙两个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
8.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新图层的主要功能是分析( )
A.城市道路网类型
B.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
D.城市流动人口分布
【解析】 叠加分析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当两个不同的图形相互叠加,其实质是两个因素相互影响能形成新的要素,而其又与某个地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 7.A 8.C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下图,完成9~11题。
9.GIS技术的( )
A.关键是硬件
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应用于虚拟世界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10.图中城市( )
A.①位于规划区 B.②位于非矿区
C.③位于现矿区 D.④位于原矿区
11.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于( )
A.原料地 B.消费地
C.水资源 D.交通线
【解析】 GIS是由五大部分组成的,缺一不可。GIS最终应用于现实世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对比两幅图中河流的轮廓可知,城市①位于非矿区,城市②位于原矿区,城市③位于现矿区,城市④位于现矿区。采矿业为原料指向型工业部门,分布在原料产地。
【答案】 9.D 10.C 11.A
小明前去参观信息应用展中有关GIS在政府部门和民间厂商的应用情形。完成第12题。
12.GIS“叠图分析”已被公共部门普遍使用。下列哪一项业务最适合用此法来处理( )
A.找出位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养猪户
B.界定邻近工地50米的噪音影响范围
C.分析最佳视野的游客观景台位置
D.规划交通高峰时间避开塞车的替代道路
【解析】 可选出水源保护区的图层及养猪户的分布图,经叠图之后即可寻找出符合条件的养猪户。
【答案】 A
二、综合题
13.2011年10月1日,首次经受国庆假期考验的京沪高铁上座率接近100%。国庆长假期间累计开行京沪高铁1 212列,极大地提高了运能。在高铁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GIS系统可以说大显身手。据此回答问题。
(1)让你来对现有的相关纸质地图进行数字化,你将如何进行?请完成操作流程简图。
(2)在相关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可采用“__________”技术,在确定交通线路时一般涉及哪些不同的图层?(答3条即可)
(3)让你来向公众演示该系统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你可以为公众提供哪几种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哪几种输出设备?
(4)你需要查询某项地理因素,该系统可以向你提供哪几类地图?
【解析】 第(1)题,地图数字化过程可根据所学知识操作。第(2)题,在相关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可采用“分层”技术;一般涉及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类型、聚落、交通线路等信息的图层。第(3)题,系统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形、地图或表格等形式表现出来;GIS信息的输出可通过显示器的屏幕、绘图仪、打印机等设备。第(4)题,输出的地理要素有地形图、专题图、剖面图和三维地图等类型。
【答案】 (1)
(2)分层 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类型、聚落、交通线路等。
(3)表现形式:图形、地图或表格。
输出形式:计算机的显示器屏幕、绘图仪、打印机。
(4)地形图、专题图、剖面图、三维地图。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至23日在我国特区城市深圳成功举办。深圳市政府针对此次大运会保障点多、分散、线长、面广等特点,学习其他城市的交通管理经验,结合现代技术,建立了一套含有车辆运行计划编制、自动调度、车辆运行及线路监控、T3类贵宾车辆预订、赛事变更响应、短信任务通知、实时信息查询发布、决策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智能调度系统,开创了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新局面,保障了大运会的顺利进行,也极大地提升了深圳市的交通管理水平。
(1)深圳市新建立的“闭环智能调度系统”的硬件组成主要有_____。
(2)此次大运会期间,志愿者赛时调度中心可以随时调度某场馆的志愿者去完成某项临时工作,其工作流程是( )
①通过电子呼叫通知该志愿者
②通过电子监控查找该志愿者所在的位置并查看其所做的工作
③分析查找附近可以替代该志愿者的人
④通知该志愿者要去做的工作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深圳市的“闭环智能调度系统”,是深圳城市管理GIS的具体表现,通过图层叠加获取城市交通信息,提供市民从居住小区到比赛场馆观赛的最佳行车路线图,该系统是综合了下列__________而获得的。
①深圳市交通图层 ②深圳市居民区图层
③深圳市公园分布图层 ④深圳市比赛场馆分布图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深圳市的“闭环智能调度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其硬件部分与G1S是相同的。利用该系统进行志愿者调度、为市民观赛提供交通信息查询等功能,都是利用GIS原理实现的。
【答案】 (1)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存储设备
(2)C
(3)B